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2016-06-28傅翔余洵
傅翔+余洵
摘 要 “形势与政治”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形势与政策”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是该课程特点和教学要求所决定的。“形势与政策”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主要由教学思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评方式、教材建设、师资队伍的立体化构成。立体化教学模式还需要建立健全领导保障体制、工作运行机制、教学监管体系、理论与实践工作交融机制平台、教学科研建设经费预算与管理制度来保障实施。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形势与政策 课程 立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全国各高职院校普遍开设了“形势与政策”课程。在党中央以及各级主管部门和各高职院校的共同努力下,“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在课程体系、教材编写、师资队伍、教学方法与效果等方面不断取得进展。但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仍存在问题。结合三年来对该课程的研究与实践,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应该根据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特点和规律,结合国情、省情、校情和学生实际,积极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并建立健全立体化教学模式的保障运行机制。
1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1.1教学思维立体化
教学成功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学思维模式。“形势与政策”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根据教学规律、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特点确立适应立体化教学要求的教学思维模式。首先,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树立“立体化”的教学观,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开展实践、网络教学活动,以验证和巩固理论学习的内容和观点,加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内化和外化过程。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作用绝不能局限于传播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而是要在理论、实验、实践、网络教学活动中充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地分析、自主地选择吸收, 从而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其次,立体化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完成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这要求教师必须形成适应立体化教学要求的双向互动式教学思维模式,即在教学活动中,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和激发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自主地采取多种不同的方法和途径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1.2教学目标立体化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目标立体化是指应确立多样化的教学目标, 不仅要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 而且要有素质方面的目标, 同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还要确定不同的具体教学目标。“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因此,要帮助大学生理解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认识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以及当前国内外形势与国际关系状况;培养大学生系统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形势观和政策观,对实际问题、热点问题、国内外重大事件的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引导学生感知国情民意,形势与政策的认识统一到党和国家的科学判断上和正确决策上,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这三者之间相互联系、有机结合,构成了“形势与政策”课程相对稳定的立体教学目标。
1.3教学内容立体化
“形势与政策”课程在其基本的理论、观点、政策方面是相对稳定的,但同时又具有变化性与发展性,并且还涉及到多学科的内容,例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军事学等。因此,“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立体化有两层含义:一是要全方位整合教学资源,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不仅要精炼,还要突出时效性、动态性和针对性,从整体上优化教学内容,使“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体系形成合理的立体结构;二是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不仅要提高“形势与政治”课程理论教学的质量,而且要积极开展实践和网络教学活动,使教学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空间立体化,使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充分结合,激发学生学习此门课程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4教学方式立体化
一是教学形式的立体化,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形式来说,除了课堂理论教学外,其他有效的教育教学形式有:在其他课程教学中渗透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内容;不定期组织形势与政策专题讲座和宣讲报告;辅导员专题班会中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党团组织和学生理论社团开展形势与政策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和各类比赛活动等等。这些教育活动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下,协调统一,目标一致,共同作用于“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构成课程行之有效的立体化教学形式。二是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立体化,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根据“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规律和特点、教学内容、教学时空、学生人数等灵活运用包括探究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体验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单元授课、小组讨论、网络教学、报告讲座、观看影视资料、社会实践等多形式、多渠道的教学手段,把原本平面的、单向输入的教学方式拓展为立体的、多层面的、多向的、互动的教学方式,尤其是要利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的特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 营造立体化、交互式的教学情境。
