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费者转基因食品态度研究的调查方法荟萃分析
——基于SCI、SSCI、CSSCI等索引的统计

2016-06-29张明杨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6年6期

张明杨 ,章 棋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经济管理学院,b.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44;2.南京农业大学 工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1)

消费者转基因食品态度研究的调查方法荟萃分析

——基于SCI、SSCI、CSSCI等索引的统计

张明杨1a,b,章棋2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经济管理学院,b.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44;2.南京农业大学 工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1)

摘要:利用荟萃分析法,综述国内外文献在研究消费者转基因食品态度及其影响因素时所采用的调查方法。以江苏城市市区消费者为例,综合运用多阶段抽样方法确定样本城市和样本单元。通过对SCI、SSCI和CSSCI等文献的对比分析,并且根据2013—2014年两次较大规模入户预调查和2014年6~7月正式调查的反馈结果发现,在研究国内城市消费者转基因食品态度及其影响因素时,面对面的自记式问卷调查是一种有效的调查方法。最后,从克服面对面问卷调查的局限性和提高检验数据的有效性两个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调查方法;消费者态度;转基因食品;荟萃分析

一、引言

消费者态度属于消费者行为研究的范畴,是指消费者在使用和处置所购买的产品和服务之前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倾向。自中国农业部于2009年批准了转基因水稻、转基因玉米等三个主粮安全证书以来,中国转基因信息传播长期处于消极导向的媒介环境,致使国内越来越多的活动家和消费者担忧转基因技术的不确定性和转基因食品安全性。信息的持续传播强化了消费者转基因食品消极态度的形成,进而影响政府对转基因技术产业化决策的推进。因此,研究消费者转基因食品态度,无论是对政府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政策的选择,对科研机构研发方向的选择,还是对食品企业营销决策的制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消费者转基因食品态度,国外学者做了较为深入的实证研究。国内研究虽然开始于21世纪初,但至今为止大部分研究仍停滞在描述性统计分析,进行实证分析的研究屈指可数[1-2]。尤其是当前大部分学者在调查方法的选取上主要青睐于简单随机抽样[2-7]。然而,该方法存在严重的偶遇性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利用荟萃分析法,综述国内外文献在研究消费者转基因食品态度时所采用的调查方法,并且结合中国实际,以江苏城市市区消费者为例,综合利用多阶段抽样方法确定样本省、样本城市和样本单元。上述问题的讨论有助于为国内学者深入研究消费者转基因食品态度提供调查方法上的成熟经验和实践依据,进而推进对外部信息、认知等因素在风险与收益沟通过程中扮演角色的研究,最终帮助政府更好地把握消费者态度变化的基本规律,完善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政策,并制定有效的转基因科普方案。

二、消费者转基因食品态度研究的文献来源

本文在荟萃分析时,选取的文献所刊登的期刊或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索引、或是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SSCI)索引,抑或是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CSSCI)索引,更有部分期刊同时是SSCI索引、SCI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 索引、Current Contents - Social & Behavioral Sciences(CC-SBS)索引、Current Contents-Agriculture,Biolo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s(CC-ABES)索引。这些文献的时间跨度为2001—2015年,涉及的调查地区包括比利时、丹麦、德国、韩国、荷兰、美国、意大利、希腊、西班牙、中国台湾、英国和中国大陆(东部和北部)等多个国家或地区。

三、调查对象选取与讨论

已有文献在进行转基因食品消费者态度的实证研究时,大多数学者将调查对象设定为随机样本(部分学者加上年龄的下限,如15岁、18岁或20岁)[3-15]。部分学者将调查对象直接设定为成人消费者[1,16-18]。而Frewer和Lobb等进一步将调查对象限定为负责家庭食品购买的成人消费者[19-20]。此外,还有少数学者将调查对象设定为学生(高中生、中专生或大学生)[21-22]。详情见表1和续表。在实际调查中,由于受到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限制,抽样调查往往受到学者们的青睐。然而,针对消费者调查,如何确保抽取的样本能够正确反映总体情况,一直是学界争议的问题。

