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麦当劳的生意在房地产

2016-06-29易水寒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6年17期
关键词:加盟商快餐麦当劳

易水寒

随着物价的全面上涨,以麦当劳为首的洋快餐价格默默走下“神坛”,十多年来,涨价幅度远远小于中餐。如今,吃一顿简单中式套餐的价钱,赶超麦当劳。为什么麦当劳没有像大多数食品一般,跟随通货膨胀的步伐涨起来呢?

涨价空间小

我们不妨看看麦当劳在中国初生时的样子。

1990年,中国第一家麦当劳登陆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集中了一大批“先富起来的人”。麦当劳背靠着美国这座大山,天生带着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光环。此时,麦当劳已然在全球拥有相当的品牌价值,为了进一步营造自己高端的形象,麦当劳的定价自然不会低。

对于当时的男女老少来说,麦当劳解决的不仅是肚子问题,背后还代表了一种西化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当时的新兴白领们,都以在麦当劳聚会为荣,可谓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所以,一个汉堡套餐,二十几块的价格,也就理所当然(那时,普通人的月薪只有几百元)。

近年来,越来越多洋品牌的涌入,使麦当劳的企业及产品定位,自然归于平庸。作为一家快餐连锁企业,麦当劳的市场属性和定位,决定了其长远的发展路线,只有市场接受程度越高,利润才能越大。

通俗地说,以前的麦当劳,定价太高,现在,虽然赚得少一些,市场的扩大,又能拉回这部分由于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

房地产才是大头

要弄清麦当劳为什么不屑于大幅度涨价,关键得看看它的盈利模式。

我们看看麦当劳都有哪些经营模式。说到底,主要有三种,直营店,完全自己经营;特许经营;自己买地建连锁店,再将连锁店租给加盟商;长期租赁某块地皮,将它改造成麦当劳店铺,然后再将店铺租给加盟商,并且加收20%的租金,赚取差额。

资料表明,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麦当劳全球的近万家餐馆中,有60%的房地产所有权,属于麦当劳总部,另外还有40%,则由总部出面,向当地房地产主承租。

麦当劳又是如何在几种经营模式中赚钱的呢?据统计,大约有1/3的收入来自直营店,剩下的2/3来自加盟商,而房地产收入,就占去这部分收入的90%。通俗地说,这种经营模式的实质,就是麦当劳用各加盟商的加盟费,买下房地产,然后再把它租给加盟商。如此一来,麦当劳公司的房产和收入增加了,同时通过控制房地产,有利于加强麦当劳对加盟商的管理。正如麦当劳总裁所说,麦当劳的真正生意是经营房地产,而不是汉堡包。

吸引加盟商的手段

当然,加盟商也不傻。对于他们来说,虽然加盟麦当劳的费用高昂,经过几十年的经营和发展,麦当劳已然在全球树立卓越的品牌形象。在长期经营过程中,麦当劳不仅打造了专属于自己的餐饮文化,还总结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制造标准化快餐的方法和程序,大大节省加盟商在后期管理方面的维护和投入。

比如,光是工作手册就有560页,含有两万多种软硬技术和一套详细的操作流程,常温的汉堡17℃,常温饮料7℃,可乐里的气泡在4毫米口感最佳,炸牛肉饼要4分钟,鸡腿炸好以后,放到过滤网上面4~7秒,因为不到4秒吃起来会比较油,超过7秒吃起来会比较干……诸如此类,事无巨细。除了食物方面的标准化操作,你还会发现全世界的麦当劳装修、灯光,都是一样的,就连冲水马桶都是一个品牌,使得加盟商的经营变得十分简单。

如今,麦当劳总部干得最多的事情,不是做快餐,而是琢磨某个城市的哪一地段,有可能成为人流最密集的地方。论证完毕,买下或租赁看中的地皮,建起快餐店,然后等待加盟商“投怀送抱”。在地产方面,麦当劳就像是手握着永远不会降价的期货一样,坐等收利。

(摘自《大科技·百科新说》)

猜你喜欢

加盟商快餐麦当劳
一只鸡的IPO
钻石珠宝行业加盟商与其下属门店之间的财务结算问题透析
盟主背后的猫腻,加盟商可得小心
如家陷加盟商纠纷:被指责偏袒直营店 推广费过高
麦当劳也玩VR
麦当劳里
麦当劳中国终结单一供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