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粮改饲”, 667平方米地养一头牛

2016-06-23

农业知识 2016年13期
关键词:阳信县氨化肉牛



“粮改饲”, 667平方米地养一头牛

一村的地几乎全种饲料玉米

阳信县洋湖乡八里泊村共240公顷耕地,已有186公顷流转给了当地一个知名的肉牛养殖、屠宰加工企业——阳信广富畜产品公司,种的是很少见的全株青贮玉米。

阳信县畜牧局局长马文健说,全株青贮玉米收获期比粮食玉米早半个月,不同的是玉米穗和秸秆要一同打碎,进入青贮池子,经过氨化,整株玉米就成了肉牛既软且香的食物了。

山东省畜牧兽医局畜牧总站副站长翟桂玉解释说,全株青贮玉米比黄贮玉米(粮食玉米成熟后,只收集秸秆部分氨化)更有营养,如果奶牛一星期不吃,产奶量立马会掉下来。肉牛养殖就不同了,选择不同饲料,生长效果很难从肉眼上判断,需从毛色、体重、精神等多个维度科学评估。

试验田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到0.6万千克

改变习以为常的饲养体系,并非易事,县政府在一处20公顷闲地上,种上了山东省农科院的全株青贮玉米“东丹60”。在干旱之年,试验田产量达到了每667平方米0.6万千克。

“普通玉米连秸秆算上,也才3000多千克。”马文健说,种一季玉米纯收入几百元,青贮玉米达到了3000元,而经过肉牛转化后,产值为4000~5000元。

种植试验成功了,阳信县畜牧局又在广富公司的养殖场内进行饲养试验。将130头牛分成4组,对比全株青贮与黄贮的喂养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青贮玉米喂养的肉牛比黄贮的增肥效果更好。换个说法就是用全株青贮玉米,精饲料用量可以减少!“简单说,原来是养一头牛的饲料,现在可以养两头牛。”马文健说。

秸秆过腹还田“反哺”玉米

粮食连年丰收,但七八成都用作了饲料!翟桂玉说,由于价格不占优,我国每年进口一亿吨饲料粮和饲料原料,这加大了我国粮食直补和存储压力。

山东省畜牧业猪禽肉占比高达85%,食草型的牛羊肉不足15%。80%粮食玉米、15%小麦和45%农作物秸秆被用作畜禽饲料,这种生产方式,提供营养物质总产量和生产效率都显著低于直接饲料草生产。

农牧结合,牛粪也很关键。肉牛排尿少,牛粪经过堆积发酵后,即可变身有机肥。秸秆过腹还田,反过来又成为饲料玉米的“食物”。马文健说,农牧结合在一起,这个路子走通了,阳信县这个畜牧大县就能走向畜牧强县。(侯晓先 山东省农业厅生态处 邮编:250013)

猜你喜欢

阳信县氨化肉牛
氨化秸秆喂羊技术
留住蔚蓝的梦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山东省阳信县雁洲湖水库工程地质特征及评价
肉牛口炎咋防治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途径研究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第一中学啄春泥文学社
饲喂氨化草喂肉牛效果好
养殖奶牛学问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