表1 转基因食品消费者态度研究的数据采集汇总

续表 转基因食品消费者态度研究的数据采集汇总

注:表1、续表内容是笔者根据国内外文献整理获得,“/”表示内容不详。

接下来,笔者参考已有的国内外研究文献,结合2014年6~7月期间对江苏省6个不同规模城市消费者调查*调查由国家社科重大课题组、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本科生、淮阴工学院本科生共同完成,课题组成员负责数据采集、数据检查、数据录入和已完成问卷的复核。的经验,对样本的选择展开详细论述。研究的样本单位为单个消费者,样本全部从江苏选取,整个抽样过程采用多段抽样法,共分为三个层次:样本区域(省份)—样本城市—消费者。具体过程如下。

(一)调查区域的选择

研究选择江苏省作为调查区域,主要基于四点考虑:1.中国城市消费者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有限的样本量可能会增大研究误差,然而在样本数量无法扩大的前提下,区域范围内研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采样方法;2.与内陆省份相比,中国沿海或近海省份的人口密度大,城市居民比例高,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中国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发展趋势;3.该省转基因食品信息传播比内陆更加广泛,区域内城市消费者关于转基因食品认知水平更高,这就使得调查资料更具有研究价值;4.该省社会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苏南、苏中和苏北的阶梯式格局,与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社会经济发展格局十分相似,因此江苏省的典型性使其常作为科学研究的理想样本。

(二)样本城市及样本数量的选择

首先,根据江苏省各城市年末市区常住人口、市区常住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例、市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市区居民恩格尔系数、各城市年末家庭户规模等5个指标,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进行分类。由于事先尚未确定类别数量,因此先利用系统聚类法(Hierarchical Cluster)聚类。该方法的原理是先将所有n个变量/观测看成不同的n类,然后将性质最接近(距离最近)的两类合并为一类;再从n-1类中找到最接近的两类加以合并,依此类推,直到所有的变量/观测被合为一类。在排除变量之间的共线性问题、变量中可能存在变异程度相差非常大的问题,以及异常值问题后,系统聚类法将江苏省13个地级市划分为六类:南京市和苏州市为一类,常州市与无锡市为一类,宿迁市为一类,淮安市和连云港市为一类,镇江市和南通市为一类,盐城、徐州、泰州和扬州市为一类。详情见图1所示。资料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年鉴2013》相关数据;年末家庭户规模使用第六次人口普查,即《江苏统计年鉴2011》相关数据;Hierarchical Cluster使用平均联接(组间)的树状图,重新调整距离聚类合并。

图1 江苏省13个地级市分类树状图

为了进一步检验分类的有效性,在系统聚类法分类的基础上,利用非系统聚类K-均值聚类方法,同样将江苏省13个地级市划分为六类。该方法的原理是按照指定期望分类的数量,按照某种原则选择某些观测作为凝聚点,即作为各类的初始核心。然后按照就近原则将其余观测向凝聚点凝集,这样得到一个初始分类方案,并计算出各个初始分类的中心位置。该方法的局限在于要求事先知道需要将样本分为多少类,只能对观测进行聚类,且所使用的变量必须是连续性变量。在对变量的多元正态性、方差齐性进行检验的基础上,K-均值聚类统计出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详细分类,详情如表2所示。

由表3可见,K-均值聚类方法的分类结果与系统聚类法的分类结果十分相似,盐城除外。此外,K-均值聚类方法还利用方差分析检验所有变量是否对分类都有贡献,如果引入了无关变量,则有可能会降低聚类效果,甚至会导致错误的分类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市区常住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比例、市区居民恩格尔系数两个变量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即在分类中作用不大。在剔除这两个变量后,K-均值聚类方法的分类结果如下:

第一类,宿迁市;第二类,连云港市、淮安市和盐城市;第三类,徐州市、扬州市和泰州市;第四类,南通市和镇江市;第五类,无锡市和常州市;第六类,南京市和苏州市。

其次,在K-均值聚类分类的基础上,兼顾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地理分布,采用分层抽样的调查方法,抽取的调查城市包括苏南地区的南京和无锡,苏中地区的南通,苏北地区的徐州、宿迁和连云港。样本涵盖了符合国家标准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

表2 江苏省13个城市的K-均值聚类分析结果

注:资料来源于《江苏统计年鉴2013》相关数据;年末家庭户规模使用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即《江苏统计年鉴2011》相关数据;***表示通过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示通过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

最后,基于国内外已有研究,确定了总样本量为1 000。同时兼顾城市地理分布、城市人口数量,以及各类城市的样本量基本平衡等因素,确定样本城市的样本数量:南京市250个,无锡市200个,南通市200个,徐州市150个,连云港市100个,宿迁市100个。

