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背景下傣族医药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利用

2016-06-22段忠玉陈普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6年5期
关键词:保护利用可持续性文化遗产

段忠++玉陈普

【摘要】作为传统文化遗产中的璀璨明珠、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傣医药目前面临着可持续保护利用的危机。对于傣族传统医药的保护,基本原则应该是“活态”、“生境”、“文化”和“可持续性”。在具体发展的路径上,应优先考虑傣族传统医药的绿色生态和保持自身特色的前提下与现代医药相融相生。

【关键词】傣族医药;文化遗产;可持续性;保护利用

【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9-0004-02

傣族传统医药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是傣族人民最初为了满足生存需求,适应自然环境变化,经过不断反复的生活实践总结出来的防病、治病的医药经验。傣族传统医药主要集中在云南的南部和西部,与“万物有灵,灵灵相通”的原始宗教和南传上座部佛教关系密切,“四塔”、“五蕴”、“三盘学说”、“雅解学说”、“十大传统治疗方法”是其理论特征和治疗特色。傣族传统医药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观念,展示出良好的人文关怀和医患沟通。

然而,笔者通过进一步的田野调查研究发现,有着无与伦比的医学和文化价值的傣族传统医药目前却面临着可持续保护利用的危机。近年来,对傣族传统医药的保护也被相关部门提上议事日程,对其进行有效保护的紧迫性进一步凸显出来。

1傣族传统医药文化可持续保护利用的紧迫性

11年轻人的外出与传统医药技艺后继泛人在一些边远傣族村寨,许多年轻人都外出找工作赚钱,不愿意跟父辈们学习傣族传统医药知识和技能,其主要原因是学习傣族传统医药在村寨中行医收入过低,还须经常上山挖药,且一去就是两三天,其付出与所得比较相差甚远。例如西双版纳勐腊县勐捧镇曼听村岩阶勐摩雅,已经77岁高龄,擅长治疗精神分裂症、湿疹、肠胃道疾病、胃痛、妇科病等,每个病人5~10元/天的费用,其子女都没有继承学习;曼龙村的康朗龙摩雅,擅长治疗心慌、心悸、胃痛、风湿等疾病,还自制一些傣药药丸,配置四塔丸药,调节人体四塔,治疗每个病人一般是10元/天,无传承人(两位摩雅情况均为2015年11月笔者田野调查资料所得)。

另外,于1999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规定民族医、民间医和西医需要通过统一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方能行医。出于保护和抢救民族医,国家对其考试办法和内容另作规定。但对于大多数傣族传统民间医生和其传承人来说,他们受过学校的教育少,汉语水平很低,考试很难通过。

12传统医药文化濒临灭绝随着村民生活水平提高,电视电影互联网的普及,村寨传统傣族文化发生了变迁。令人担忧的是,文化的变迁使一些传统逐渐消失,如过去傣族男孩必须进寺庙当几年和尚,并学习傣族文字和文化,而现在很多年轻人不再被强制要求去寺庙,或者只是象征性地当几天和尚。越来越多的民间医疗技艺慢慢退出了舞台,傣族文字和文化变得越来越陌生。勐海县曼枪村岩某摩雅擅长用“口功”给人拔牙,在2015年7月笔者打算前去访谈前一个月去世,只留下生前为别人拔下的一盆牙齿,没有传承人,意味着他的“口功”拔牙技艺随着他的离世而消失。

2傣族传统医药文化可持续保护利用的基本原则

傣族医药(睡药疗法)在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或称为无形文化遗产(intangible heritage),又叫作活遗产(living heritage),是文化多样性的源泉。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形式,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空间。其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体现。通过仔细解读可以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强调几个概念,即“活的遗产”、“不脱离当地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与之相关的文化空间”及“世代相承”。这些概念所透露的信息已经显示出大致的保护原则,即“活态”、“生境”、“文化”和“可持续性”。

21活态傣族传统医药产生的初衷和发展的目的是为人们解除病痛,对其保护方式上只对其如实记录下来,或是将其中一部分做成标本放进博物馆或编成文字或数据库化,这种固态的保护方法只会将其窒息而亡。傣族医药是“活”态的,如果它不能用来为人们祛除病痛,那么医药的特色就不复存在,遗产也就变成了“死”遗产,更说不上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提高傣族当地民间医生从事和传承傣族医药的积极性并使其有所收益,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文化活态的传承。

