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胡同成北京“布鲁克林化”的起点

2016-06-24

环球时报 2016-06-24
关键词:摩天楼莱文布鲁克林

美国“观察家”网站6月22日文章,原题:胡同历史和北京的布鲁克林化 胡同当下已成为北京“布鲁克林化”的起点,越来越多的精酿啤酒馆和竹子自行车开始出现在这城市中心的传统住宅区。

北京人王瑞淑(音)毕业于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她成长的胡同在2008年被拆除,“离开很伤心,但大多数人为能住进现代化的公寓高兴”。她认为尽管北京的一些东西因发展被牺牲了,但历史需要向前看。

北京需要面对如何兼顾发展与保护历史的难题。保护胡同是公益组织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一项使命,中心美国职员莱文说,老一辈居民对胡同的印象是“脏、拥挤和狭窄”,但年轻的中产者则不同,“在北京独特的胡同周围,本土意识正在兴起,特别是在大多胡同已经被拆掉后”。

曾在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的胡新宇(音)在胡同长大。他认为对50后、60后来说,离开胡同就是失去家园,而80后、90后则对胡同的态度更客观,他们还能利用社交网站推广胡同文化,“对他们来说胡同更轻松,他们更倾向通过胡同享受文化遗产,而非看重胡同的居住功能”。

莱文认为,当下对胡同保护来说,城市绅士化(指某地因地价上涨导致高收入者迁入,低收入者迁出——编者注)比简单的拆除更需要重视,“有的胡同被拆了,但更多的胡同是被改变用途,从而改变文化”。这一现象反映了北京正在布鲁克林化。过去10年,北京的胡同有的从贫民区变成宽阔大道或摩天楼,另一些则变成年轻中产艺术家与企业家打造的创意产业重要根据地。▲(作者迈克尔·佩蒂斯、乔希·费奥拉,怀英译)

猜你喜欢

摩天楼莱文布鲁克林
欣赏与评判
过八一桥
好样的扬波!
旋转摩天楼
我从摩天楼下走过
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