(三)调查单元的选择

最后一个层次,选取调查单元,即消费者。这一层次的选取工作受到如下条件的约束:1.调查对象为20周岁以上70周岁以下的成人消费者;2.城市消费者是指各城市市区的常住人口,依照《江苏统计年鉴》对常住人口的定义,常住人口是指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时间标准为半年,空间标准为乡镇街道,即只要一个人在某乡镇街道居住半年以上,便为当地的常住人口;3.调查对象具有一定的家庭食品购买经验,因此排除外地在本地上学的大学生。

基于上述考虑,这一阶段采用分层比例抽样,样本按照地区和年龄组进行分层。在实际抽样中分层标准的选用遵循如下原则:第一,以调查所要分析和研究的主要变量或相关变量作为分层的标准;第二,以保证各层内部同质性强、各层之间异质性强、突出总体内在结构的变量作为分层变量;第三,以那些已有明显层次区分的变量作为分层变量,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等[13]。在已有的江苏省或地方统计年鉴中年龄组具有明显的层次区分,故最适合作为本文的分层标准。此外,值得说明的是,虽然性别和文化程度在已有统计年鉴中也表现出明显的层次区分,但是江苏省统计年鉴和地方统计年鉴在统计城市居民文化程度时选取的对象为6岁及以上的城市居民,因此很难剥离出成人消费者的文化程度。对于性别来讲,各城市统计数据表明男女比例均大于1,然而考虑到通常女性在家庭食品购买中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故该变量不适合作为本节分层的标准。

依照《江苏统计年鉴2013》各地区分年龄城市人口的划分,通过测算各个年龄组城市人口占节选年龄段(20~69周岁)的比例,结合样本城市的既定样本数,计算得出样本城市每个年龄组的样本数,详情见表3。

表3 样本城市每个年龄组的样本数

注:样本城市分年龄的人口数参考《江苏统计年鉴2013》。

四、数据采集方法选择与讨论

如表1和续表所示,国内外已有文献在研究转基因食品消费者态度的实证研究时,数据采集方法包括面对面的自记式问卷调查、邮寄问卷调查、入户调查、欧洲晴雨表、电话调查和电子邮件调查,其中面对面自记式问卷调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青睐(约占35.29%~50%)。

参考风笑天的《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四版)》[23]151-158,笔者比较了各类调查方法的优缺点,详情见表4。上述方法中,欧洲晴雨表具有较强的区域针对性,而邮寄问卷调查、电子邮件调查和电话调查三类调查方法需要对居民家庭的基本信息有一定的掌握,而这些涉及家庭隐私的信息通常较难获得。即使有幸获取,在实际调查中受访者也会出于隐私保护、过程繁琐、时间问题等种种原因,而表现出反感甚至直接拒绝作答。由此可见,上述四种调查方法不适合用于调查国内消费者。

而与面对面问卷调查相比,入户调查具有一定的优越性:1.入户调查对象具有较强的代表性;2.问卷回答质量通常较高。然而,与之相对应的局限性是:1.问卷的回复率较低;2.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3.需要较多的调查费用;4.需要较长的调查时间。最为关键的限制性问题是实际获取的样本可能表现出有偏性。笔者曾于2013年12月和2014年5月,依托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政策研究中心组织两次较大规模的南京市城市消费者的入户预调查,均受到较大的阻力,且回收的有效问卷在统计上表现出显著的有偏性,不能有效地代表总体,具体反馈结果如下:1.为了获取处于不同收入阶层消费者的信息,笔者根据南京市各行政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分层,分别从较高收入、中等收入和较低收入的行政区选取一个行政区,并进一步从每一个行政区内选取较高档、中档和较低档小区各一个进行入户调查。然而,在实际调查过程中,较高档小区和大部分中档小区由于物业管理严格,楼宇无法进入,且保安明确表态严禁在楼道内或小区休闲中心从事一切调查活动,致使调查样本的收入普遍偏低;2.在部分中档小区和较低档小区的入户调研时,愿意接受调查的消费者绝大多数是中老人年,年青人出于周末休息或其它原因几乎不愿意接受调查,致使调查样本的年龄普遍偏大。

