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新生代编剧的生存与成长
2016-06-28董晗
董晗
新媒体影视的爆发性发展和前所未有的IP狂潮给了一些新生代编剧更多的机会,然而更多的的问题却也随之而来,他们的职业状态,仍旧算不上轻松。
进行文字创作,做人类灵魂的造梦师,这样的理想让一批批有志者投入到编剧这个行业。诚然,新媒体影视的爆发性发展和前所未有的IP狂潮给了一些新生代编剧更多的机会,然而更多的问题却也随之而来,他们的的职业状态,仍旧算不上轻松。网大与网络剧“爆炸”所带来的市场环境对新生代编剧的成长限制重重,卖出小说版权,真正享受到IP福利的幸运儿也不过是“万分之一”,而新生代编剧生活经验和文化积累的缺乏,也让他们的做品出现了内容上的困境。为此,笔者专门采访了马文豪、公子泓、唐玥三位新生代写手与编剧,让他们分别谈一谈创作中的甘苦。
网大与网络剧的“爆炸”:机会的背后依旧问题重重
马文豪,90后新生代编剧,编写过若干网络大电影。
对于马文豪这样的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来说,想要成为一名编剧,一开始从不署名的写手做起是编剧圈默认的潜规则。曾经创作了《中国合伙人》《亲爱的》等剧本的张冀认为,即便这样会磨损自己的热情,做枪手依旧是成为编剧的必经过程:“编剧是手艺人,在没有独立写作机会的时候,你要记住做‘枪手是在练手。”在编剧圈内,“枪手”是个“公开的秘密”。很多编剧成名后会成立工作室,搞“团队作战”,一年接很多个稿约,然后分头写,一人写几集,然后由成名编剧来统稿。一些编剧的主要工作就是做“枪手”。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让马文豪没有选择这条道路,“当你的老板是一个著名编剧,他一集电视剧可以拿到十几万,而你只能拿到几千块钱的工资,并且没有署名,这需要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新媒体影视的飞速发展,给马文豪这样的新生代编剧带来了新的机会。以网络大电影为例,2015年仅在爱奇艺上线的网络大电影便有612部,超过当年412部院线上映的影片数量。投资容量也逐渐从去年的30~50万元到今年的100万元左右,甚至有更高的可以达到400~500万元。赶上了这一场网络大电影的热潮,进入到这个行业,可以署名编写剧本,却并没有让马文豪觉得有多么的幸运。“互联网感”成为网络大电影鲜明的选题倾向,并大有形成行业“集体共识”之势,加之网络大电影的上线门槛较低,在低成本、短周期、小团队等因素的制约下,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可想而知。
“网络电影写得太多就容易造成态度上的一个固化。网络电影创作速度特别快,不会去要求你有太高的编剧技巧,很多东西你也不会用心打磨。我最快的时候写一个网络大电影剧本只需要两天,虽然今年网络大电影的质量整体比去年好了很多,但是我觉得它最大的本质仍旧是一个娱乐的商品,其中艺术的成分很有限。”马文豪如是说。
除了网络电影的商品类型对它的内容的限制之外,新生代编剧的本身的话语权也非常有限,在前期写剧本的过程中,投资方与导演各种意见都需要顾及,资方根据自己的想法任意改动剧本,编剧并没有辩驳的余地。这是新生代编剧所面临的一个必然的处境。“有很多编剧,就已经在迎合市场、迎合制片人、迎合导演中丧失了自我,这不是某一个编剧的状况,我觉得这是大部分编剧的状况。”
这样的市场环境对于新生代编剧无异于“温水煮青蛙”。“有时候你会觉得,这个东西我随便写写七天就能拍了,沾沾自喜,内心膨胀,那你就容易在网络电影或者网络剧的泥潭里面拔不出来了。这个剧本我卖出了钱,赚了两三万,但这个剧本能不能给我带来一个持续性的东西,这个东西能否形成一个信任基础,那我下一个剧本还会不会有人买。”
虽然有了作品,但在业内却很难有一个持续性的信任基础,这就导致了他们的收入仍然不稳定。没有机会接触电影与电视剧,编剧技术又止步不前,很难突破,却又不想放弃,不少的新生代编剧卡在了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
IP热潮:“幸运儿”不到万分之一
公子泓,80后新生代网络写手,代表作:职场小说《连环套之千言万语》
2011年,改编自当红网络小说的电视剧《甄嬛传》风靡荧屏,80后网络写手流潋紫不仅是小说的原作者,还肩任了原创剧本的改编。而在与山东影视剧制作中心合作的《琅琊榜》取得了巨大成功后,《琅琊榜》的原著作者海宴又在山影另一部电视剧《他来了,请闭眼》中继续担任编剧。 近年来,小说改编成电视剧的热潮不断,尤其是2015年,网络小说备受影视制作公司青睐,最热门的小说几乎都被搬上电影电视屏幕。小说被改编对于IP原作者来说无疑是一种难得的机遇,不少网络写手借此完成了成为一名新生代编剧的转型。
