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山族家谱初探

2016-06-28顾燕

寻根 2016年3期
关键词:家谱族群部落

顾燕

高山族简介

高山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从广义上说,它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台湾南岛语系各族群的统称,即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上汉族及其他中国大陆民族以外的中华民族人口。从狭义上说,它仅指长期居住在台湾地区的少数民族。我们这里讲的高山族,通常指的是后者。在台湾,高山族又统称为“原住民”。

高山族在远古主要来自祖国大陆东南沿海,属于古代“百越”的一支。

早在3万至2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在台湾岛活动的迹象。1968年在台东县长滨乡八仙洞发现的距今3万至1.5万年前的“长滨文化”被认为是台湾最早的古文化。《太平御览》卷780《东夷》中引三国时吴国丹阳太守沈莹所著《临海水土志》曾述及夷州土人的生活习俗,如:“地有铜铁,唯有鹿格(角)为矛以战斗,磨砺青石以作弓矢。”“能作细布,亦作斑文布。”夷州土人即今日的高山族。明代,高山族先民与外来族源融合,逐渐形成了近年民族学意义上的高山族。

1954年3月14日,台湾当局规定:高山族包括泰雅、赛夏、布农、曹族(1998年11月更名为邹族)、鲁凯、排湾、卑南、雅美、阿美9个族群;后相继又有邵族、噶玛兰、太鲁阁、撒奇莱雅、赛德克5族被认定,至2008年末,台湾已确认的原住民族群为14个。这些族群分布在约占台湾全省面积2/3的中央绿地、东台纵谷、东海岸平原及兰屿岛等地,聚居在海拔约500~2000米之间的地区。

据台湾当局有关部门2015年1月统计,2014年年底台湾原住民为54万。

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语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各地区语言差别较大。据统计,至少有14种语言,大致可分为泰雅、赛夏、赛德克、太鲁阁、布农、邹、卡那卡那富等。散居在大陆的高山族通用汉语。

高山族的姓氏来源可分为两种:一是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清政府所赐,计有卫、金、钱、廖、王、潘、黎等七姓。二是民国34年(1945年)抗战胜利后,台湾归还中国时高山族同胞所改,计有安、武、岳、郑、洋、田、杜、汤、白、江、米、月、力等79姓。由于民族间日益交融与同化,现大部分高山族的姓氏已与汉族没有太大的区别。

在社会制度方面,高山族的氏族社会具有母系、父系和贵族宗家等多种社会制度形态。高山族一般以“社”为聚居单位,一社一般有六七十户。各社有氏族处理公共事务的机构,如部落会议、长老会议等,负责处理部落公共事务及各项政策决议。各社首领由全社的群众经由民主推选产生,他们是部落中威望最高、能力最强的人。

高山族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男女一般通过自由恋爱结合,少数族群奉父母之命。阿美、卑南族等母系氏族群落实行“女娶男嫁”的婚姻制度,女方在婚姻关系中占主导地位。其余族群多实行“男娶女嫁”的婚姻制度。

高山族家谱

由于高山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因此其家谱皆为口传。直至17至19世纪间,日本、荷兰、德国及美国等外国人深入一些高山族部落,他们在走访调查时根据当地人口述所记录整理了一些资料。日本统治台湾期间,有日本学者对台湾岛上的原住民各族群居住区域做了全面访查,是至今可见的对高山族族谱记录最多、最完整的谱系书籍。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该书中的很多信息均根据高山族各族群部落之人口述而成,高山族又没有自己的文字,因此很多文字系音译而成,或者用拼音字符拼凑而成。

(一)高山族家谱的基本组成要素

高山族家谱主要包含以下几种信息:

世系图表。世系图表是家谱最主要的核心内容,记录了自口述者起的第一世祖先至最新的一代族人世系及相互间的传承关系。该书中现存的原住民世系大多为各族群、各部落头目或氏族大家长的口述家谱,总计记载了309组各家各族的家谱。

世系表中的人名后面,还会记载一些与该人有关的信息,如性别、婚姻状况、疾病及死亡原因、配偶、有无子嗣等。

族群。标明泰雅、赛夏、布农、邹、鲁凯、排湾、卑南、阿美、雅美九个族群中的哪一族。

社群和族属系统。记录了该族属于哪个种群或社群,哪个社族或系统,如:太鲁阁万大社系统、太鲁阁群西宝社、拔仔社氏族。

谱籍地。谱籍地指该族主要聚居的地方。如:泰雅族眉原社南阿冷社系统居台中州能高郡(后属台中县仁爱乡)、布农族卓社群希希拉布社氏族居台中州新高郡(后属南投县仁爱乡)。

口述者及其性别、年龄。将口述这份家族世系者的名字、性别和年龄记录下来。

通译者。通译者是指对该份家族世系口述进行翻译的人。

采录者及采录时间。采录者是指对该份家族世系进行现场采集录用的人。

部落标高及户数、人口。有一些家谱中记录了该部落居住地的标高以及居住民的户数和人口统计,反映了记录采集时段各族各部落间的居住环境及人口数量。

译注。部分世系图表末尾会有一些附加的说明,有助于读者的理解。

(二)高山族家谱的特点

1.高山族家谱都为口述家谱

大多高山族家谱由部族首领或头目口述,然后由整理者进行记录,后期加工而成。

2.记录的世系通常在5至10代间

因口述人记忆力有限,世系中所记世代不会太多,一般在5至10代左右。其中最长的谱系达64代,采自居于台东市的卑南人射马干社部落家族;最大的家系多达389人,采自居于花莲秀林乡的泰雅人太鲁阁群(此家族后划归太鲁阁人)古白杨社部落家族。最短的系谱,只记录二三代。

