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化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防控体会

2016-06-27郭振华乔松林

中国猪业 2016年5期
关键词:变异性

郭振华 乔松林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免疫学重点实验室,河南郑州450002)

规模化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防控体会

郭振华乔松林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免疫学重点实验室,河南郑州450002)

摘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困扰中国养猪业的重要疫病,从1996年首次报道以来,在我国已流行20余年。本病的病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具有高度的变异性,现有的商品疫苗在防控效果上并不十分理想。本文主要探讨实际生产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发病案例和防控效果,旨在为本病的防控提供借鉴。

关键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变异性;发病案例;防控效果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整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感染引起的以母猪繁殖障碍、商品猪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热性、高度传染性疫病。因患猪耳部和皮肤发绀,有时也称“蓝耳病”。美国在1987年首次报道了本病的发生,随后欧洲和美国在1991年1992年分别分离到了本病的病原——PRRSV[1]。我国则在1996年,由郭宝清等首次分离到了PRRSV,命名为CH-1株[2]。2006年,一种不知名的动物疫病在我国南方猪群中首先暴发并迅速在全国范围内蔓延开来,当时称为“猪无名高热病”,发病猪表现为很高的死亡率。2007年,田克恭等确定了该病由PRRSV的变异毒株引起,也称为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ighly Pathogenic PRRSV,HP-PRRSV)。随后的流行病学监控显示,在全国范围内,变异毒株逐渐成为优势毒株,在田间广泛流行变异[3-5]。

PRRS是目前困扰世界养猪业的重要疫病,在中国表现尤为突出。据估计,本病每年给美国的养猪业造成6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每头商品猪约合6.25~15.25美元[6,7],如果以这一数据为参考,那么对中国养猪业的影响接近100亿美元。目前对本病的成功控制依然是制约我国养猪业健康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由于PRRSV的高变异性,使得现有的商品化疫苗在实际生产中的防控效果并不十分令人满意。本文总结了实际生产中所接触到的蓝耳病病例及其防控情况,希望可以为本病在规模化猪场的防控提供合适的参考。

1 代表性规模化猪场PRRS的发病情况

每年的秋冬季是蓝耳病病毒活跃的时节,特别是北方地区的一些养猪场,受气温骤变、猪舍通风模式的影响,很容易因为外部的应激因素,导致猪群发生蓝耳病。这里我们主要描述2014年10月以来,一些代表性的规模化猪场(母猪存栏均在200头以上)蓝耳病的的发病情况(表1)。其中D场、E场和F场商品猪未免疫蓝耳病疫苗,保育阶段的猪群发生了不同蓝耳病毒株的感染。值得关注的是那些免疫蓝耳病疫苗的猪群所呈现的发病状况,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论免疫哪一种疫苗毒株(VR2332/CH-1R/TJM-F92),都无法给该场猪群提供有效的保护,原因之一是蓝耳病毒株的高变异性,且不同的变异毒株之间,交叉保护效果有限。如A场免疫的是经典毒株(VR2332),发病猪群感染的却是变异毒株;C场免疫的是变异毒株(TJM-F92),但猪群同样会感染经典毒株;B场免疫的虽是经典毒株(CH-1R),但该场的商品猪同样也发生了经典毒株的感染;G场母猪群免疫的是变异毒株(TJM-F92),但母猪群也发生了变异毒株的感染。在进一步的跟踪中我们也发现,即使商品猪免疫两次蓝耳疫苗,也无助于发病猪场的疫病控制。需要注意的是H场,它们同时使用了两种不同的疫苗毒株,母猪免疫VR2332,商品猪免疫TJM-F92,在流产的胎儿中可以同时检测到了经典毒株和变异毒株。使用爱德士(IDEXX)的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血清学检测显示,保育发病猪群平均S/P值大于2.0,商品猪发病猪群S/P值在2.3以上,妊娠流产母猪的平均S/P值在3.0以上,个别可以达到4.0以上。这也为我们通过检测抗体水平来评估蓝耳病在猪群中的活跃状态提供了参考。

