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城区与高校共建共享图书馆的思考
——以旅顺西部新城区为例

2016-06-27李瑞金鲍计国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新城区共建共享图书馆

李瑞金,鲍计国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大连 116052)

新城区与高校共建共享图书馆的思考
——以旅顺西部新城区为例

李瑞金,鲍计国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大连 116052)

摘要:文章以旅顺西部新城区为例,针对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人的城市化”与城市的全面发展不相适应的现象,分析了新城区概况、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职能缺失以及新城区对图书馆的需求,并在例证国内城市与高校共建共享图书馆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新城区校地共建共享图书馆的前提、定位、体制,最后就旅顺西部新城区具体情况,对其政府与高校共享共建图书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城区;新市民;图书馆;共建共享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我国城市化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据中国城镇化门户网站城市化网提供的数据,2009-2014年,中国平均以每年2%以上的城市化速度发展。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高校建设规模不断扩展,不少地方的老城区、老校区已经无法适应高校的建设发展,于是很多高校选择在新城区重新建设校园。图书馆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因此,探讨新城区、新的大学园区图书馆建设和利用问题对我国新城区的城市文明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旅顺口(即旅顺)是大连市辖区。旅顺西部由原来零散、稀疏的小渔村发展成为城市功能日益完善、产业集聚成效明显的现代化城区,并有四所高校先后入驻。文章拟以旅顺西部新城区为例,探讨新城区政府与高校共建共享图书馆的问题。

1旅顺西部新城区现状和共建共享图书馆的必要性

1.1旅顺西部新城区概况

旅顺经济开发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是旅顺西部新城区最主要的部分,此外还包括中科院大连旅顺科技创新园、铁山街道周边。新城区面积大约10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5万。近年来,旅顺西部新城区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内外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在30%以上的增长速度。2013年,仅开发区就实现生产总值107亿元,财政收入21.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2亿美元,外贸出口9.2亿美元。除了工业高速发展外,新城区的金融业、服务业也取得长足的进步,中国银行等五家大型银行和投资公司先后在顺乐街建立支行和网点,2012年两座大型商场分别在新城区的南北中心位置开业运营,总投资6700万元,占地23400平方米中心医院即将建成。[1]城市化是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改变,虽然整个旅顺西部新城区经济态势良好,但是文化建设未能同步发展,作为“信息、知识、文化基础设施”的图书馆与其他地方的新城区类似,没有得到相应的建设与发展。

1.2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职能缺失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受封闭式管理思想的束缚,只为本校师生的教学、科研、学习服务,几乎没有履行其社会服务职能。我国仍没有一部全国性的《图书馆法》来规定各类图书馆的权利和义务,也没有相关的法规可直接遵照执行。虽然《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提出“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但这只是行业规定,一个鼓励性政策,从严格意义上讲不具有法律效力,不能成为高校必须履行的义务。[2]大连市2014年召开高校图书馆馆长会议,会上各高校图书馆一致同意对社会开放,但是并没有拿出指导意见、实施步骤、监督管理办法,大连市的《新商报》、搜狐大连等媒体对大连市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服务情况仅做过一次简单的报道,再无后续报道,力度明显不够。实地调研发现,旅顺开发区仅有少数市民知道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规定,除了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对解放军某部官兵部分开放外,旅顺开发区的图书馆尚无市民入馆或借阅的记录。

1.3新城区城市化需要图书馆

从城市地理学的角度讲,城市化有两层意思:首先是物化了的城市化,即物化了的形态上的城市化,是很容易直接看到的,反映在人口的集中空间形态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等方面; 其次是无形的城市化,不容易直接看见,反映在精神意识生活方式上的城市化。相比之下,无形的城市化需要更长期的熏陶与培养。只有当新市民群体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方面完全适应城市文化,才实现从城市边缘人真正转换为城市市民。[3]

旅顺西部新城区的新市民,相当一部分是原来的当地农民,还有一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他们通过自己的打拼在旅顺新城区安家落户。这些新市民群体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城市化的过程中,需要有图书馆这样的文明场所去熏陶,去感化,去教化。另一个层面上,中国北车集团、大连重工起重集团、中科院大连旅顺科技创新园、大连理工大学、大连交通大学等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科研院所在旅顺西部建立了生产基地、科技园、校园,它们带来了一大批高科技人才、管理人才、“老市民”入住旅顺西部新城,而这些人才和图书馆有着天然的联系,在身边无图书馆可去的情况下势必影响到这些社会精英的生活和工作。图书馆不仅为市民素质的提升与改变提供读物与空间,而且作为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图书馆也为相同阶层以及不同阶层的读者提供了一个日常交流和文化休闲的场所。新城区的人们需要这样一个文明场所开展文化娱乐,交流思想,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文化关系。

