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后美国海军战略的演变(1945—2014)

2016-06-25杨雪丽倪明

现代兵器 2016年6期
关键词:美海军潜艇航母

杨雪丽+倪明

冷战时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争中,美海军击败了日本海军。1945年,随着战争结束,美海军没有了竞争对手,成为世界上最强的海军。排名第2的是英国及其联邦各国,都是美国的盟国。其新对手苏联海军,也只不过是实力较弱的近岸海军。

携带“三叉戟”潜射弹道导弹的“俄亥俄”级“俄亥俄”号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SSBN-726),摄于服役前夕

“密苏里”号战列舰(BB-63)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共产主义国家的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美国和西欧诸国之间的紧张局势逐步明朗。1946年,斯大林政权开始向苏联周边的土耳其、伊朗施压,明确了共产主义势力的扩张意图。与此相对,美海军将“密苏里”号战列舰(BB-63)派往东地中海,展示与前苏联对抗的姿态。其后,1948年,苏联封锁德国柏林,标志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自由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中心的东方共产主义阵营的冷战正式开始。1949年,美国和西欧各国成立军事同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由美国支配海洋,确保世界海洋的自由贸易,并有助于推动旨在复兴西欧的“马歇尔计划”。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冷战变成了热战。此时,美海军向朝鲜附近海域部署航母舰队,利用战列舰的舰炮火力支援联合国军的地面作战,通过海运向朝鲜半岛运输兵力和物资,并封锁朝鲜半岛的周边海域,防止共产党部队涉足海洋。1950年9月,联合国军实施反击战即仁川登陆战。同年12月,由于中国军队的介入,联合国军通过海路运输,撤退了兵力和物资。

二战后,美国海军的战略旨在通过支配海洋确保商业贸易自由,封锁陆上力量,将军力投射在世界各地,这可谓是马汉思想的具体体现。

具有核攻击能力的A3J“民团员”攻击机

核攻击能力

20世纪40年代末,美海军面临威胁。1947年,美空军从陆军航空队中独立出来。美空军拥有核弹,其战略轰炸能力世界领先。而美海军由于已经确立了海洋霸权,没有能与其竞争的外国海军,因此在政府的预算竞争中,相对空军处于劣势。1948年,美海军订购了排水量68250吨的新款巨型航母“美国”号(CVA-58),但该航母项目后来在预算竞争中败给空军大型战略轰炸机B-36“和平卫士”项目,1949年4月开工后5天就被迫中止建造。

在这种情况下,美海军决定赋予航母舰载机核攻击能力,担负对抗苏联核战略任务。首先,改造洛克希德公司建造的陆上双引擎反潜巡逻机P2V,使其可以搭载核弹。然后,将该型机配备在当时最大的航母“中途岛”号上。1948年开始交货的P2V-3C核攻击机,总算可以在航母上着陆,但是轰炸完目标后,只能选择返回陆上基地或者就近降落在己方舰艇附近的水面上。

对于美海军来说,P2V-3C核攻击机只是临时应急项目。真正的舰载核攻击机,是北美公司研制的AJ-1“野人”舰载战略轰炸机。该机采用往复式双引擎发动机,1949年开始配备部队。20世纪50年代,道格拉斯公司研制了双发喷气式A3D“空中袭击者”舰载攻击机。20世纪60年代,北美航空公司研制了A3J“民团团员”舰载机(后来的A-5)。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始终无法判断美海军航母的A3D核攻击会来自哪个方向,这对其造成了极大威胁。

“汉科克”号航空母舰

此外,美海军还开发了带有核弹头的SSM-N-8“天狮星”巡航导弹,1955年完成实战部署。“天狮星”巡航导弹最初装备在由二战舰队型潜艇改装的“鲔鱼”号(SSG-282)和“巴毕罗”号(SSG-317)潜艇上。1956年开始,该导弹重新采用1~2兆吨当量的W27核弹头。美海军为1958年服役的2艘“鲱鱼”级潜艇安装了突出式舰艏导弹库,用于存放“天狮星”导弹。1960年,美海军“大比目鱼”号(SSGN-587)潜艇服役,可搭载“天狮星”导弹。此外,“天狮星”导弹还配备给4艘“巴尔的摩”级重型巡洋舰,以及“埃塞克斯”级航母“伦道夫”号(CV-15)和“汉科克”号(CV-19)。