2 疫苗免疫对规模化猪场商品猪损失率的影响

PRRSV病毒在田间广泛流行的同时,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异,目前所使用的蓝耳病弱毒疫苗也并不十分理想,一定程度上,这样的免疫压力反而促进了病毒的变异及流行毒株和疫苗毒株的重组,也不能避免现有疫苗毒株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毒力返强。我们随机选择了14个养猪规模、养殖模式、养殖水平较为接近的养猪场,它们的母猪群均免疫蓝耳病疫苗(VR2332/TJM-F92),商品猪群有7家免疫(VR2332/TJM-F92/CH-1R),7家未进行免疫,分别统计了连续12个月中,商品猪不同阶段的损失率(表2),希望可以为我们在疫苗使用上提供参考。总体来看,疫苗免疫与未免疫场商品猪在各阶段的损失率并没有明显差别,保育阶段未免疫场平均损失率3.43%,要低于免疫场5.96%的损失率,但进一步的统计学分析(t test)显示,>0.05,差异不显著。提示现有蓝耳病疫苗的免疫与否并不与猪场的生产成绩正相关,也不是控制损失率的关键因素,良好的生产管理和养殖模式在蓝耳病的防控中发挥着更为关键的作用。

3 PRRSV的感染对猪瘟抗体产生的干扰

PRRSV的感染对动物机体的免疫应答具有很强的免疫抑制作用,这样会产生两方面的负面影响,一是PRRSV感染的猪群,除了PRRSV本身对猪体健康的影响外,很容易继发细菌性感染,如副猪嗜血杆菌、巴氏杆菌等。另一方面PRRSV的感染会干扰其他疫苗的免疫效果,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对猪瘟疫苗免疫的影响[8]。图1展示了某规模化养殖场因蓝耳病感染严重导致的猪瘟免疫失败的案例,该场商品猪未免疫蓝耳病疫苗,分别在断奶时和保育中后期免疫两次猪瘟高效传代细胞苗,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保育猪在40日龄以后,逐步发病,发烧、采食量下降,腹式呼吸明显,损失率偏高,整个过程持续2~3周,后经病原学诊断为蓝耳病感染,对猪群猪瘟抗体水平的监测显示,猪瘟抗体在整个保育和育肥阶段阳性率仅有20%~40%,免疫失败。因此,对蓝耳病的控制也影响着我们对猪瘟病毒的净化控制。

表1 代表性猪场PRRS发病、诊断及疫苗免疫情况

表2 PRRSV疫苗未免疫场和免疫场商品猪各阶段损失率比较 (%%)

图1 猪瘟和蓝耳病抗体变化规律

4 规模化猪场PRRS的综合防控

4.1科学选择、正确使用蓝耳病疫苗

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防控中,虽然现有的商品化疫苗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对该病的防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来看,疫苗免疫并不是必需或者首选的,免疫效果也不能令人满意。目前市场上存在6种疫苗毒株,30余家生产企业,经典毒株为代表的有CH-1R、R98、VR2332,变异毒株为代表的有JX-A1R、HN-F112、TJM-F92;此外,还有灭活疫苗(CH-1a、JX-A1)和弱毒疫苗。除了免疫效果外,还有一些风险因素需要考虑,如免疫压力下对病毒变异的影响、弱毒疫苗潜在的毒力返强风险、疫苗毒株与田间流行毒株发生重组的风险[9]等。因此在疫苗的使用和选择上应慎重,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避免频繁的更换疫苗毒株;避免在一个场同时使用两种以上不同的毒株。有条件的养殖企业建议通过基因测序定期检测本场内PRRSV毒株的分布流行情况。

4.2自家组织苗在蓝耳病控制中的作用

尽管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在学术界存在一定的争议,但笔者在实践中也发现,利用本场猪只病料制备的灭活组织苗,在该疫病的控制中发挥着很好的效果,如表1中的A场和G场,都是在免疫灭活组织苗后,取得了很好的防控效果。原因可能是目前猪场的感染多为混合感染,在自家苗的制备过程中,不仅含有蓝耳病的抗原,其他如圆环病毒、细菌性抗原成分也都存在,因此自家苗的免疫其实是一种综合性的免疫策略,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比较理想。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该场的实际情况,将组织灭活苗的使用考虑进入防控方案的制定中。

