APP下载

小学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2016-06-29黄芳

考试周刊 2016年48期
关键词:思路管理制度目标

黄芳

摘 要: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学校德育教育是将正确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行为规范变为儿童个体思想品德的实践过程。如何抓好德育教育,促进儿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身心健康的劳动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当然,要做好学校德育工作,还需要广大教师不懈努力。

关键词: 小学德育工作 目标 思路 管理制度

2006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加强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显得非常重要。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做好学校德育工作,还需要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和管理人员不懈努力,下面笔者谈谈德育工作的几点做法。

一、明确德育工作目标

一直以来,学校德育的内容都是围绕党的教育教学方针,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24字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为准绳,牢固树立“德育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针对学校实际情况,创新性地开展德育工作,不断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小学生。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与实效性,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的德育模式。

二、确定德育工作思路

目前,我校共有47个教学班,平均每班人数达50人。要想使学校德育工作达到有条不紊的程度,就要全面考虑以下问题。

1.工作分配要简单化

针对我校班级多、容量大的情况,作为德育工作的管理者,我们在布置任务时,首先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针对任务的繁简分工负责,充分发挥年级组长、班主任及班干部的中坚力量,分层落实,将大家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这样就可以缩短任务下达的时间,提高任务完成质量。

2.学生管理要人性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学校教育教学理念也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

首先,教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学生来到学校是为了自身发展,是为了学习生存和发展的技能和知识,而不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工具。因此,我们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考虑学生年龄所能承受的心理压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接受,按照自己的思维在教师引导下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和认识观,能够对事情独立思考和分析。此外,我们要考虑学生对社会的认知程度,让学生意识到德育教育对认识社会的重要性。例如,针对低龄学生的德育教育,教师可通过讲一些成语故事或播放动画片进行;对于高年级学生,教师要结合社会事件、中华传统美德、国民经济发展等进行教育。

其次,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都有他自己的特点。我们不能千篇一律,要因材施教,用爱的眼睛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只是可能展现的方式或者方面不同,我们不能以单一的方面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孩子是祖国的花蕾,花的品种繁多,各有特色,我们不能让一朵玫瑰花蕾绽放出一朵牡丹花。我们能做的就是,如是学生是玫瑰,就让其开出玫瑰的花香,如是牡丹,就让其吐露牡丹的芬芳。

再次,要选择正确的管理方法。管理方法多种多样,在学校德育管理中,关键要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方法,并要多法并存,既要有严格要求,更要有宽以待人,既要有批评教育,更要有赞美常识。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每个学生都会犯错。虽然很多家长常常“授权”教师:“孩子在学校不听话,您就打。”但当教师真的体罚学生时,家长往往又谴责教师,甚至拉着孩子找到学校或对簿公堂,目前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应该以理服人,即便学生错误严重,需要惩罚,也要讲究艺术性。有一个经典故事,是讲英国著名解剖学家麦克劳德小时候偷校长家狗的事。就因为校长没有按照我们的惯例,呵斥批评他或者让家长领回家教育,而是让他画一张狗的骨骼结构图和一张狗的血液循环图,用智慧“惩罚”造就了一个“诺贝尔奖”的获奖者。

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我们要把学校德育教育与学生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而不是机器的教育。

三、规范德育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当我们要求他们在校学会学习、在家学会做事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求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好人,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但由于年龄、知识、经验等因素,学生的行为会不知不觉出现偏差,因此,学校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的管理制度,提升德育工作的管理水平。一要组建学校德育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由分管德育的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组员为德育主任、团支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及若干名优秀班主任。定期召开会议,分析学生的思想和品德情况,制订德育的实施计划,协调学校各部门的德育工作。二要依靠各方面力量,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形成家、校、社会合作教育网络。三要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指导和培训,组织他们学习德育理论,总结交流经验。四要贯彻实施教育纲要的岗位责任制,对教师提出明确要求,并作为考核教师工作成绩的重要标准。五要建立健全科学管理制度,形成有目标、有计划、有总结、有检查和评估的管理体系。

其次,要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的《德育规程》和《学生一日常规》,实施德育管理,抓好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一是制定学生一日常规,要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安排并督促教师做好课堂、课余的引导工作;二是指导少先队开展生动形象的教育活动,活跃校园生活;三是按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上级、学校有关规定,管理好“三会一课”(校会、晨会、班队会、思品课);四是指导学生课余生活、校外生活(包括寒暑假生活);五是实施德育导师制,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六是指导班主任制订班级教育计划,写好教育工作笔记;七是指导、督促各科老师做好课堂教学德育渗透工作;八是定期召开小型的学生、家长、教师座谈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收集反馈各班教育信息,定期总结汇报。

再次,要认真收集资料,总结经验和不足。学校德育工作纷繁复杂,为使每年的工作都能上新台阶,资料的下发、收集和整理也需要精细化管理。面对我校班级多、班容量大的情况,德育工作需要年级组长、班主任和班干部的紧密配合。如将印发的材料下发给年级组长,这样可以缩短资料的下发时间,调动年级组长的积极性,同时班主任乐于接受年级组长管理。在布置任务时,要明确各类工作要求,要考虑到任何可能让班主任或学生产生迷惑的因素,这样收集的资料才会完整、及时。到了期末,再将这些资料整理、分类、归档,并做好总结,取长补短,以便更好地开展下一阶段的德育工作。

以上是笔者从事德育管理工作以来的一些做法。今后,我们将继续把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作为学校德育的重点工作来抓,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更健康、更全面地发展。

猜你喜欢

思路管理制度目标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不同思路解答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换个思路巧填数
思路一变 轻松赚钱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
西点军校严格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