2新城区政府与高校共建共享图书馆的可行性

驻马店市图书馆(暨黄淮学院图书馆),由驻马店市政府、黄淮学院共同投资近 1 亿元资金建造,自2009年9月投入使用以来,图书馆根据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信息的需求,整合业务流程,逐步增设多样化服务,重点增加对儿童、老人、外来务工人员等特殊人群的对象化服务,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宁波市数字图书馆是由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宁波市图书馆、宁波市科技信息研究院及广大企业等共同参与的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平台,2010年建成。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建设和管理坚持“整体规划、分工合作、共建共享、服务社会”,各成员馆坚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形成特色”,积极扩展服务范围,主动向宁波市企业、产业和社会各界延伸;2009年洛阳市政府与河南科技大学共建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暨洛阳市科技图书馆,2013年正式开馆。该图书馆占地面积105亩,双方总投资约3.5亿元。这样一个超大型图书馆对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高市民文化素质发挥着重大作用。

上述三个城市与高校共建共享图书馆的运营模式、合作方式等各不相同,但它们都在证明:在网络阅读日趋普及、实体图书馆读者入馆率不高的今天,城市与高校共建共享图书馆,能够节省城市空间、节约开支、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利用和服务效益的最大化。旅顺西部新城区需要通过建设图书馆提升城市品位,但是域内面积较小、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单独建设公共图书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另外,新城区的高校图书馆存在资金投入高、馆藏资源利用低的现象。因此,旅顺西部新城区与高校共建共享图书馆切实可行。

3新城区政府与高校共建共享图书馆的前提、定位、体制

3.1前提:地方政府领导和高校领导对图书馆的重视

我国城市与高校共建共享图书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甚至出现合而又分的情况。其根本原因不是技术方面的问题,而是观念问题。由于没有《图书馆法》,共建图书馆缺乏制度、法律上的支持和依据,图书馆的建设、共建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政府领导和高校领导对图书馆的理解和重视程度。合作的成败就取决于市委领导和学校领导是否有“共建”意识、平等对话意识、顾全大局意识。洛阳市政府与河南科技大学共建图书馆等更多实践证明,政府部门重视的项目通常进展较为顺利。所以地方政府领导和高校领导对图书馆的重视是新城区政府与高校共建共享图书馆的前提。

3.2定位:图书馆的学术性和文化性并举

所谓共建共享图书馆,是指地方政府与高校共同协商,按照一定的比例出资,合作共同建设和使用图书馆的形式,以达到资源共享,促进高校教育科研的全面发展和促进城市文明全面发展的目标。这种新型图书馆是地方政府和高等院校长期、紧密地合作,共同投资享用,受协议或合同制约的图书馆联合体。[4]这就决定了所共建的图书馆仍然是社会公益性机构,更突出的特点是定位:即兼有高等院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两重性,应做到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文化休闲职能并列,学术性和文化性并举,为高校师生和城市居民提供教学、科研、学习、社会教育和文化休闲服务。

3.3体制:实行全员聘用制

资金是共建共享得以运转的基础。共建图书馆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地方财政和高校,而学校有的是市属,有的是省属或其他性质,因此,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力保障机制,确保财政投入的及时到位。为了处理好政府与高校的关系,须成立一个负责顶层设计、组织协调与监管的“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它由地方政府和高校领导牵头,包括地方财政、文化、企业等部门领导和相关专家组成。[5]组织人事方采取上至馆长、下至馆员的全员聘用制,面向包括高校在内的全社会公开招聘,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平等竞争环境。

4旅顺西部新城区政府与高校共建共享图书馆构想

各地新城区的发展水平、高校的分布建设情况都会有较大的差异,这就决定了新城区地方与高校共建共享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目前整个旅顺西部新城区人口情况和图书馆情况如表1。

表1 旅顺西部新城区图书馆情况

就旅顺西部新城区的总人口和城区面积而言,三个高校图书馆完全可以满足全体市民的借阅需求。但是由于三个高校图书馆呈非均衡状分布,大多数市民距离图书馆相对较远,借阅不便。而处于旅顺西部新城区相对中心位置的大连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还没有建立真正意义的图书馆。所以旅顺西部新城区只需要在大连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再建一座图书馆,更多的问题在于如何实现共享。鉴于这种情况,试做以下设想:

