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自生性发展的能力
2016-06-25龚露
龚露
摘要:语文课程的核心价值取向可归结为教授学生“得言”(语言文字)、“得法”(表达方式),凸显语文工具性;以及“得意”(文化内涵),凸显语文人文性,从而达到“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之目的。“得言、得意、得法”作为语文课程的核心价值取向,不应仅局限于课堂、课文,应在课程教材的有力支撑下,教师引导学生学会从课外阅读中学习汉字、积累词汇、传承汉语言精髓,从社会实践中去体会积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思维形式、意识形态、道德情感等人文内涵,从作文创作训练中习得将胸中“意”用脑中“言”表达出来的方式方法,使学生逐步掌握“得言、得意、得法”的技巧与方法,从而获得获得语文素养自生性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得言;得意;得法;语文素养;自发性
许慎《说文解字·叙》言:“语,论也,与人相荅(答)问辩难谓之语。文,错(逪)画也,黃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別异也,初造书契,依类象形,故谓之文。”不论是“语”,还是“文”,都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述,不仅仅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更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文课程的核心价值取向可归结为教授学生“得言”(语言文字)、“得法”(表达方式),凸显语文工具性;以及“得意”(文化内涵),凸显语文人文性,从而达到“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之目的。
结合日常教育教学及课程研究,笔者觉得“得言、得意、得法”作为语文课程的核心价值取向,不应仅局限于课堂、课文,应在课程教材的有力支撑下,教师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得言、得意、得法”的技巧与方法,使学生获得语文素养自生性发展的能力。
一、尽享读书之乐、文字之趣,积“言”于心
“言”是语文课程的基础。从古至今,从国外到国内,任何国家的母语课程都是从最基本的“语言”“文字”开始。母语学习的起步阶段,就是积累的阶段,从字到词,从词到短句,学生通过初步的学习,为之后的长期学习夯实基础。而基础一旦形成,书籍就成为了学生积累“语言”“文字”的绝妙之地。
书籍,用文字记录下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也用文字传递着人类语言的范本。书籍里不但有着朴实的文字、华丽的辞藻,还有着精妙的语言、婉转的诗句。通过阅读书籍,学生可以与作者交流对话,学习汉字、积累词汇、传承汉语言精髓。
与在课堂上的学习积累过程不同,阅读书籍所获得的“语言”“文字”是建立在学生已有“语言”“文字”等知识基础上的,小步骤的积累提高过程。通过读书,学生在不断积累中增加“语言”“文字”的数量,再通过数量的不断沉淀积累,聚沙成塔、厚积薄发,最终量变达到质变,将“言”运用得得心应手。
事实上,面对作为表意文字存在的汉字,中国学生通过阅读得“言”,要比西方国家学生通过阅读积累拼音文字更加容易。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音、形、意”的统一体,注定了它有比拼音文字更好的可理解性。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汉字的造字方法归纳总结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其中“象形、指事、会意”所造之字可通过观察字形揣摩其意,而“形声”更是将“音、意”皆注入文字之中。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可以通过联系前后语境,观察汉字字形,联系造字规律,推测揣摩出生字词的意思,甚至是读音。俗语所说“秀才识字读半边”正是源于此,而学习汉字的乐趣也正在于此。
上述能力在经过低年级的课堂初步积累后,学生将逐步自然形成。所以,任何阶段的学生都能通过阅读,取得“语言”“文字”上的收益。学习能力强、原有知识储量丰富的学生,能积累更多难度较大的“语言”“文字”;而学习能力弱或原有知识较为薄弱的学生,亦能通过阅读积累到难度较小的一些生字新词。因此,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大量阅读书籍,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良好方法,更是让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径,并通过这种积“言”于心的过程,使学生语文素养得到自生性发展。
二、体验社会之真、自然之趣,累“意”于情
