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淡青花人物瓷画的艺术创作与思考

2016-06-27方昭君德耘堂瓷轩景德镇市333000

陶瓷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人物青花绘画

方昭君(德耘堂瓷轩 景德镇市 333000)



浅淡青花人物瓷画的艺术创作与思考

方昭君
(德耘堂瓷轩 景德镇市 333000)

[摘要]

[关键词]青花 人物 绘画 艺术

南宋吉州窑制瓷工匠以褐铁矿石制成颜料,率先在江西境内烧造釉下彩绘瓷器,元初期,吉州窑衰。嗣后,浮梁瓷局开始大量烧造具有华时代意义的青花瓷器,使长期垄断陶瓷装饰的刻印装饰退居次要地位,青花这种釉下彩绘装饰遂成为景德镇瓷器的装饰的主流。青花瓷器是一种以含氧化钴的矿物为彩料,经高温还原焰烧成的釉下彩绘瓷器,是我国传统名瓷之一,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成就,尤以其胎、釉精细,青花艳丽、造型多样,纹饰优美而久负盛名,在清康熙时期就已达到了历史的高峰,被称为青花瓷器的黄金时代。

青花使用分水技法描绘所形成的深浅、浓淡,层次变化的多样性,更使青花瓷具备较强的装饰效果和艺术感染力,颇具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神韵。与水墨画相比较,青花瓷艺术设计的特征之一也是单色绘画,具有与中国画相似的笔致趣味。由于它是用毛笔把图像直接抒画在瓷器上,烧成后在洁白光润的瓷面上透出青色的画面艺术形象,而且青白相映,幽靓苍翠,同样十分富有国画艺术魅力。如果说以墨代色是中国水墨画高雅凝重、超凡脱俗的艺术表现形式形成一个黑白体系。那当然以青蓝色为主形成的另一种蓝白体系的中国青花瓷艺术设计,则有着与中国水墨画异曲同工的特殊效果。康熙青花独到之处在于汾水技法的成熟与提高,充分描绘景物的阴阳向背,疏落茂密,使画面产生层次丰富、明净清朗的效果,具有较强调的节奏感和立体感,而其时画与染的分工,则表明江西陶瓷商品生产的发达和青花彩绘的成熟。青花人物创作也应如此。

中国传统绘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东方精神,它的精髓所在,不只是勾线、笔墨、技巧等形式、技法,而有别于西方艺术的独特艺术语言,无论是人物画、还是山水、花鸟画,在描绘其形体时,更倾向于神韵气势和情趣意境的表现,除笔墨功力十分讲究外,则视传神趣和个性化突出为上品。因此我们对于“摹”绝不能简单的“摹写”,而是应该是注情住物,从表面看本质,从静态中发掘动势,意象表现时,既非具象写实,亦非抽象无形,而应是坐在主体意识的参与,使景物情绪化,一笔一画中显露出画家的强烈个性,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

我国古代美学十分重视艺术创作中审美意象的营造,情景结合是艺术意境的精髓。中国人物画十分讲究“以形写神,形神兼备”。青花人物瓷画创作正是通过画外之情、象外之意的特意性内涵以细腻优雅的技法表现和长于抒情,只有这样的创作的作品,才能达到栩栩如生的效果和艺术境界。所以古人画人物就叫“传神写照”。人物的精神虽集中于面貌表情上,但要达到完全描绘写出神气毕现,单从面部去着手还是不够的,因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是与其思想活动及整个形体运动分不开的,所以我们在作画时要注意与面部活动相联系的身体各个部位,如在衣纹的起伏变化中,若我们忽视了它的造型中的重要地位,不恰当的取舍,就会感觉形象的不足,精神也不充实与连贯。

人物画是以描绘和塑造人物形象为主体的一种绘画。它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形象、动态及相互关系的描绘来反映人的现实生活。人物画的种类很多,其中有群像、肖像、历史人物题材、现实人物题材、儿童婴戏等等,按画法区分,又有工笔、写意、水墨、色彩、白描人物之别。人物创作不但要求把人物描绘得符合人的形体结构特征,比例正确,而且还要充分的表现人物的性格、思想、情感和精神风貌。人物画重点描绘的是人物的面部表情,同时还要处理好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特定环境之间的相互照应的关系,以求人物神情动态与画面布局的协调统一。可以说,追求人的“气韵”和“传神”的美学趣味和标准,正是青花人物瓷画创作所要的目的。

