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民俗贵在“特点”突出
2016-06-29周启群
□周启群
写民俗贵在“特点”突出
□周启群
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作为多民族的中国,历史悠久,民俗丰富。如果能将中国各地的民俗写出来让大家分享,那绝对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那么,怎样才能写好民俗呢?最关键的一点是写出民俗的“特点”。
将“特点”融入环境描写中
有的民俗产生于大自然,表现在自然本色上,它往往以一种淳朴的泥土气息散发出芳香和魅力。对于此类民俗,我们可以将其特点融入环境描写中,也就是说,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生动描写,将读者带入情景中,在视觉冲击下感受民俗的特点。沈从文在《云南的歌会》一文中就有一个很好的例子: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摹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有时面前三五步路旁边,忽然出现个花茸茸的戴胜鸟,矗起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经赶马女孩子一喝,才扑着翅膀掠地飞去……这段描写山路漫歌。山路漫歌,是即兴的自由歌唱,发乎性情,自然成趣。为突出这一特点,作者着力描写唱歌人所处的优美环境:天之蓝、花之美、悠悠鸟鸣之婉转动听。在生动的环境描写中,读者自然感受到在这样美好环境中长大的女孩儿的歌声动人、情韵动人。用环境作背景,以优美的环境映衬优美的歌声,从而写活了山路漫歌的特点——自然、朴实。
在细节描写中突出“特点”
虽然民俗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其鲜明的特点往往通过细节表现出来。因此,认真观察,抓住细节进行生动描写,民俗特点也就鲜明亮丽了。琦君的作品《春酒》中有精彩的例子: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作者在写了春酒的配料后写了两个细节:“我”端着母亲给“我”的一点点春酒的着迷与欢喜和小花猫舔洒在衣襟上的春酒后酣睡的情态,这两个富有生活情趣的细节,便将春酒“香甜”的特点写活了。此外,还有直接写制作过程的细节来表现特点的,如邓姗姗的作品《暖冬豆皮分外香》中就有这样的例子:你看,他挽着衣袖,将锅里刷点油,端一碗米浆顺着锅沿画了一个圈,米浆便乖乖地流进锅中,自然而然地铺满锅底。片刻之后,接着用小铲将豆皮边缘轻轻铲起,随着手起,翻转,豆皮便在锅中翻了一个身,然后,一张冒着热气、白里透黄、厚薄均匀的豆皮就出锅了。这一段文字将豆皮从成形到出锅的制作过程写得具体、生动,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虽然文中没有出现一个“香”字,却让人垂涎三尺,将豆皮之“香”的特点写出来了。
正侧面相结合突出“特点”
正面写民俗特点,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若能辅以侧面描写,民俗的特点就更丰满、更突出。下面,我们来看看冯骥才的作品《泥人张》是如何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来写泥人张的“奇”的特点的。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的手还灵巧。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土全找回来了。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账。作者没有大张旗鼓地写海张五与泥人张的对抗,而是根据人物特点进行描写。泥人张对于海张五无端挑衅,表面平静,其实是将愤怒埋藏心底,全部揉入泥团中,写活了泥人张的清高自爱、不卑不亢的个性品质。最见风采的是对泥人张捏泥人的动作描写,一个“戳”字就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泥人张的愤怒、鄙夷与不屑。接着,文章这样写道: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真捏绝了!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写“吃饭的人”伸脖子看,用一个“绝”字就高度评价了泥人张的作品。然后对泥人张的作品进行描写。这样,便写出了泥人张的“奇”:用高超的手艺、巧妙的方式、出神入化的本事给海张五有力一击。更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将笔锋再转到海张五身上: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着正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这里描写海张五的神态、动作,与前文形成对比,不仅写出了海张五的狼狈不堪、气急败坏,更是从侧面突出了泥人张的“奇”。
总之,民俗文化是民族的瑰宝,有着迷人的魅力。为了更好地写出民俗文化的特点,我们可以用环境描写进行烘托、细节描写生动呈现、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等技法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