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视视频李黎 内容提供者要与互联网用户同呼吸

2016-06-28董晗

电视指南 2016年6期
关键词:李黎综艺内容

董晗

李黎

曾先后就职于北京电视台、北京派格太合环球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光线传媒有限公司、优酷土豆集团,历任总经理、副总裁等不同职位。2012年,创办现象级互联网文化脱口秀栏目《晓说》 ,2013年,创办首档互联网户外真人秀节目《侣行》。2015年10月加盟乐视网,担任乐视网内容高级副总裁兼内容总编辑,全面负责乐视网内容生态的构建和多维度运营。

谈到为什么进入乐视,李黎坦言,最初吸引她的是乐视生态,“未来的信息将会连接到各种屏幕,24小时围绕你,让你的生活更加便捷。”这种概念其实在李黎最早进入互联网时就已经存在,而如今,乐视正在逐步让它更加完整。在视频行业已经跨入生态模式的今天,视频内容已经冲破娱乐化的藩篱,其发展方向一定是垂直领域化,更好地被有需求的人使用。目前,李黎在乐视视频全面负责内容的多层结构以及内容商业链条的系统运营。究竟何为“内容服务生活?”已经成为网综黑马的《你看起来很好吃》就是她担任乐视视频内容高级副总裁兼内容总编辑后交出的一份完美答卷。

内容是串起珍珠的线

乐视生态未来所要构建的生活方式究竟是什么样的?李黎对此给出了直观易懂的回答,“就好像大家早上起来,可以拿出乐视超级的手机,刷一下今天有什么新闻,微信沟通一下接下来要干什么。如果你需要订票,它也可以实现,因为乐视跟永乐票务有合作,然后我们可以用易到打车去公司,到公司之后,我依旧是用PC或者手机在操作内容,开会不需要投影PPT,可以直接用乐视超级电视呈现,并且乐视手机可以直接遥控电视,当硬件把这些信息全串到一起的时候,就变成了一个生态,你生活中所有的屏幕就连通成了一个整体,全部是为你服务的,非常方便。比如,我在路上用手机看了10分钟《翻译官》,到家打开电视,同一个用户,马上就根据我那个断点继续观看,非常方便。”

在这种模式下,内容就变成了穿起所有产品的一条线,它也是生态的核心驱动力,赋予产品人性化的温度,这也是《芈月传》定制版“芈酒”和超级电视芈月版创销售佳绩的原因。“乐视把一个体系非常庞大的产业链条全部打通,内容已经不仅仅只是内容本身。”

“内容服务生活”,这是李黎进入乐视后定下的内容发展方向,从以前简简单单的观看行为,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满足用户互动体验感的内容服务。

在这种思路下出现的《你看起来很好吃》并不是一档单纯教人做饭的节目,它的核心是传递一种生活方式。厨师会教你如何把三明治做成一道高级的法国前菜,用10块钱做出80块钱的逼格,让用户真的可以与内容进行互动,玩起来。“《你看起来很好吃》网络点击量、微博话题评论都非常高,播到第三集的时候,就已经有三家卫视找到我们想网台联动了,这在几年前是不可能的。我们希望把美食做出情绪,也为此深挖很久。”

平等地对待用户

从一个传统媒体人转型成互联网媒体人,李黎最大的感触就是互联网用户反应的真实与迅速,用户们瞬息万变,每一秒都在颠覆,内容提供者也必须要完成从“导演思维”到“用户思维”的转变,必须要真正去了解用户需求是什么,然后按照用户的需求来制定接下来的方向。

李黎最不喜欢别人问自己的就是“这个节目的大概模式是什么”,因为对她来说,没有所谓的“固定模式”,一切都要根据粉丝和用户的喜好去调整,“我们做一季节目,前面跟后面可能变化都很大,我的团队最开始很头疼,你怎么没个准儿,老变。现在他们已经慢慢适应了,主动就会‘七十二变。”

互联网有太多好玩的东西,它将内容赤裸裸地放在观众触手可得的地方,观众不喜欢可以直接弹幕讲出来,也可以直接关掉。为了与用户真正同呼吸,李黎会去一条条看用户的评论,甚至有的时候会关注评论的人,了解他的属性:他是男性、女性?他的喜好是什么?这类人群的关注点在哪里?互联网其实就是“你+我”,是每一个普通人虽然相隔屏幕却沟通无阻的生存空间,李黎认为,互联网媒体人不必继续那种高高在上、正襟危坐的姿态。与用户站在一起,平等的对视,才能真正增加用户黏性。“《你看起来很好吃》有一集,EXO的吴世勋做了一个蜂蜜拌方便面,我本来想用户怎么能接受呢,可是他的粉丝就会说我勋太有才了,做得太好了,这道菜就直接进入了美食排行第一。其实用户评论就是真实的人、真实的想法,特别可爱,你去沿着他的喜好慢慢走的话,他就会帮你解决问题,非常直接地告诉你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专访李黎

垂直领域化才是网综的出路

Q:现在一线卫视综艺发展遭遇了瓶颈,正是网综发展的大好时期,你觉得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网综该何去何从?