“天狮星”巡航导弹射程900千米,亚音速飞行,圆概率误差为4.6千米,性能和命中精度都比较低。而且从潜艇发射“天狮星”巡航导弹时,潜艇必须上浮,以便将“天狮星”巡航导弹从发射筒放进弹射器,还要将其主翼和尾翼展开。这样一来,发射时严重削弱了潜艇的隐蔽性。尽管如此,美国海军航母的大型舰载攻击机和“天狮星”巡航导弹,还是与空军的轰炸机共同担负美军的核战略任务。

之后,美海军又研发了“北极星”(UGM-27)潜射弹道导弹(SLBM),1961年列装于“乔治·华盛顿”号战略导弹核潜艇。美海军的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SSBN)及其搭载的潜射弹道导弹,成为美国三大战略核力量中最具隐蔽性、机动性和突袭性的武器。潜射弹道导弹经由“北极星”和“海神”,发展到俄亥俄级核潜艇的“三叉戟”。

世界第一艘核动力潜艇“鹦鹉螺”号 (SSN-571)

技术意向

朝鲜战争中,美海军发挥了很大作用,特别是航母迅速灵活的支援,以实践证实了航母的用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空军的核战略轰炸机受到高度重视。美国国会甚至出现了美海军在世界上已经没有对手,航母无用的论调。

但是,航母舰载机可携带小型核武器实施核攻击,其在朝鲜战争中充分证实了航母的威力,美海军开始建造“福莱斯特”级超大型航母,首舰于1955年服役。这是第一代航母,第二代为“尼米兹”级、第三代为“杰拉尔德·R·福特”号(CVN-78)。

此外,世界第一艘核动力潜艇“鹦鹉螺”号 (SSN-571) 也于1954年服役。

越南战争中的“新泽西”号战列舰 (BB-62)

美海军在朝鲜战争中就开始投入使用喷气式舰载战斗机。20世纪50年代,随着空空导弹、舰空导弹的开发及实用化,确立了喷气式舰载战斗机的运用。在前文提到的“北极星”潜射弹道导弹列装后,美海军开发的战术数据系统(NTDS)、“宙斯盾”系统,带来了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领域的技术革新。美海军不仅仅在舰艇的数量和武器装备方面,在技术开发和应用方面也都对外国海军保持着绝对优势。

另一方面,其对手苏联海军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潜艇实力急速增强,还配备了喷气式、涡轮螺旋桨式远程轰炸机,拥有了核攻击能力。美海军为确保海洋霸权,保障海上航行自由,开始实施封锁敌方的战略,并强化反潜能力和舰队防空能力。

特别是在欧洲大陆和东方阵营发生冲突时,为将大量陆上兵力和物资迅速运往欧洲,必须要确保大西洋的海上运输路线,而苏联潜艇和轰炸机的能力日益提升,对其造成了威胁。冷战时期,美海军战略的重要课题就是确保海上运输的安全。

冷战初期,美海军主力是“埃塞克斯”级航母、“巴尔的摩”级重型巡洋舰、“克利夫兰”级轻型巡洋舰、“基林”级驱逐舰和“加托”级潜艇,这些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大量建造的舰艇。

苏联海军“明斯克”号航母

航空母舰为能够搭载喷气机,需要一整套新的舰机系统,特别是飞机弹射器。多艘“埃塞克斯”级航母都接受了现代化改装,装备了斜角飞行甲板和蒸汽弹射器,一部分还作为反潜航母搭载了舰载反潜机和反潜直升机。部分巡洋舰也进行了改装,配备了“黄铜骑士”和“小猎犬”等中远程防空导弹,这些舰只称为导弹巡洋舰。多数驱逐舰实施改装后装备了“阿斯洛克”反潜火箭和无人直升机(DASH)。而且,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建造的潜艇,也实施了大量改装以提高水下性能。上述舰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仍在使用。美海军认为实施大规模改装可提升舰艇性能,为此开发了能够配备这些舰艇的新装备和武器,这些支撑着美海军的战略。