3.女性名字被著录在家谱中

与汉族家谱女子不入谱的规定不同的是,高山族家族世系不摒弃妻子和女儿,她们的名字也尽可能会在世系图表中有所反映。特别是那些奉行母系氏族制度的族群中,还以女性作为家族世系的传承者来传续家谱。另外高山族各族群多奉行一夫一妻制,夫妻双方的名字左右并排或上下并列表示。

4.家谱可以反映各族的氏族社会所属

由于高山族诸民族留存着父系、母系氏族,故父系氏族如泰雅、赛夏、布农、邹、鲁凯、雅美等族一般尊男子为始祖,而阿美族则是母系继承,卑南族也有母系继承的倾向。唯独排湾族是长嗣继承,不分男女,只要是长嗣,就可以继承。如果该族属于父系氏族制度的,那么世系传承则大多由男性担任;反之,如果该族属于母系氏族社会,那么世系传承则大多由女性担任。

5.谱系中族人的名字采用连名制

泰雅、赛夏、阿美、卑南等族群实行“亲子连名制”。父系社会的泰雅、赛夏人,儿子的名字后面一般连上父亲的名字,女儿的名字后面则连上母亲的名字;母系社会的阿美、卑南人,子女名字后面均连上母亲的名字;雅美人实行“亲从子名制”,第一个孩子出生后,其父母和祖父母便失去了自己原来的名字,被称为“某某的父亲”“某某的母亲”。

6.从家谱中可以考察高山族各族的族源

高山族因为没有文字,其部族来源世代口耳相传,含有浓重的神话传说成分,这一传说包含了其原始信仰。通过对高山族家谱中族源信息的解读,可归纳出高山族有以下几个族源:

(1)高山发祥地。如:居于苗栗县大泰安乡的泰雅人泽敖列群马那邦社家族,传说从大霸尖山(今新竹县与苗栗县交界处,该山被泰雅人尊为“圣山”)裂开的石头中诞生了三男二女,其中一男便是马那邦社家族的始祖。

(2)平原或海岸发祥地。如:赛夏人传说其始祖源自部落遭洪水入侵后唯一遗存的男人。

(3)神造物发源而来。如:布农人传说他们的始祖源自瓢箪和土釜内出生的一对男女;排湾人传说其始祖源自女神所投两块石头而生,右手投石即为马兰社祖先,左手投石即为卑南社祖先。

(4)从海外岛屿渡海而来。如:阿美族传说祖先们先后自红头屿(兰屿)或火烧岛(绿岛)渡海而来,分别在台湾本岛东海岸秀姑峦溪口附近的大港口或台东方面的海岸猴仔山等地登陆。

(5)源自动植物或神灵,此类来源又可分“虫生”“蛇生”“蛋生”“树生”等说法。如:布农人传说来自“虫生”,称祖先是被蚂蚁、蚊蛆等虫将两个匍匐于地的无骨人形者包围后而生;卑南人传说来自“竹生”,称始祖源自东方海岸的神人,神人将一根竹子插入泥土,从竹子上节诞生了男人,次节诞生了女人。

7.从家谱中可以还原部落的迁徙经过、所遭受的变故等历史事件

高山族家谱中所传诵的世代,可以追溯过去的年代部落家族所发生的历史故事,如部落的迁移,部落曾经遭受的自然灾害,部落间发生的战争,等等。

8.家谱里叙述了族群社名的由来

一些社族名称来历颇为生动有趣,被记录于口传世系中。如:居住于屏东县满州乡的排湾人蚊蟀社家族,该族曾与满洲社人大战于满洲山,因此族人将“满洲”作为该族的乡名。在这次战争中,很多满洲社的战士阵亡,尸体发出臭味,当地语“臭味”意思为“蚊蟀”,社名因此而来。

9.家谱中记录了族人的婚姻和血亲信息

高山族家谱中保留了族人的婚配情况。最常见的是嫁娶信息,即某男娶了某地之女,某女嫁了某地之男;又有离婚、丧偶、续弦、入赘、收养、与异族或异国人通婚、交换婚姻、近亲结婚等信息。高山族在婚姻和血亲观念上比较民主开放,他们客观真实地反映了高山族人的血亲与伦理观,这与汉人家谱将此类信息隐去或不入谱的做法有着截然不同之处。

10.家谱中提供了族人的死亡原因或病理信息

高山族家谱中记录了很多族人的死亡或病理信息,其原因多种多样,有的为夭折,有的为疾病,有的为自杀,有的为意外事件,有的为与他人冲突或因战争而引发的伤亡。

综上所述,高山族家谱处于较为原始的家谱形态,即口述家谱。高山族家谱的内容其实十分丰富,它涉及了家族信息的方方面面,为后人了解和研究高山族家谱提供了一份宝贵信息,也为我们探寻高山族人的生活、变迁、婚配、人口资料等保存了大量的资料与实例。

猜你喜欢

家谱族群部落
从彭阳姚河塬卜骨刻辞看西周早期西北边域族群关系
归来吧!精灵(大结局)
浅析不同层次的认同是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基础
潘光旦嗜治家谱
哼哈部落
哼哈部落
哼哈部落
哼哈部落
岁月沉淀中的老家谱
7 Craziest Extreme Sports七大最疯狂的极限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