A:我认为互联网综艺如果只是盲目追逐电视的那种投入,那只是出路的很小一部分,互联网的内容是用来使用的,如何让这些互联网的内容被使用,而不只是被看,更垂直领域化的内容才是网综的出路。

Q:你怎么解释垂直领域化?

A:你想你在互联网看节目,你肯定是以你主导的需求为出发点的,而不是他推给你什么,你就看什么。对吃有需求的,你会看美食类的节目。对于文化有需求的人,你就会去看《晓说》这种,你有对世界认知的需求,就会去看《侣行》,网综不同于电视台的那种现象级的综艺,它是以你的需求观感为主的,它是越来越垂直的。

Q:你对下一步要进行的项目有一些怎样的构思?

A:《你看起来很好吃》接下来会做第二季,我们还会做一个时尚类的,引领大家潮流的节目,还会做一个旅游类的。我做完《侣行》之后非常感慨,大家经常会问我们,这个地儿怎么去。中国人去国外玩经常就是到所有的景点看一下,欧洲十国七日游,一个国家一天。但我有一次从荷兰的小镇上回来,直接去乌镇,我觉得乌镇比那些国外的知名小镇美多了,艺术与风景结合得特别好。所以既然中国有这么多好地方,还便宜,我忽然间就觉得我应该把节目放在国内,我不想做那知名的景点,可以深挖一些偏远的地带特别美的地方,让一些极限达人去到那儿,告诉大家原来中国有这么美的地方。这个节目里还会略略带有一点文化的东西。我们孩子天天背历史书,还不如带着你从尧舜禹那地儿都走一遍,不用背,你看一眼摸一摸什么都知道了。

Q:这种形式对年轻人来讲真的是挺有吸引力的。

A:是,其实可能你可以看到过我自己做的那些节目,也许跟之前是传统媒体人有关,我还是希望真正向年轻人传递点什么。昨天还是前天,媒体还在跟我说,《晓说》现象才开始爆发,喜马拉雅出现了很多用非常通俗的语言去讲一些历史或者是文化作品的内容,比如说吴晓波的个人频道,都是从《晓说》这种形式衍化出来的,《晓说》让很多自媒体的文化人开始觉得我可以表达我的思想,而且我表达的时候会有那么多人想听。我记得我刚开始想做《晓说》的时候,很多人都反对,他们觉得互联网是吐槽、掐架、秀美女大腿才会吸引人的地方,你做这一文化节目谁会去看,但结果第一集就火了,我觉得其实年轻人和互联网被妖魔化了,其实不是这样的,好东西大家都爱看。

Q:你觉得综艺未来的发展趋势与特点在哪里?

A:我觉得会分两类,一类就是像《奔跑吧,兄弟》这种大型的看着特别开心过瘾的这种,另外一类会越来越垂直领域细分,切口越来越小。不太容易会出现《超级女声》那种万人空巷的节目。现在的受众已经跟从前完全不同,你上传自己的视频,能有一万到两万的粉丝,你就已经是非常有价值的网红。我觉得未来的综艺会越来越垂直且实用,因为我们在获取信息,你现在看新闻会等到电视台播新闻的时候再看吗?完全不会。

Q: 你觉得在未来网综和传统综艺将会形成一种怎样的关系呢?

A:我觉得就是百花齐放的关系,谈不上网综会颠覆传统综艺,其实不论是网络还是电视台都只是一块屏而已,而关于内容本身,几年前网络综艺没火之前,电视台做的综艺全是教化式的,但现在你看到电视台的综艺,也已经开始接地气,不论多大牌的明星,他也是像普通人一样平和地在展现自己。所谓的网综和传统综艺,其实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一群做内容的人做出来的, 但互联网带来了平等与真实,让它慢慢地改变。像《晓说》,有很多人说你就不能给高晓松找个演播室吗,非得在酒吧里面凑合录一下。其实那根本就不是凑合。你想跟好朋友聊天的时候,要是在演播室大靠背椅上说“来,我给你讲一讲”,他肯定会走神;但如果咱俩在酒吧喝着咖啡聊着天,我说点什么信息,咱俩还可以互动,聊错了还跟你道歉,聊烦了抽根烟,其实这就是平等真实。有一期我们在美国,在帆船旁边拍,但是光太刺眼了,逆光又没法拍,所以他戴上墨镜讲了两个小时,其实咱们真正在聊天,你会关注我戴没戴眼镜吗?你只会关心最核心最重要的东西。

猜你喜欢

李黎综艺内容
2017首届综艺峰会:尊重每一个工种
我是这么拿的第二名
2017上半年自制综艺数量与播放量迎来增长
韩国女性综艺人立足难
国产综艺“短命”,得治
人生若只如初见 王韵壹
炫の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