20世纪50至60年代,美国的军事力量,特别是海军力量没有引发大规模世界战争,冷战时期局势也比较稳定,当时被称为“美国统治下的和平”(PAX AMERICANA)。这个称呼是效仿历史上的“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和平”(PAX ROMANA)和18—19世纪“英国统治下的和平”(PAX BRITANNICA)。“支撑美国统治下的和平”的主力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建造、战后实施大规模改装的美海军舰队。

美海军在冷战时期还建造了各种新型舰艇,如以反潜护航为主要任务的驱逐舰与护卫舰、船坞登陆舰、强袭登陆舰和水下高速攻击核潜艇等。

从古巴危机到越南战争

当然,“美国统治下的和平”并不是完全风平浪静。1958年,美海军派遣海军陆战队应对黎巴嫩危机。同年,在台湾海峡金门、妈祖岛炮击事件中,美海军向台湾军队提供运输支援力量。1962年老挝纠纷中,美海军派遣航母部队至暹罗湾,牵制共产主义势力。以上这些都是在美海军海洋支配下,遏制争端的成果。

其中最显著的例子,就是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事件。古巴建立了共产主义政权,随后苏联在古巴部署了弹道导弹和防空导弹。美国发现此事后,将航母、驱逐舰和巡洋舰部署至大西洋,利用海军力量封锁古巴,阻止苏联继续将导弹运往古巴。苏联面对美海军的封锁,最终放弃在古巴部署导弹,并将已经部署的导弹撤回。古巴危机是冷战时期美苏直接对立的事件,双方稍有差错就可能引发两大阵营的核战争。最终,这次危机如美国所愿得到平息。这也是得益于其海军力量的支撑。当时,苏联为打破封锁,向大西洋派遣搭载有核鱼雷的F级潜艇。美海军利用无线电监听技术掌握苏联动向,利用航母反潜部队制衡苏联潜艇。这被传为冷战秘史,无法辨明真伪。

“由海向陆”战略的产物,“自由”号濒海战斗舰

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真正介入越南战争。美国支持与共产主义势力内战的南越政府。1964年,其“马多克斯”号驱逐舰(DD731)在北部湾受到北越南的鱼雷艇攻击。为此,美军派遣“提康德罗加”级航母舰载机轰炸北越南的鱼雷艇基地,美国从此正式介入越南战争。

虽说美国拥有绝对军事优势,但是由于政治因素等制约,最终没有取得越南战争的胜利。美国国内的厌战情绪高涨,最终1973年美国从越南撤军,1975年南越政权垮台。

在越南战争中,美海军派遣航母轰炸了南越、柬埔寨和老挝的陆上目标,除支援陆军部队的作战外,还攻击北越的主要目标,在北越的港湾投布水雷,阻碍苏联、中国的物资补给。美参加过朝鲜战争退役又回归现役的战列舰“新泽西”号(BB-62)等水面舰艇炮击陆上目标。尽管如此,美国还是没有取得战争胜利。即使在越南战争中,美海军打着的是支配海洋和维护海洋自由的战略目标旗号,介入并参与了越南战争,但是事实上作战未获得成功。

冷战的激化和结束

美国国力因越南战争有所削弱,于是开始削减预算,美海军的舰队规模在越战后开始缩小。长期以来,一直支撑美海军力量的二战军舰也达到了使用年限,开始逐渐退出现役。

与其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苏联开始增强海军力量,其舰艇活动变得广泛且活跃。苏联在1975年举行的“海洋”-75全球大演习中,出动220艘舰艇和远程轰炸机,似有攻击美国本土的架势。此外,由于20世纪60年代世界政治形势变化,美国开始放手诸多海外基地。美海军为确保军事存在,开始在东亚实施前沿部署战略,1973年将“中途岛号”航母永久部署至日本横须贺海军基地。

20世纪70年代末期,美国卡特政府为缓和与苏联勃列日涅夫政权间的紧张局势,开始实施对苏缓和政策。但是,由于1980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缓和局面的希望彻底落空。之后掌权的里根政权转而对苏联实施强硬姿态,强化军事力量,表示要将海军的舰队规模扩大至600艘军舰。在里根政权的对苏强硬政策下,美海军从确保大西洋运输的被动战略,转向在世界各个海域压制苏联的积极战略,美海军运用态势转向进攻。