(1)旅顺口区西部新城区管委会和大连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根据拟建图书馆的构成、服务情况按照一定的比例共同出资建造旅顺西部新城区中心图书馆暨大连航运职业学院图书馆。

(2)成立一个由旅顺口区负责文化教育的副区长牵头,包括大连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校领导、其他三所高校领导、旅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领导、居委会负责人、区内大企业领导在内的“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制定图书馆发展规划及相关制度,采取全员聘用制,面向社会招聘图书馆员工。馆长履行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的决议,并对其负责。

(3)图书馆工作委员会把旅顺西部新城区四所图书馆联合起来,组成图书馆联盟,中心图书馆每年给分馆配送一定量的图书,四所图书馆同时挂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两种牌匾(如图1所示)。新城区所有图书馆均免费向市民开放,寒暑假高校图书馆关闭,中心图书馆全年开放。四所图书馆实行一卡通,结束新城区图书馆割据的局面,从而实现借阅自由度的最大化。

图1 旅顺西部新城区图书馆联盟简图

(4)做好两项重要的服务。旅顺新城区图书馆除了做好图书馆的一般服务之外,考虑到新城区的具体情况,图书馆应重点加强两项服务:

①举行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旅顺西部新城区的市民主要有三部分:当地农民、外来新市民、白领,前两者面临的问题是农民市民化问题;而整体上,无论是同一阶层之间还是不同阶层之间,新城区市民之间的交流匮乏,对新城区的归宿感不强,换言之,市民间没有凝聚力,城市软实力需要提高[6]。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教育的职能是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通过举行文化活动能够提升市民素质、,增强市民间的交流,增进社会和谐,促进城市文明。旅顺是中国半部近代史。新城区图书馆可以邀请从事旅顺历史研究的专家为市民做关于旅顺历史的讲座,增加市民对旅顺的认知度;邀请高校的教师为市民做关于养老、育儿等方面的知识讲座;还可以举办如沙龙、话剧、书画展等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②开展联合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旅顺西部新城区的发展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持,而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对两个文明建设的作用更为直接。旅顺西部新城区既有船舶制造、轨道交通、重大装备制造和港航物流等主导产业,也有清洁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海洋资源等高新技术产业。从事这些产业的读者往往需要高水平的参考咨询服务。四大图书馆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开展联合参考咨询服务,高校根据自身的专业特色设定咨询服务方向,比如大连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组成船舶制造、航运方面的咨询团队;大连交通大学教师组建轨道交通、港航物流方面的咨询团队;经济管理类咨询团队由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教师组成,等等,形成有一定实力的参考咨询联盟,为旅顺新城区企事业单位以及市民提供高质量的参考咨询服务。[7]

参考文献:

[1] 大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网站.http://www.dalian-jw.gov.cn.

[2] 王亚平.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调查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4(11):65-68,72.

[3] 杜佳慧,何琳.高校图书馆服务城市社区、积累社会资本模式研究[J].图书馆,2014(5):17-19.

[4] 耿有三.共建图书馆高校与城市共享模式研究[J].现代情报,2007(6):146-148.

[5] 侯勇.安徽省文化共享工程培训的回顾与思考[J].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5,33(5):88-91.

[6] 张纪影.城市文化建设过程中图书馆主体服务功能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4,32(5):19-23.

[7] 鲍计国.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联合参考咨询服务研究——以辽宁省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5(7):1-3.

(责任编辑:傅正)

On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Library of Urban New District and University ——A Case of Western New District in Lüshun

LI Rui-jin, BAO Ji-guo

(Liaoning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Dalian116052, China)

Abstract:Taking the western new district of Lüshun as an example,and aiming at the concept that human urbanization is not suitable for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overview of the new city, the lack of social service fun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and the demand of new district for library. Based on illustrating the feasibility of co-construction library of government and universit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premise, positioning and system. 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library of government and university on the basis of western new district in lüshun.

Key words:new city; new citizen; library;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作者简介:李瑞金, 男,馆员。

收稿日期:2015-10-27

中图分类号:G2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25(2016)03-0088-03

猜你喜欢

新城区共建共享图书馆
基于层次聚类法的潍坊市新城区公共绿地建设
干部成长“链链相扣”——西安市新城区推行干部选拔管理“四部走”
1.新编《空城计》……丞相,蜀军都搬到新城区了!
“身入一线,心在民中”——西安市新城区主题教育推行“一人一重点”
图书馆
Interlib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的应用初探
筑巢引凤共建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赢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现状思考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