表4 6种调查方法对比分析

注:笔者参考风笑天的《现代社会调查方法》,以及Costa-Font & Mossialos、Costa-Font & Gil等已有文献整理获得。

通过上述对比分析及根据笔者两次较大规模入户预调查的反馈结果,不难得出:到目前为止,对于研究国内城市消费者转基因食品态度及其影响因素,面对面的自记式问卷调查方法相对更为有效。

这种调查方法由于尊重了消费者的隐私权而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优点如下:第一,受访者可如实表达,资料可靠;第二,对影响回答的因素有一定的了解、控制和判断;第三,回复率较高;第四,投入的人力较少,使用的调查费用较低,使用的调查时间较短。然而该调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应答率、完整率降低。对此,在实地调查时,调查人员尽量去选择那些看起来不急于做其它事情的消费者,并在作问卷之前发放一些实用的小礼品,以确保数据的有效性;第二,受访者不一定能够独立完成,较容易受他人影响,以至影响到问卷质量。对此,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强调消费者的回答是基于当前的认知水平、当前获取的信息,调查人员不提供任何问卷外的参考信息。这种做法的好处有三点:1.受访者可以在预先设定的条件下做出选择;2.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调查者对受访者态度的干扰,以确保调查得到的结果更符合实际;3.对于调查对象,可以控制和选择,但过于集中。对此,在每个样本区分别设立3~4个样本采集点。

为了保证调查对象能代表社会的不同阶层,研究将调查地点选为样本城市的大型购物中心、超市和农贸菜市场。大量经验表明,这些场所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存在差异,而且这些消费者所处的社会阶层比较多样,避免了单个场所抽样产生的只关注某一消费水平个体的样本选择偏误问题[24]。此外,若遇到家庭成员一起购买食品时,调查员严格按照最先回应原则确定调查对象。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利用荟萃分析法,综合外文文献在实证研究消费者转基因食品态度时所采用的调查方法,再加上笔者及其团队进行的微观实地调查结果,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第一,调查结果表明,消费者更愿意接受间接食用型转基因食品,而非直接食用型。具体表现为:对于“用转基因豆粕或玉米饲养的畜产品和水产品”和“直接食用的转基因大豆油”两类转基因食品,接受(完全接受和比较接受)的消费者分别约占样本总体的18.50%和13.80%,反对(强烈反对和比较反对)的消费者分别约占样本总体的44.10%和60.50%,另有37.40%和25.70%的受访者持中立态度。

第二,在样本数量无法扩大的前提下,区域范围内研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采样方法。在整个抽样过程中采用多段抽样方法,利用聚类分析方法,以统计年鉴中具有明显层次区分的统计指标作为分层变量,依次确定样本省、样本城市和样本单元。

第三,到目前为止,对于研究国内城市消费者转基因食品态度及其影响因素而言,面对面的自记式问卷调查是一种有效的调查方法。然而,在调查过程中,要尽量克服应答率和完整率低、受访者较易受到他人影响、调查对象过于集中等局限性。对此,在实地调查过程中需要注意如下几点:1.调查人员尽量选择那些不急于赶路的消费者,并且在作答之前赠送实用的小礼品,以确保数据的有效性;2.强调受访者的作答是基于当前的认知水平和信息获取水平,调查人员不得以任何形式提供问卷以外的信息;3.在每个样本区分别设立3~4个样本采集点。

第四,为了确保调查数据的有效性,有必要对主要指标进行单参数检验。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抽取样本的家庭平均人口数(或家庭全年可支配收入)与统计年鉴中样本城市的平均家庭人口(或样本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一致性检验,借以判断样本主要指标与总体主要指标是否具有统计学上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钟甫宁,丁玉莲. 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情况及潜在态度初探——南京市消费者的个案调查[J]. 中国农村观察,2004(1).

[2]余慧,刘合潇. 媒体信任是否影响我们对转基因食品问题的态度——基于中国网络社会心态调查(2014)的数据[J]. 新闻大学,2014(6).

[3]齐振宏,周慧. 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认知的实证分析——以武汉市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10(6).

[4]李蔚,颜琦,刘增金. 消费者对转基因大豆制品的认知及购买意愿分析——基于北京市的实地调研[J]. 调研世界,2013(9).

[5]展进涛. 转基因信息传播对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预期的影响[J]. 农业技术经济,2015(8).

