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社区公交应用研究
2016-06-29刘恒丽西安外事学院西安710077
刘恒丽(西安外事学院,西安 710077)
西安市社区公交应用研究
刘恒丽
(西安外事学院,西安 710077)
摘 要: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BRT等大容量、骨干交通系统的完善,以及城市外围快速发展,我们亟待一种低容量、短距离的交通方式去衔接这些大容量交通方式,因此社区公应运而生,很多大中城市研究社区公交运行方式、票价水平以及社区公交和骨干型交通方式衔接越来越普遍,因此本文积极探索西安市社区公交的运营模式,研究合理的线路组织模式、满足多样化的出行需求,使社区公交更好的融入城市公交系统,从而实现公交系统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社区公交;城市公交系统;骨干型交通
1 社区公交
1.1社区公交概念
社区公交属于城市公交的“微循环”体系,是一种衔接居住区与主要客流集散点的短线公交模式。西安市属于典型的城市发展带动交通发展的城市,随着城市向外围扩张,轨道交通等骨干型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城市外围骨干型交通服务不到的地方越来越多,尤其是一些城中村在早晚高峰时期,居民交通需求很大,但相应的公共交通供给不足,社区公交作为“微循环”方式便能有效的填补了公共交通系统的不足。
1.2社区公交的研究意义
在国内为一些大中型城市,城市交通发展过程中倡导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共交通为主体,多种公共交通共同发展的思路。尤其是近年来,政府特别关注城市轨道交通或者BRT的建设发展,西安市对轨道交通的建设也是放在重中之重,从2011年第一条地铁来通以来,轨道交通客流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从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地铁沿线的出行,提高的沿线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但是轨道交通的发展,并不能缓解城市外围一些新建小区的出行,主要是出行者距离轨道交通站点太远,超过出行者可忍受的步行距离,导致出行者选择自己开车、乘坐出租车,或者乘坐摩的,这样一来不但造成地面上私家车的增多,还影响了轨道交通的客流增长。综上所述,对于西安市来说社区公交主要作用为:(1)衔接骨干型交通和城市边缘居民出行。西安市轨道交通逐渐经历有干线网向网络型方向转化,社区公交是联接居民出行了轨道交通的重要接驳工具;再者除了公共自行车,社区公交也能实现零距离换乘,降低居民的步行距离。(2)改善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提高公交系统竞争性。社区公交作为一种“微循环”体系,恰好弥补了轨道交通或者常规公交不能深入每个出行小区的不足,同时也增加了西安市公共交通的覆盖范围,提高了公交系统的竞争力度。
2 西安市社区公交需求与设置原则
2.1西安市社区公交潜在需求
综上所述,西安市公共交通发展日新月异,轨道交通的发展、常规公交车辆不断注入,公共自行车的投放,但仍然不能满足出行者多样化需求,还没有形成金字塔式稳定的公共交通系统。地铁与私人交通之间的接驳、常规公交之间的衔接以及微型公交和骨干公交之间的衔接凸显出来的等矛盾日益剧烈,尤其是西安市对于社区公交的投入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完善的理论研究和应用规范。
2.2社区公交设置原则
20世纪末,欧美等国家巴士公交的应用研究已经初见端倪,随后,在我国只有香港、上海、北京等城市开始借鉴国外的经验,在城市轨道交通基本完善的前提下,把目光投向巴士公交,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社区公交。
社区公交多采用中型巴士,因为连接的是轨道交通或者大型公交枢纽站与公交设施比较薄弱的交通小区中型巴士远可以满足居民出行。另外社区公交对于轨道交通来说是接驳公交,对于整个公交系统来说具有辅助性。因此社区公交具有提高交通接驳能力、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引导居民出行方式向公共交通转移等功。对于西安市公交社区,参考香港、上海、北京等城市,考虑其自身的特点,西安市社区公交设置原则为:
(1)尽可能以就近轨道交通站点或者大型公交车站点为起点,城市外围区居民聚集区为终点;(2)沿线尽可能多经过居民生活区,站点尽可能放在小区出入口;(3)站点间距不宜过大,平均站间距应比常规公交站间距要小,对于不太成熟的片区,交通小区距离比较远时,站间距可以适当的加大,在方便出行者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经济效益;(4)可以设置单线形式,也可以设置循环线路。
3 西安社区公交线路模式及票价体制
既然社区公交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的必然结果,那么在西安市社区公交在发展之初进行研究,就会避免在以后发展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本文主要从西安线路模式以及票价体制两个方面,对社区公交发展初期的模式进行探讨。
3.1线路模式
社区公交线路尽可能以轨道交通站点或者大型公交车站点为起点,城市外围区居民聚集区为终点
3.2票价体制
对于西安市外围小区来说,很多是由于城中村改造而来,小区居民经济收入普遍偏低,如果公交票价太高,会减低出行者选择社区公交的概率而导致选用黑摩的或者自行车等交通方式,这样反过来会影响城市交通;如果票价过低,那么公交部门长期补贴的话就会造成社区公交形成恶性循环而无法长期存在。因此社区公交在制定票价时应参考出行者吸引力、社区公交经营者以及常规公交票价综合考虑:
(1)通过社区听证会或者发放问卷的形式,充分调查出行者可接受的票价水平,并结合已经运行社区公交的北京、上海等城市票价水平,形成一套合理的票价方案;(2)对于中小学生、60岁以上老年人可以免票,作为衔接交通方式,跟其他公共交通进行换乘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到票价优惠,这样以来可以诱导乘客换乘;(3)社区公交尽量采用自动售票的模式,这样可以减少人员开支,使用公交卡的话可以自动打折,同时也能把社区公交系统和其他骨干型公共交通系统联系起来。
4 结论
随着西安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尤其是市区外围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出行水平要求必然增加,因此除了要保证各种交通方式的协调发展之外,还应考虑骨干交通和微循环体系发展相互协调的问题,促进社区公交和轨道交通或者BRT之间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段征宇.城市公交交通服务市场的细分化[J].价格理论与实践-社区公交的运营模式和票价体制探讨,2009(10).
[2]惠英,赵杰.基于出行服务链的社区公交线路模式与效应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2(04).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13.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