4.3重视生产工艺和猪舍的环境控制

以前认为养猪的门槛低,养猪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有效途径,在厂址的选择、猪舍的建造、猪舍环境控制方面缺乏科学认识、不愿意投入太多资金,这也是今天中国养猪业疫病难于控制的一个重要因素。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如两点式的生产布局对于猪场疫病的防控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蓝耳病、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病的控制中,两点式的生产工艺可以做到事半功倍;再者在猪舍环境控制上,主要是在通风模式的设计上,中国多数猪场采用纵向的通风方式,俗称“穿堂风”,夏天还好,秋冬季节这种通风模式极易造成猪群的环境应激,再加上PRRSV在冬季本身就较为活跃,因此很容易导致PRRSV的流行。目前多采用天花板式弥散性通风,或者通过规划气流的流动路径、预热进入的冷空气等,来避免冷空气直接吹到猪的身上,避免因通风导致的猪舍内环境短时间内大的波动,这也是我们在进行猪舍建造和改造过程中要考虑的核心因素。

4.4重视“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和空舍消毒工作

通过节律性生产,做到不同批次仔猪的全进全出式饲养,可以有效阻止病原在不同日龄猪群间的滚动式传播。通过良好的空舍消毒工作,可以有效清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或者极大降低其载量。因此,规模化猪场应非常重视空舍消毒的工作,做好空舍的清洗、清洁和消毒工作,需要在清洗设备上和消毒剂的选择上进行必要的投入。此外,消毒工作结束后,应空余5天以上的干燥期,大多数病原微生物在干燥的环境下是无法存活的。

5 结论

总之,PRRSV是困扰我国养猪业健康发展、制约我国养猪业生产效率提高的重要病原,也是很多混合感染疾病的原发病原。可以说蓝耳病稳定与否与一个猪场的生产成绩直接相关,对于PRRS的防控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需要从生产工艺、生产模式、环境控制、生物安全等方面着手,制订完善的疫病防控方案,事实上,一些大型的养殖企业通过制定综合的控制措施,基本都已经实现了对蓝耳病的成功控制。而对于深受蓝耳病困扰的中小规模化猪场,使用自家组织灭活苗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控制策略。

参考文献

[1]Leng X,Li Z,Xia M,et al. Mutations in the genome of the highly pathogenic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otentially related to attenuation[J]. Veterinary Microbiology,2012,157(1-2):50-60.

[2]郭宝清,陈章水,刘文兴.从疑似PRRS流产胎儿分离PRRSV的研究[J]. 1996,87(2):1-5.

[3]陈红玲,黎作华,万春燕,等.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弱毒疫苗在规模化猪场中的临床应用与分析[J].中国猪业,2015(8):41-44.

[4]党龙,周绪斌,万春燕,等.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诊治实例及免疫体会[J].中国猪业,2015(1):59-61.

[5]Tian K,Yu X,Zhao T,et al. Emergence of fatal PRRSV variants:unparalleled outbreaks of atypical PRRS in China and molecular dissection of the unique hallmark[J]. PLoS One,2007,2(6):e526.

[6]汤景元,万春燕,周绪斌,等. TJM-F92株弱毒疫苗在蓝耳病感染猪场的应用[J].今日养猪业,2014(10):11-13.

[7]周磊,杨汉春,姜平,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综合防控技术与应用[J].中国畜牧杂志,2015(6):62-67.

[8]Li H,Yang H. Infection of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suppresses the antibody response to classical swinefever virusvaccination[J]. Veterinary Microbiology,2003,95(4):295-301.

[9]Zhao K,Ye C,Chang X,et al. Importation and Recombination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Latest Emergence of Highly Pathogenic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in China[J]. Journal of Virology. 2015,89(20):10712-10716.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645(2016)05-0043-04

收稿日期:2016-03-16

基金项目: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36);河南省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项目(S2012-06)

作者简介:郭振华(1984-),男,博士,执业兽医师,主要从事规模化猪场疫病防控工作,E-mail:gzhuavet@163.com

通讯作者:乔松林,研究员,E-mail:cdj565@gmail.com

猜你喜欢

变异性
农业产值空间变异性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心率变异性和NT-proBNP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
太极拳运动对我国健康人群心率变异性影响的Meta分析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从三焦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理论探讨
运动、健康与心率变异性的研究进展
基于手机的动态脉率变异性信号提取与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变异性和心源性猝死危险性的关系
中医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6例临床观察
孟鲁司特钠联合酮替芬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69例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