[6]郑志浩. 城镇消费者对转基因大米的需求研究[J]. 管理世界,2015(3).

[7]陈从军,孙养学,刘军弟. 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感知风险影响因素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4).

[8]Baker G A, Burnham T A. Consumer Response to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Market Segment Analysis and Implications for Producers and Policy Makers[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2001, 26(2).

[9]Costa-Font J,Mossialos E. The Public as a Limit to Technology Transfer: The Influence of Knowledge and Beliefs in Attitudes Towards Biotechnology in the UK[J]. 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06, 31(6).

[10]Kornelis M, De Jonge J, Frewer L, et al. Consumer Selection of Food-Safety Information Sources[J]. Risk Analysis, 2007, 27(2).

[11]Costa-Font J,Mossialos E. Are Perceptions of ‘Risks’ and ‘Benefit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in) Dependent?[J]. Food Quality and Preference, 2007, 18(2).

[12]Zhang X, Huang J,Qiu H, et al. A Consumer Segmentation Study with Regards to Genetically Modified Good in Urban China[J]. Food Policy, 2010, 35(5).

[13]Prati G, Pietrantoni L, Zani B. The Prediction of Intention to Consume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Test of An Integrated Psychosocial Model[J]. Food Quality and Preference, 2012, 25(2).

[14]Rodriguez-entrena M, Salazar-ordóez M. Influence of Scientific-Technical Literacy on Consumers’ Behavioural Intentions[J]. Appetite, 2013, 60.

[15]姚 琼,夏欣欣. 转基因食品的消费者市场细分实证研究[J]. 软科学,2011,25(10).

[16]Hossain F, Onyango B. Product Attributes and Consumer Acceptance of Nutritionally Enhanced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sumer Studies, 2004, 28(3).

[17]Christoph I B, Bruhn M, Roosen J. Knowledge, Attitudes Towards and Acceptability of Genetic Modification in Germany[J]. Appetite, 2008, 51(1).

[18]何光喜,赵延东,张文霞,等. 公众对转基因作物的接受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六城市调查数据的社会学分析[J]. 社会,2015,35(1).

[19]Frewer L J, Scholderer J, Bredahl L. Communicating about the Risks and Benefit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The Mediating Role of Trust[J]. Risk Analysis, 2003, 23(6).

[20]Lobb A E, Mazzocchi M, Traill W B. Modelling Risk Perception and Trust in Food Safety Information withi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J]. Food Quality and Preference, 2007, 18(2).

[21]Saher M, Lindeman M, Hursti U K K. Attitudes Towards Genetically Modified and Organic Foods[J]. Appetite, 2006, 46(3).

[22]Montuori P, Triassi M, Sarnacchiaro P. The Consumption of Genetically Modifed Foods in Ltalian High School Students[J]. Food Quality and Preference, 2012(26).

[23]风笑天.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M]. 第四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24]Zhou Y, Wang E. Urban Consumers' Attitudes Towards the Safety of Milk Powder after the Melamine Scandal in 2008 an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Attitudes[J]. 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 2011, 3(1).

(责任编辑:张治国)

A Meta-analysis of Survey Methods of Consumer Attitudes toward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Studies:Based on the Statistics of SCI, SSCI and CSSCI

ZHANG Ming-yang1, ZHANG Qi2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hina Institute of Manufacturing Development,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4, China;2.College of Engineering,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31, China)

Abstract: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choice of survey methods about research of consumer's attitude toward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using meta-analysis. Based on a case study of Jiangsu urban consumers, sample cities and sample units are selected by using multi-stage sampling and stratified proportion sampling. Through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literature from SCI, SSCI and CSSCI, and feedback of two large-scale household surveys during 2013-2014 and consumer survey in June and July of 2014,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face-to-face questionnaire survey is more effective for the research of consumer attitudes toward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at home.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to solve the limitations of face-to-fac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test the validity of data.

Key words:survey methods; consumer attitudes;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meta-analysis

收稿日期:2015-12-04;修复日期:2016-03-03

基金项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才启动基金《转基因主粮商业化:消费者态度、风险交流机制及优化对策研究》(2015r067);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开放课题《农村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转变研究》(SK20150090-17)

作者简介:张明杨,男,辽宁本溪人,管理学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消费经济;

中图分类号:C811∶F0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3116(2016)06-0098-08

章棋,女,江苏南通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农产品贸易。

【统计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