这一时期,有划时代意义的“战斧”巡航导弹达到实战水平,该型导弹命中精度高、可超低空飞行。美海军再次回归现役的“衣阿华”级战列舰、“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均装备了“战斧”导弹。不仅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和航母舰载机,水面战舰也装备了核弹头型“战斧”巡航导弹。这样,美军可实现从各个方向对苏联实施战略核打击。另一方面,苏联海军的潜射弹道导弹(SLBM)和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SSBN)也开始实战化。随着潜射弹道导弹的射程延长,苏联在其本土附近的巴伦支海、鄂霍次克海部署的潜射弹道导弹甚至可以攻击美国本土。

冷战时期,美国攻击型核潜艇(SSN)在平时就试图追踪苏联弹道导弹核潜艇。美军要求在东西两大阵营进入核战争之际,其攻击型核潜艇应该在苏联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发射导弹之前将其击沉。当然,苏联海军也将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部署在本国附近海域,然后由反潜舰艇和飞机防护该海域,将其列为不可侵犯的禁区,最为典型的就是鄂霍次克海。苏联海军在20世纪70年代末为增强太平洋舰队力量,在太平洋部署了“基辅”级“明斯克”号航母等新锐军舰,其动向都引起了日本的关注。

里根政府时代,美海军为打破苏联的禁区,向巴伦支海、鄂霍次克海派遣航母编队。由于《蒙特勒公约》不允许航母经博斯普鲁斯海峡通往黑海,因此美海军只能派遣巡洋舰和驱逐舰通过。美军在宣扬公海航行自由的同时,向苏联海军施压。在黑海海域,美海军巡洋舰和苏联护卫舰曾有接触,一度导致局势高度紧张。

此外,苏联海军为对抗美军航母编队,在潜艇、飞机和水面舰艇上都装备了各型反舰导弹,可从各个方向发射大量反舰导弹,超出美国航母部队的最大防空能力,达到歼灭航母编队的目的。为应对苏军,美海军装备了先进雷达,开发了“宙斯盾”系统,通过自动指控系统,可同时迅速应对大批量空中目标,该系统于20世纪80年代服役。

里根政权制定了战略防御创新(SDI)计划,即“星球大战计划”。该计划增强海军力量,并在战略轰炸机上装载巡航导弹,使苏联的战略导弹无效。在此压力下,苏联放弃与美对立,1989年冷战结束。

为遏制和苏联之间的核战争,美海军介入或遏制各地纷争和危机,确保欧洲海上运输,支援西德防卫。美海军在冷战时期的战略是确保西方国家的安全,并由此成为了最后的赢家。

1980年,伊朗和伊拉克爆发战争,双方阻止对方通过石油出口获取外汇,甚至对航经波斯湾的外国油轮实施攻击。由于伊朗伊斯兰革命政府与美国对立,1987年美派遣海军舰艇为进出科威特等海湾产油国的油轮护航。时至今日,美海军还在波斯湾保持军事存在。

1981年和1989年,反美的利比亚卡扎菲政府军和美海军在锡德拉湾发生过两次冲突。美海军在与苏联冷战的同时,从20世纪80年代起还与伊斯兰各国交战。

“由海向陆”战略和无止境的战争

冷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是,世界紧张局势并未缓和。1991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引发了海湾战争,美国率领多国部队击败了伊拉克。海湾战争中,美国通过海上运输将大量兵力和装备部署到战场,利用航母舰载机和水面舰艇的“战斧”巡航导弹攻击地面目标。但是,海湾战争中陆战队没有进行登陆作战,还暴露出航母的攻击能力低和综合作战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

冷战末期,美海军舰队的规模迅速缩小,特别是由于苏联潜艇威胁低,反潜能力也因此削弱。在这种情势下,美海军为能在海上自由投送力量,发挥其海军特色,1992年提出“由海向陆”战略,即在海上配备军事力量,从海上发动进攻,海上补给,进行海上作战。

冷战结束后,在索马里、原南斯拉夫等地开始频发冷战时期被压制的民族宗教对立和争端,美国开始介入地区争端。索马里陷入无政府状态持续内战,美军为构筑和平,进驻索马里和当地武装势力交战,遭受损失后撤退。在旧南斯拉夫的内战中,出动空军和航母舰载机攻击塞尔维亚,但是企图凭借有限军事行动结束战乱是不可能的。