但其实像流潋紫和海宴这种真正享受到IP福利的幸运儿不过“万分之一”,网络上泥沙俱下,能不能“红”,实力和运气缺一不可。而公子泓(笔名)就是这其中少数能真正把自己的作品换成真金白银的版权收益的作家。由她的作品《连环套之千言万语》改编的网络剧项目已经在进行当中。和大部分网文写手一样,写小说对于她来说只是一种业余状态。她的作品《连环套之千言万语》是一本职场小说,与当下披着职场小说的外衣,其实内核仍旧是家长里短的职场小说不同,曾经在外企工作的经历让她把自己真实的所见所感融入到作品中,这使得她的作品更加有看头。
什么样的IP更容易被娱乐资本青睐呢?对此,公子泓有自己的看法,“一、有极大受众的,但是这种IP其实并不多。从我们市场的角度来说,流量变现是一个金字塔的过程,如果100个人浏览网站,有5个人点击,一个人购买就已经是非常好的情况了。所以我这里说的有极大受众的IP,其实非常少。比如《盗墓笔记》《鬼吹灯》《龙族》等。二、适合改编,类型化的。这种小说即便连载的时候不是那么热,但是因为它的类型化和适合改编,会比较受资本青睐。类型化的东西不容易失败,且类型化的东西有珠玉在前,大概知道受众的口味,不容易出错。比如仙侠题材。三、题材冷门,又贴近现实的。有一些专业剧是写手写不出来的,比如职场剧。其实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大部分作家对职场不熟悉,因为不熟悉,所以涉猎的人就会比较少,一旦出现,资本也会比较喜欢购买。”
其实IP也好,剧本也好,一群有着独特魅力的人物,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才是好IP的核心。在资本的大浪淘沙下,只有真正有实力的人才会幸存,作为写手,除了好好写文章没有什么别的出路。当然,在当今这个网络新媒体的时代,更年轻,更时尚,更有创作空间和张力的作品,更容易得到资本的青睐。创作者首先要解决的是“给谁看”的问题,确定了目标受众,然后研究分析受众的审美,无限贴近这个目标,那么自然更容易获得目标受众的青睐和投资人的赏识。其实所有的“幸运儿”都是“必然人”,要成为佼佼者,就必须得过五关斩六将。
“有好多新生代写手总是活在‘别人家的阴影下,听说人家签了合约,听说人家卖了多少钱,急功近利,但是又认识不到自己的问题。总是觉得别人运气好,而不觉得自己水平差。所以还是要虚心学习,多看多写,多反思自己的不足。”
内容困境:缺乏现实主义的“悬浮”写作
唐玥,80后新生代编剧,代表作:《马拉失婚记》
新生代编剧一些特质在当下的影视市场当中其实非常占据优势。他们是率先跨入信息新时代前沿接触新生事物的群体,思维方式、写作技巧都更加新颖,一些台词甚至生活观都更契合当下年轻观众,他们的各种鲜活“脑洞”也是老编剧们所不具备的。
但这也恰恰是一把双刃剑,举例来说,市场上的一些抗战剧的编剧其实是90后,对于抗战这个题材,他们一没有生活经验,二没有历史文化积累,所以只能靠想象来写,各种脑洞开得越大越好,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一大批抗战剧雷剧的出现。
80后编剧唐玥认为,“悬浮剧”并不单纯是缺乏生活体验的幼稚之作,其中一些作品商业上的成功就证明了这一点。“造梦”本来就是影视艺术最重要的一个功能,但如果一个时代,一批作品的导向都“悬浮”于现实生活之外,那么这绝对不能说是一件好事。如果有了真实生活做根基,那么在写作的时候,就仿佛一棵树木深深扎根于沃土,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养分。《马拉失婚记》这部作品就是根据唐玥个人一段真实的生活经历所创作的,与马拉不孕造成的痴肥不同,唐玥因为怀孕生子没有了工作,1.60cm的身高搭配着80kg的体重。一贯自诩为人生赢家的她,在那段灰暗的日子里感受到了这个世界“深深的恶意”。
于是她开始减肥,健身,重新开始写作,用嬉笑怒骂去记录,去思考。这部小说完成后被编辑推荐给了一位知名的女导演,对方对这部小说赞誉有加,鼓励唐玥改编剧本并且帮她接洽了影视公司,最后谈到了一个对于一片空白的新人来说相当满意的价格。
“一个开着豪车,住着宫殿,开口就可以为女朋友承包鱼塘的男主角,可以是少女心中的迷幻剂,但却不能成为一个时代的主流。这个时代其实需要有扎扎实实去描摹生活,既具备商业号召力,又有一定思想深度的作品。我其实希望年轻编剧以笔为器,也许有比构建一个乌托邦更好的方式来表达和寄托梦想。”
或许,早晚有一天,新生代编剧经过生活的磨砺,将会有更加厚重的文字表达,真正动人的作品中一定有着对生命每一个角落细致入微的照见。今天,这些新生代编剧拿着最微薄的收入却依旧笔耕不辍的日子,在彼时都一定会成为最重要的给养。
“写作最根本的意义,是表达自我,并通过他人的阅读,达到心灵感触的重合。这样的爱恨艰辛,这样的生死歌哭,我写,你读,对于很多爱着文字的人来说,已经足够美好了。”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伊人虽远,也终有得见的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