青花人物瓷画创作要做到传神,首先要对人物是形神、状态有一定的了解。各种人物的形神状态不光是一个个血肉组成的实体,而且有着各种各样的复杂多变的思想活动,所以神情变化是极其丰富和微妙的。我们在日常实际创作描绘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理解构成人物形神状态的本质特征,而且这种本质特征又最明显地表现在人物面貌上。

在青花人物瓷画的创作中,艺术上所强调的是个人思想与情感的结合,将激情和主观感受作为艺术创作和表现的推动力。构图是视觉要素,是作品表面形式,是物质的,而情感则是心理要素,是作品思想深度的表达是精神性,也就是说是意识的。内容再好的作品,如果没有好的画面构图形式来展示,那么只是败笔之作。而好的作品更应是一种内在精神的慰藉和情感的寄托。是一种生活的理解和象征,是能够与欣赏者产生共鸣的共振器。因此,创作一幅好的青花人物画,除了必备的线、描基本功外,借鉴中国画“传”、“摩”表现,也是青花人物瓷画创作的有效途径之一。“传”是中国画的源和流的生命力,国画大师黄宾虹认为学画应该“师承授受、学友所本”,他甚至认为“画不师古,未有能成家者”。

就文化艺术的继承性来说,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前人经验和铺垫的道路。如果中国画丢掉“传”这个中国几千年以来的文化遗产,那就等于丢掉“根”,那么,人人若要学画画,势必只有从零开始,世代都在前人已走过的老路上挣扎,不能前行。故只有传承才有广大,青花人物瓷画创作亦然。“摹”是国画学习和实践中的研究和探索。观摩、临摹、揣摩、切磋均是在继承传统的深入学习和创作和发展。传统方面的探索“摩”,也不可笼统地理解为“临摹”或“互相抄袭”不是单纯仿古、拟古前人的范本不应该成为局限后人的樊篱,只有抱着探讨和研究的态度来对待传统中国画,才能真正深入地学的进去,捂得出来,才能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而且真正做到传统基础上创作,又在创新意义下形成新的传统。

在陶瓷载体上真正要准确地描绘一个人物,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产生问题的因素也会不少。但艺术作品之所以甚称为艺术,就是因为它要比生活更美,更能唤起人们的美感和对生活的热爱。一幅精致的青花人物瓷画,虽不能担负起一幅主题创作作品具有的内容和要求,但总要画给人们一点什么启示和感受。青花人物瓷画创作,钩画线条很重要,特别是要画好有重要意义的关键线条,再用不同的浓淡色渲染丰富。但不管是线条还是点面皱擦都要见笔,笔法不要絮乱或互相干扰,这样用笔苍劲豪放,有利于表现人物的形神状态。要记住笔墨的美感是多样的,笔墨浓厚刚健是一种美,笔墨柔和与清淡同样也是一种美。这主要看笔墨技巧是否恰到好处的表现了人物。

诗是艺术,艺术是诗,诗是人的意识形态中无形的艺术,艺术是诗意的延伸,是有形艺术,故没有诗,就没有艺术。青花瓷上的人物画对人物及背景和环境的刻画多有诗意的注入,使得作品在揭示人物心灵底蕴的同时,其形象也会得到鲜活律动,疏散空灵,并达到“以气韵求其画”的艺术效果。真情实意的投入而造就的意境和情趣,是艺术作品感动人的魅力所在。如若缺少真诚的流露,一切漂亮的色彩、线条、形式都是矫情的表面纹样,而无法引起观者共赏。

The artistic creation and thoughts on blue and white figure painting

在陶瓷载体上真正要准确地描绘一个人物,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产生问题的因素也会不少。但艺术作品之所以甚称为艺术,就是因为它要比生活更美,更能唤起人们的美感和对生活的热爱。青花瓷上的人物画对人物及背景和环境的刻画多有诗意的注入,使得作品在揭示人物心灵底蕴的同时,其形象也会得到鲜活律动,疏散空灵,并达到“以气韵求其画”的艺术效果。

猜你喜欢

人物青花绘画
寻迹青花,邂逅古瓷窑
一朵青花,绽放在时光中
青花
水墨青花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