从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文以贯道”再到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的“文以载道”,古人用简短的语言向我们阐释了“文”与“道”的关系,“文”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更饱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即所谓的“道”。发展到现代,就是语文课程中所提倡的“得意”,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学习,获取文字所承载的信息,理解文本要传达给学生人文内涵。
但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会发现,“意”作为一种思维形式、意识形态、道德情感,学生光靠在文本中习得,只能是粗浅的、被动的。为此,教师总是在课堂上煞费苦心地借助音乐、图像、视频甚至小品、课本剧等教学手段,为文本的学习预设情景、营造情感氛围,本质就是引导学生将文本中的“意”与心中已有的“意”共振共鸣升华入心。结果,自然是语文课不得不变成小型的地理课、历史课、思想品德课,留下“重意轻言”的诟病。
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文本中承载的抽象的“意”,更要引导学生走进社会、亲近大自然,利用课余时间去体会积累身边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意”,这样才能更好地用心中已有的“意”去习得文本承载的“意”。例如,只有真正体验到农田的劳作、亲手辛苦耕耘采摘,才能真切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只有真正登上高山、一览群山绵延起伏的景色,才能真切感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壮丽;只有真正走进英雄的故事、体验先烈的壮举,才能真切感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不易;也只有亲眼看到外敌入侵、国破家亡后民众的惨状,家庭的悲剧,才能真切领悟“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痛……
在这样真切的社会实践中,大自然的游历中,学生积累的不仅仅是个人独特的认识、思维、情感,更通过自己的亲身感知积累起了初步的审美意识、善恶观念,乃至人身观、价值观。在此基础上,学生再去学习文本中所承载的“意”,就变得有景可想、有情可依、有理可据,也为未来学生走出课堂、自读自学文本提供了良好的语文素养。
三、体验作文之愉、创作之趣,运“法”于手
脑中有“言”,胸中有“意”,如何将“意”用“言”表达出来,这就需要“法”了。换句话说,只有了“得法”,才能将所习得的“意”用习得的“言”表达出来,使“言”成为真正有效的交际工具(语言素养),也使“意”内化为叙述者自身的人文内涵(精神素养),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最终目的。所以,“得法”是学生从学习语文到使用语文需突破的瓶颈,更培养学生获得语文素养自生性发展能力的关键。
如何才能使课堂上习得的文本之“法”,成为学生嘴中、手中运用自如之“法”,最有效的办法还是训练,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训练才能完成,这符合量变到质变的哲学原理。而在这诸多练习方式之中,写作训练当之无愧排在首位。
有些作家将写作的过程称之为“煮字”或者“码字”,形象地表现出了创作的艰辛,要把字“煮”出味道,“码”出美感,对于学生而言更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作为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简单的重复训练,或者是漫无目的随意练习是写作练习的大忌,更是伤害学生写作兴趣的元凶。
因此,除却教材中规定的习作练习,教师在开展延伸性练习就必须有的放矢。具体来说,就是要让学生在充分“得言”的同时,更要让学生胸中充分“得意”。在教材中习得文本高尚之“意”,在生活中习得现实真切之“意”,使学生有“我口说我情”及“我笔写我心”创作冲动,这时再教授于表述之“法”,学生自然迫切的学之用之。
例如在训练学生写景之法前,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景常用的词汇、诗句等,并通过文本让学生感受大自然之美,通过社会实践、课余游历让学生体会家乡风景之美,激发学生讲述家乡、赞颂美景的欲望。最后,再由教师通过《黄果树瀑布》《北大荒的秋天》等教材文本教授学生表述之“法”,学生自然下笔有言可述、有情可抒、有法可循。再配以板报、园地展示,或者自制小报、正规报刊刊发,学生在体验作文之愉、创作之趣的同时,创作欲望也被彻底激发。
总之,学校、课堂并不是学生终生学习之所,教师在教授学生教材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学生语文素养自生性发展能力的培养。而立足课堂,培养学生在课外阅读、社会实践、创作训练中熟练掌握“得言、得意、得法”的技巧与方法,必能为学生未来语文素养自生性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