此外,美国在中东采取亲以色列政策,在海湾战争中向沙特阿拉伯进驻部队,因此成为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激进势力恐怖袭击的目标。1998年,美国在肯尼亚、坦桑尼亚大使馆被炸,导致多人伤亡。同年8月,美国克林顿政权开始实施报复行动,通过舰艇发射“战斧”巡航导弹轰炸苏丹和阿富汗的恐怖组织设施。此次作战再次证实了美海军的攻击范围可以达到不临海的内陆国家。美海军在美国军事干预、先发制人战略中占据有利地位。而且,通过巡航导弹进行远程攻击,飞行员的生命不会有危险,还降低了美国的武力使用门坎。但用巡航导弹来攻击无法确定藏身之处的恐怖主义分子,美国显然是陷入了没有止境的冲突之中。

2001年,美国发生多起恐怖袭击事件,美国借此打倒了庇护恐怖组织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势力——阿富汗塔利班政权。这再次证实了美海军位于印度洋的航母可以远程打击阿富汗。

2003年,由于伊拉克萨达姆政权不断挑战海湾战争后停战协定中规定的禁飞区,美国以伊拉克生产、储存大量核武器为借口,攻击伊拉克并推翻了萨达姆政权。美国此次作战仍是通过海军航母舰载机和“战斧”导弹首先实施攻击的。

对于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多个国家都对美国发动进攻的正当性和必要性产生质疑,很多同盟国和友好国家不再向美国提供基地和领空飞行权。美国陆军和空军的兵力无法在争端地周边部署,因而也就难以自由展开行动。在阿富汗、伊拉克战争中,美海军从海上投送兵力并击败对方,但是军事上的胜利并未达到战争的目的。因为直到现在,美军还未能完全从阿富汗撤退,对伊拉克的军事援助也还在进行中。

亚太再平衡时代

美国发动的阿富汗、伊拉克战争历经10年还未完结,这期间更出现了挑战美海军海洋霸主地位的势力,这就是中国海军。中国海军迅速实现现代化,实力不断增强,与日本、东南亚各国围绕东海、南海岛屿的主权争端引发紧张局势。

特别是美国仍未消除武力协助中国台湾的可能性。1996年台湾“总统”选举时,为阻止台独势力的肆意妄为,中国在台湾海峡实施军事演习,对其施加压力。但是,美国派遣航母编队部署在台湾近海,中国被迫撤退。从这次教训中,中国为阻止美海军接近台湾海峡等争端地区、海域,努力构建反介入与区域拒止(A2AD)战略。

为应对中国崛起,美国重视亚太地区的兵力部署,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美海军兵力由平均部署大西洋和太平洋,调整为在太平洋部署60%,并在关岛部署核潜艇,在澳大利亚部署舰艇、空军和陆战队,在新加坡轮流部署濒海战斗舰(LCS)。此外,美海军通过与东南亚各国以及印度之间的联合演习、舰艇临时靠港等方式强化军事存在。

濒海战斗舰如名字所示,美海军不再追求传统远洋作战,而是在陆地附近海域,通过情报搜集和特殊部队支援实施广泛作战,可以说是美海军在摸索新的海军战略。

美海军还在“宙斯盾”舰上装备“标准”-3型反导导弹。该导弹具备拦截弹道导弹能力,可以为战区的美军和同盟军支起导弹防御伞,进而遂行新任务。此外,在2006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海槽大地震、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和2013年菲律宾台风灾害等大规模灾害救援以及人道主义援助中,美海军派遣舰艇奔赴现场,通过这些活动强化了和同盟国、友好国家的关系。

澳大利亚外交安全杂志上称,随着中国海军实力增强,美海军的战略假期已经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远洋一直没有竞争对手的美海军,如今面临中国海军这一新对手,估计会再次构筑新战略,在远洋对抗敌舰队。

目前还难以立即断定日益增强和活跃的中国海军,是否继续走与美国海军对抗、冲突的道路。美海军正在大力发展新技术,研发了无人机(UAV)、无人水下航行器、F-35隐身战斗机、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等武器。今后,美海军开启的新战略,不仅会给将来的日本和亚太地区,甚至给全世界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编辑/弓鸣)

猜你喜欢

美海军潜艇航母
关于舰载机常用到的英文
潜艇的由来
潜艇
潜艇总动员4
美国两航母“围住”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