22生境生境(habitat)一词是由美国Grinnell(1917)首先提出,其定义是生物出现的环境空间范围,一般指的是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环境。从空间属性看,傣族医药具有天然的不可迁移性,傣族医药无法脱离傣族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否则就不能保持其特色,所以要坚持生境的保护原则。傣族人对傣医药有着最深刻最真挚的感情和认知,是保护和传承傣医药最重要最忠实的参与者和执行者。保护生境包括了对与傣医药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全部因素的共同保护。

23文化傣族医药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深深植根于傣族传统文化。文化信仰是傣医药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文化动因,所以对傣医药的保护,还衍生出整体性保护的原则,既包括对傣医、傣药、生境的保护,还包括傣族当地民众的宗教信仰、民俗礼仪等文化的保护。

24可持续性傣族地区药用植物丰富,正如俗话说的“一屁股坐下去三颗药”,但由于生存的压力,一些地方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大量种植橡胶和香蕉,结果带来药物减少、土地退化等环境恶化的问题。这样的“发展”是不值得的,透支了后代对传统医药资源的利用。实现傣族传统医药的可持续性保护,就是能够“代代相传”,维持一种长久的保护和利用的状态。

3傣族传统医药可持续保护利用的路径和方向

在傣族传统医药文化可持续保护利用的基本原则下,结合傣族医药的特点,在具体传承发展路径上,应优先考虑傣族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相融相生和傣药的绿色生态发展。

31[JP+1]保持自身特色的前提下与现代医药相融相生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TO)提出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人体生理健康,而且必须包含该人在当时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环境都处在一个较完满的状态。这个定义考虑到了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状态。西医的X光透视、CT等先进科学的检查手段是传统医学无法企及的,但西医费用高、多选择手术、打针、输液,关注更多的是人的疾病(disease),一种生理学上的失常或病理状态的医学判断,较少去关注人的病患(illness)和患病(sickness),即人的主观状态和社会状态,西医并不能解决人类的所有健康问题。所以结合西医先进检查手段,传统医疗和民间医疗的实际功能和效果能够发挥到最好。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嘎洒镇曼栋龙村岩叫勇老傣医已经有三四十年的行医经历,口碑很好,在他的小诊所,每天都有不少患者前来就诊,大多是摔伤骨折病人。这些患者都到西医院,如景洪市人民医院拍片后前来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岩叫勇老医生根据患者损伤部位、受伤程度,边用水按摩患者伤处,边用祖传的口功吹气,有效减轻患者疼痛,进行治疗。一般的骨折两到三周就能康复,严重一些的骨折需要二个月左右恢复。省内外不少患者慕名而来,摩雅也取得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收益。越来越多的当地村民也因此感到了传统医疗技艺的价值,从而激励他们继续选择一些传统医疗方式,这为傣族传统医药知识的续存提供了动因和动力。[JP]

32绿色生态的傣药持续性发展“绿色”的代名词是“安全”或“自然”。傣族传统医药尊重生态规律,采用天然药物、绿色食品、传统技艺和心理调适等来完善人的体质,恢复健康。摩雅所用的药物主要来源于西双版纳地区天然生长的绿色植物,主要以生药部分入药,最多用水煮一下,没有深加工,用完药后不影响患者的身体,是一种传统的、无损伤的自然疗法。要使傣族传统医药传承下去,绿色生态的傣药至关重要。应该提倡傣族人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传统傣药品种,同时通过人工栽种和培育常用傣药品种,让傣族人民尝到甜头,获得传承和保护傣医药的积极性,使其达到活性保护,维护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1]刘斌,张婷,张超.从傣医传统疗法看傣医学传承与发展的方式[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0,(10):53-55.

[2]郑进,杨梅,王寅,等.傣医理论研究的现状及思考[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8):22-24,37.

[3]徐义强,李凯冬.农业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保护与开发刍议[J].农业考古,2013,(1):279-281.

[4]金露.游走于有形与无形之间的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分类、特征和关系[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12,(2):36-43.

(收稿日期:20160320)

猜你喜欢

保护利用可持续性文化遗产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Pearl Izumi发布新的“社会使命”声明以及可持续性相关的宏伟目标
关注商业的可持续性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三杨庄遗址保护现状及发展前景
关于博物馆产业发展路径的探索
关于减贫的可持续性问题的探讨
“烧钱”可持续性存疑美团被曝全年亏损72亿
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