1.5考评方式立体化
教学考评是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实施的指挥棒。“形势与政策”课程立体化教学考评模式强调打破追求标准答案的静态考评模式,倡导动态的多层次考评模式,主张采取多样的评价方式和手段。在平时的课程教学中进行动态考核,关注的重点在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思考与探索、实践活动中的体验与表现。同时,指导学生围绕教学内容的热点问题、实际问题等进行调研、撰写论文和调查报告,并列入考核项目。
1.6教材建设立体化
教材建设是影响“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基础性环节。由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动态性、时效性,因此本课程很难编写出相对及时、稳定、系统的教材体系。为此,各高职院校应构建“基础教材+专题教材+辅导资料+网络资料”的立体化教材体系。其中,基础教材可由各省区市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编写,或是各院系立足校情和学情进行编写;专题教材可采纳《时事报告》杂志社出版的《“形势与政策”专题讲稿》作为补充;还可以订购《时事报告》(大学生版)以及相关的影视音像光盘作为学生的课外辅导资料。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应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网站建设,及时将最新的时政要闻、社会热点问题分析等内容放到网络平台上供学生课外阅读。
1.7师资队伍立体化
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形势与政策”课程师资队伍立体化是指教师队伍的多种角色、多样专业、多种知识结构与教育背景,能适应丰富多彩、形势多样的立体化教学的组织和开展。因此,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师资队伍中,在学校范围内除了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外,还包括了学校领导、辅导员以及学校宣传部和学工处等相关职能部门的教师;同时,可聘请地方党政领导、知名企业家、专家学者、社会各条战线的先进人物充实教师队伍。
2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实施的保障
2.1建立健全领导保障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
高职院校应将“形势与政策”课程立体化教学上升为学校层面工作,由校领导任工作组长,形成由校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学工处、校团委、思政课部以及各院系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保证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工作坚强的领导保障。在组长的协调下,宣传部、思政课部负责指导教学内容的宣传、培训和教学方向的把握;教务处、思政课部负责教学安排和教学质量监控;学工处及各院系负责辅导员主题班会的教育教学;团委负责指导社团组织实践教学活动。各部门各司其责,密切配合,形成了运行顺畅、落实得力的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确保课程立体化教学的全面有序进行。
2.2建立健全管理、考核、监督的立体化的教学监管体系
完善的教学监管体系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保障,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础。(1)以制度建设规范“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通过建立健全课程管理规定、教师队伍建设规定、教学督导机制等管理机制,建立完善了师资选拔、教研活动、教学考评等制度,奠定提升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的制度基础,形成了竞争向上的教学机制,实现“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规范化、标准化的目标;(2)建立教学准入制度,在满足“形势与政策”课教师任职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可通过试讲教学、专家考核的方式择优选拔教师组成专业授课团队,并在教学过程中依托监管机制强化考核,对考核不合格教师进行末位淘汰重新竞聘,形成竞争向上的教学机制;(3)建立评训结合的教学激励监督机制。
2.3建立健全理论与实践工作交融机制平台
2.3.1搭建工作交融平台
首先,辅导员通过随堂听课、参与“形势与政策”课教研活动学习优秀的思政课教师教育教学经验,掌握国家最新政策法规和文件精神,并将其运用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中,提高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其次,定期召开“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和辅导员参加的工作会议,通过交流与探讨,互通信息,调整各自的工作计划和内容,杜绝资源的浪费。
2.3.2搭建科研合作平台
利用思政课教师队伍与辅导员队伍各自的优势,组建以思政课教师为主、辅导员为辅的科研团队,围绕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相关问题申报课题,并展开调研获取科研成果,同时以科研成果推动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方式和途径,增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主体的科研实力。
2.3.3搭建实践教学合作平台
组织“形势与政策”课教师与辅导员共同参与的实践教学活动,可以由思政课部根据“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计划和大纲设计实践教学环节,设计时将“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与学生的主题班会、校园文化活动、社会活动、暑期社会实践、实习等结合起来。其中,辅导员负责组织和管理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则负责策划和指导学生,在活动中辅导员和“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都要对学生进行量化考核,重点考查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以及相应的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2.4建立健全课程教学科研建设经费预算与管理制度
各高职院校应将“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专项经费列入预算,并建立健全经费管理制度,用于保障“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科研各项正常经费,教师培训、考察与学术交流,“形势与政策”教育图书资料以及实践教学等方面经费,为“形势与政策”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
参考文献
[1] 蒲清平,赖炳根,高微.构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8).
[2] 曾令辉,于瑮,黄果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0).
[3] 莫碧珍,罗春潮.《形势与政策》“立体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