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引入大学生必修课的研究与实践

2016-06-25麻凯阳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14期
关键词:必修课高校教育

麻凯阳

摘 要 研究针对大学生的一种培训和管理、考核体制,将职业技能培训长期化、制度化,使更多的专业和更多的学生受益。将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其它实践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不断完善和发展,为培养更适合我国产业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做进一步的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 职业证书 高校教育 必修课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在国外,比如欧美一些大学,他们在本科教育阶段还有一种主修,即要求学生在进入某职业以前,在本科阶段就完成该领域所需要的技能和操作,这种主修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将书本知识运用于某种具体的职业领域。相对于国外大学而言,我国的大学教育恰好缺乏这一阶段的培训。

在我国,大学阶段所受的教育,总体来说,还是主要依靠书本知识,而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还有较多的欠缺,造成了高校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的现象:一方面,大批的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企业费尽心思却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这说明高校教育还不能适应企业及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推行,要求持证上岗的工种越来越多。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信息,中国已在90个事关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职业采取了职业准入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已成为职场中人获得职位晋升及扩展事业的重要砝码,我们认为21世纪是职业证书的时代。然而我们的大学生大都是在经过千辛万苦的找到工作以后,在工作过程当中经过考试才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随着我国成为WTO成员国,许多职业的就业标准开始国际化。一些外国教育培训机构瞄准了中国市场,纷纷在中国开设考点,使国际认证变得炙手可热。我国的大学教育应该将职业资格证书引入大学生的必修课。相关教育人士指出,职业资格证书是中国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但关键是要通过一定的人才储备,培养出熟悉中国国情,符合中国的管理体制和标准的本土化人才。面对教育行业的新生事物,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更希望能够根据自身教学的特点,将职业资格证书引入我们正规的教学当中。

本研究是对培养高素质、培养适合国情的工科毕业生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尝试,通过职业技能培训,不仅提高学生的职业动手和实践能力,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毕业前拿到一张正规的全国承认的执业资格证书,对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面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高校教师的正规实践操作水平。

本研究把职业技能培训和现有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各环节结合起来,发展成为具有培养创新能力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并纳入教学计划中,成为一门必修课。将职业技能培训长期化、制度化,使更多的专业和更多的学生受益。将此项技能培养以及其它实践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不断完善和发展。

开展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1)完善建立的职业技能培训平台,让学生在完成“企业生产模拟环境设计实习”之前,先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学生—工人-工程师三步走的第二步,使学生达到家用电器维修中级工(或高级工)水平,扩大毕业生就业范围,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

(2)在已取得的“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和“企业生产模拟环境设计实习”、 “单件生产模式产品的自主开发实习”平台教学改革成果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新设计,利用单件生产模式的产品的设计,发挥和锻炼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即可进行加工制造、装配、检验、测试等,完成产品的自主开发实习的全过程。

(3)将职业技能培训平台与“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和“企业生产模拟环境设计实习”、“单件生产模式制冷产品的自主开发实习”平台充分整合,形成了一个不同于中专或专科学校的具有培养创新能力的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平台。

(4)大学生职业资格标准的特点的研究。

①职业分类要体现岗位群特色:大学生职业资格鉴定中的职业分类并不是针对某一现行职业岗位“而是一个大职业分类”是面向一个广阔的职业群或岗位群,如电气控制类,汽车类等,因此,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针对的也是一个岗位群的知识、技能要求,要深入研究岗位群所涉及的职业技能的共性,并结合大学生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的特点,加以概括、抽象。职业分类的岗位群特色,要求大学生职业资格鉴定的考核内容和方法要同以往劳动部门对单一工种的技能考核加以区别。

②鉴定内容要具有可操作性:职业资格鉴定要根据在校大学生的特点,考核学生掌握一个或多个岗位工种的操作技能和解决现场技术问题的综合能力;在有限的鉴定时间内和有限的设备条件下,要充分鉴定大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是比较困难的,鉴定内容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可根据不同的职业分类,制定若干操作技能型和理论分析型鉴定考核模块,并规定合理的比例,不断加强题库的标准化建设,合理制定职业资格鉴定的培训标准、合格标准和评价标准,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资格能力的培训和学习。

③要逐步与国际接轨,提高证书的含金量:要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职业资格标准,使培训内容和人才培养规格国际化,不断提高证书的含金量,努力使职业资格证书得到国际认可,以提高大学生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适应国外企业入境后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同时发挥我国劳动力价格的比较优势,争取更多的跨国界服务份额,培养国际市场认可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

[1] 王芳香.从“考证热”分析大学生就业[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18).

猜你喜欢

必修课高校教育
鲸宝宝的必修课
评注是法学生的必修课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学会自我治愈,是生活的必修课
让有效沟通成为医生的必修课
“在挫败中成长”是所有大学生的必修课
“恋爱课”应成高校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