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水宜人 琴声悠然
——江琴陶瓷作品赏析

2016-06-27陈和杰

陶瓷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瓷画雕刻陶瓷

文/陈和杰



江水宜人 琴声悠然
——江琴陶瓷作品赏析

文/陈和杰

那是一个“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的冬日,我在江西省陶瓷研究所邂逅了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江琴。那日正逢她参加完首届三亚文博会回景,忙着整理参展作品,我也因此有缘欣赏江琴近期佳作,于是,煮水沏茶,品画读瓷,在这冬日,也算惬意温暖。

江 琴将其展览的作品一件件打开,一边左右翻看,一边说着创作时的状态,“创作时题材与器型的契合,是我非常关注的,就如这件作品《荷》,荷花饱满,荷叶摇曳,加之现代感的器型,才能赋予作品新的立意”;“而这件作品我花了近一月的时间打稿、调整、雕刻……”每件作品她都如数家珍地跟我讲述她创作时的心得,江琴本人给我很深的印象,穿着一身棉麻衣服,简约随性,说话不紧不慢,从容淡定。她的瓷画作品也给了我很深的印象,说明她的瓷画中潜藏着感动我的东西,这种东西很难予以言表。后来,我又陆续看了其他几件作品,从最初的印象逐渐沉淀为一种感受,即:女性艺术家在瓷画创作中有着不可忽略的细腻含蓄之美,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一脉相承的美学精神。

说到艺术,原是相通的,只是手段不同,绘画是用线条和色彩,而文学是用一个一个的方块儿汉字。但两者之间精神是相通的。所以,看到江琴的瓷画就让我联想到宋代的诗词,温婉隽永,含蓄唯美,像诉说着某种情愫,却还有内心的期许。江琴擅影青雕刻,这种雕刻技法早在北宋期间就为古人运用,景德镇湖田窑就出现这类以刀代笔的装饰手法,刻划出花卉瑞草的纹样。其工艺是在未烧制的瓷坯上用铁或者竹制工具刻划出装饰纹样,然后再罩上透明釉,最后入窑烧制。由于这种特别的装饰手法是用工具直接在坯体上刻划,因而纹样与器皿还有釉料结合紧密,具有强烈的体积感和立体感,加之刻划力道不同,在影青釉色下若有若无的深浅渐变更是耐人寻味。江琴作品中所运用到的影青雕刻就如同宋代诗词的韵味。

池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宋 欧阳修《临江仙》

傍晚,池中泛起一圈圈涟漪,是滴落的小雨,打在荷叶上,小楼西角还有晚霞的余晖,阴雨连绵,只待明月升起。寥寥几句,意境深远,是傍晚雨后的小院,是雨打的荷花荷叶,生动含蓄。江琴瓷画中也带有这种意象,影青刻划本就让瓷器表面罩上一层氤氲温婉,釉上加彩更使落花有意,流水有情。品她的瓷画,幽幽气韵,悦目赏心,充满了女性特有对生活的细腻感触,一花一草一木都能触动她对艺术的灵感。

这种女性特有的对美的向往,在江琴小时就初见端倪,她从小就对书画非常感兴趣,但家中并没有人从事艺术这行,所以刚开始也并没得到家人的支持。但当她看到邻居家的女孩在画一幅仕女图时,觉得非常好看,也试着临摹一番,居然有模有样,从此彻底点燃了江琴对艺术的热情。此后,无论是书本里的插画,还是日历上的配图,只要她喜欢的都会兴致勃勃的临摹。虽然得不到家人的支持,但他为了自己的梦想,坚持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18岁的江琴带着自己追寻艺术的梦想考入了江西省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在学习期间她也深受许多老师的指导,如陆如、邱含、陈敏等陶瓷艺术名家。1995年以后,拜师于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陈敏先生门下,潜心学习更全面的陶瓷创作技法。

在众多作品中,我对一件名为《蝶恋花》的瓷瓶印象最深。

这是一件以花卉为主题的综合装饰作品,造型饱满,瓷瓶下半部以刀代笔,浅浮雕雕刻出层层树叶,并施以青釉,近看树叶层次分明可见,远看却只有一片淡淡青绿,如玉般温润。

瓷瓶上半部散落雕刻绣球花瓣,虚实有致,花卉用釉上墨绿彩出深浅关系,色彩不多,淡雅别致,所有的焦点都聚焦在那只翩翩蝴蝶身上。用手弗花只影落,彩线镌蝶且留香,女性视角下的蝶恋花确实能打动观者,所有的虚化,所有的淡然,都只为蝴蝶的精彩。

“她是只飞翔的小鸟,在夜里抓住光芒。多么疲倦的女人,展开她永不折断的翅膀,自由飞翔。”这段是电影《笔姬别恋》这部电影的开场白,引出了墨西哥著名女画家弗里达.卡罗传奇的一生。女性艺术家的作品相比男性艺术家的作品而言,包涵更多的可能不是大气磅礴的画面,也许也不是灿烂无比的色彩构成,但是她们的作品更加敏感,更加细腻,包涵更多的人生经验,她们的艺术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江琴就是这样一位女性陶瓷艺术家,她始终坚信艺术来源于生活,把日常生活中的感悟、甜蜜等都融入自己的创作当中,使之与观者产生共鸣。江琴每次创作新的作品都会遵循当时的感情进行设计,然后创作,并不断揣摩,发现不足之处,下一件作品再做到尽善尽美,她就是这样不断往复的享受这创作的过程。

猜你喜欢

瓷画雕刻陶瓷
当代瓷画作品选登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On art
雕刻树叶
蒋晓贝瓷画艺术作品
陶瓷艺术作品
瓷画猫系列作品
雕刻时光
王清丽瓷画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