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古稀之年追梦不止
2016-06-29杜尚儒
杜尚儒
有人说,他是陕西的袁隆平。
他主持创制的“常规优化育种法”是选育综合性状优良的突破性小麦新品种的高效育种技术新体系,对陕西及全国小麦育种科研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
“培育一个良种,从第一代杂交到基因纯化、性状稳定,最后通过审定,至少需要经过八代,每一代就是一年。有的甚至还需要十几年时间。”就是这种寂寞枯燥的工作,他一干就是一辈子。
2016年4月16日,农历三月初十,一个难得的晴好天气,又逢周六,都市里的人们纷纷走出户外,踏青赏花,结伴郊游。而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小麦试验田里,73岁的小麦育种专家王辉教授仍像往常一样,和他的助手们一起仔细查看小麦长势,认真记录着每一项重要的观测数据。
在陕西,很多人都记得这样的画面:2012年9月20日,时任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省长赵正永分别向王辉教授颁发了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获奖证书和100万元奖金。人们因此记住了这位看上去像农民一样朴素亲切的科技工作者。
王辉教授在田间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他说:“育种是一个不断追梦的过程,没有终点,只有更新、更优良的品种等待我们去发现。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追寻下去。”
难忘导师赵洪璋
王辉教授是土生土长的陕西人,他出生在距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仅数公里的西魏店村,这个村子所在的渭北小镇杨陵,如今被称作“中国农科城”。
王辉说,很多记者都会问到,我是怎么走上农业科研这条路的?这其实没有啥,我出生在农村,父母都是农民,从小就知道种田不容易。特别是三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经常吃不饱肚子。“那时,地里产量低,家里粮食不够吃,初中到高中那几年是最艰苦的。于是,高中毕业时我就想学农,正好家门口就有个农学院,就报考了。想的就是以后不再饿肚子,有粮食吃。”
1964年9月至1968年7月间,王辉在西北农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前身)农学系完成了四年本科学业。大学毕业后,他先是在部队农场锻炼,后到陕西省宝鸡市眉县良种场工作,1973年调回母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一干就是四十三年。
王辉说,他的领路人就是他的恩师、我国第一代育种大师赵洪璋院士。“早在1959年,赵老师培育的‘碧蚂1号种植面积已达9000万亩,是迄今我国推广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说到自己的老师,王辉的语气中充满了敬重和崇拜。他经常给自己的学生们说:赵洪璋老师工作的年代条件比现在艰苦得多,一只皮包夹一个记录本蹲在田头,再带一块干馍,就这么过了一辈子。赵洪璋老师身上那种求真务实、默默奉献的“老农科精神”,成为王辉一生的精神财富和前进动力。
接触到实际的育种工作以后,王辉才知道这确实是一项艰辛、枯燥而又漫长的工程。王辉向记者介绍说:“培育一个良种,从第一代杂交到基因纯化、性状稳定,最后通过审定,至少需要经过八代,每一代就是一年。有的甚至还需要十几年时间。”
王辉表示,他从来没有后悔和动摇过。1987年,他开始为后来的“西农979”小麦良种做第一次组配。当时他被抽调到育种教研组边搞教学,边做育种研究。
据了解,上个世纪80年代的关中小麦产区,粮食亩产低,锈病、白粉病、赤霉病高发,王辉暗暗地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要选育出与环境相匹配的适生良种。
在很多人看来,王辉的小麦育种工作也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因为常规育种周期长,不容易成功,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而且常规育种在学术上似乎也不是个“热门”,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转基因育种一度成为科研“新宠”,据说国家的资金导向也明显偏向于新的育种方法。王辉坚持采用的常规育种,得不到足够的经费支持。因为经费短缺,他起初只能独自在学校的两亩实验田里做实验。
但他坚信,生产上最需要的、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还是常规育种。“不管有钱没钱,咱们先做。”王辉给他的学生、后来成为他的助手和副研究员的孙道杰说。
草帽干粮成“标配”
1991年,王辉收获了自己的第一个小麦品种“西农84G6”。此后,他又相继培育成功“西农1376”、“西农2611”等十多个小麦新品种。2005年,他耗时十八年精心培育的“西农979”通过了国家审定。
具有高产、抗病、早熟、越冬性强等优良性状的“西农979”填补了我国黄淮麦区早熟高产麦种的空缺,并被农业部推荐为国家优质小麦主推品种,覆盖陕西关中、河南、皖北、苏北、鲁西南等黄淮麦区。农业部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到2015年,“西农979”推广面积已稳定在1500万亩,累计达9000多万亩,为全国推广面积第四大的冬小麦品种。
王辉还先后在《植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西北植物学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中国北方专用小麦》《北方旱区多作高效种植》,参编《小麦生态理论与应用》《作物育种学》等教材和著作4部。他主持的全国小麦生态研究项目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西农84G6”小麦品种选育1995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西农1376”小麦品种选育1999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西农2611”小麦品种选育2002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另外,他负责和主要参与的杨凌农业科学试验示范基地建设1995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澄城县农业科技承包1995年获陕西省科技推广三等奖。他本人1999年获“亚农杯”农业贡献奖等多项荣誉。
2012年9月29日,王辉在陕西省科技创新大会上获得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时,“颁奖词”对他做出了这样的评价:他长期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科学研究,主持创制的“常规优化育种法”是选育综合性状优良的突破性小麦新品种的高效育种技术新体系,对陕西及全国小麦育种科研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他主持选育的“西农979”小麦新品种实现了优质与高产、冬性与早熟、多抗与广适的良好结合,目前已在陕西省内累计推广1800多万亩,新增产值12.49亿元,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优化食用粮品质结构做出了重要贡献。
据王辉的同事和学生介绍,王辉有了名气之后,各种机会和诱惑也来了。他有很多次调到条件更好的高校工作的机会,但都放弃了。他说他离不开自己的科研,“科研有连续性,挪窝就要另起炉灶”。
王辉的助手张玲丽很形象地比喻说:“王老师就像离不开他的娃一样离不开他的试验田,一有空就要到田里走一走,看一看。”白天,王辉经常到麦田里观察长势,晚上,抓紧时间记录资料。在杂交、收获和考种的关键时期,他总是一整天守在地里。为了节省时间,他甚至习惯了不吃早饭,以致有几次因体力不支而晕倒在田里。
在王辉的学生和助手眼里,一顶草帽,一件衬衫,干粮自备,是王辉几十年不变的“标配”形象。“王老师用的‘名牌,就是‘耐脏牌运动鞋和‘防花眼老年手机。”
但是,面对金钱和荣誉,王辉却非常大度。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后,他当场表示要将80万元奖金用于团队科研经费,期待小麦育种早日取得新的成绩。
退休之后更忙碌
“育种就是一个不断追梦的过程,没有永远不变异的良种。育种也没有尽头,总会有新的目标等着你去探索和实现。”王辉教授很和蔼,暂时停下观察和记录,与记者谈起了育种的话题。他说,继“西农979”之后,他又选育出了增产潜力巨大的“西农165”、“西农822”几个品种。目前正在选育的“西农585号”即将接受省级审定。“这是适合渭北旱地和大部分北方产区的强筋小麦,抗病性和抗倒伏性更好,将来会取代‘西农979。”
王辉向记者介绍他正在做的工作,“现在正是小麦抽穗、开花期,这一阶段小麦的株型结构最明显,是选择优秀单株的最佳观察期,过了这段时间,麦穗都出齐了,就看不出来了。”他指着脚下的几行小麦说,“这两种性状明显不同,一个早熟,一个晚熟。早熟自然好,但晚熟的株型整齐,将来选单株可以选其中的早熟者。育种就是不断地选择淘汰,优中选优。高产、早熟、抗病等多种优质品性分布在不同的样品中,如何选取最优秀的单株即亲本,并把它们的优点聚合在一起,这是最难的。”
王辉教授的助手孙道杰告诉记者,教授在2013年就已经退休,但他还像退休前那样经常往实验田里跑,亲自指导年轻人做育种试验。而据王辉自己说,退休后这几年,每年3月到10月,他一天会有超过十小时是在地里度过的。
在采访中,记者还听到了不少关于王辉教授的“小故事”。比如,夏收季节,王辉教授常铺一张凉席睡在晒麦场,守护着他辛辛苦苦一年收获到的小麦种子。低年级的学生还以为他是附近的农民,初来的保安门卫有时会把他视为打工者,不让他进入教学区。
李向拓是王辉教授教过的研究生,他回忆说,自己1998年考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上大学那阵,王辉老师已经很有名气了。当时,王老师除了搞科研,还给本科生带育种课。有一年,遇到大雨天气,实验田里的麦子被吹倒了不少,王辉对学生们说,这种天气在自然条件下不多见,正是考察小麦抗倒伏性的机会。他经常告诉他的学生:“育种不只是在实验室完成的,种子最终要在大田里播种,一定要尽可能地接近大田的生长环境,多下地,而且要多到农田里了解农民的生产状况和生产需求。”
王辉一年四季都没有闲工夫,9月初开始整地、布置试验,10月播种。冬春两季本来是农闲时间,但他会跑遍关中麦区,了解小麦越冬情况,还要到田间观察记录小麦长势,做抗病鉴定及大田管理。春末更是授粉杂交、选择材料的黄金季节,夏天是小麦的收获季节,分类收割、晾晒……
“其实,春季里若能多浇一次地,小麦的亩产还可以提高100斤左右,但农民往往不愿意多浇,因为浇地成本太高,农民随便出去打一天工,也比种地划算。国家虽然一直强调粮食安全,可粮食生产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王辉说。
对于目前科研领域存在的一些评价体系,王辉发表了不同的看法。他说,“育种十年才入门,最忌浮躁,但现在的评价体系有些急功近利,要求两三年出成果。有时十年也不一定能育出一个良种,年轻人即使能耐得住寂寞,也扛不过考核。这种倾向不扭转,育种工作就会后继无人。”
虽然已经退休,可如今的王辉教授似乎比以前更忙碌,考虑的问题更多。他不仅关心国家的粮食安全,也关心青年育种人才的培养和成长。难怪他的学生们说,当年王辉教授以他的老师赵洪璋院士为荣,今天,我们以王辉教授为荣。
眼下,王辉教授又有了新的梦想,他要改变小麦结构,培养小叶、多穗、大穗的小麦类型,让小麦在优质的基础上,继续提高产量。“新的项目已经开始实施,估计问题不大。”他自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