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引领反腐败斗争新实践
2016-06-22朱新现
朱新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新的形势任务,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正风肃纪,反腐惩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在深入揭示腐败本质、探索中国共产党反腐败工作规律的基础上,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惩治与预防腐败的新理念,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
1.任何权力都面临被腐蚀的危险,执政党永远会面对与腐败的斗争。长期以来,我们把腐败现象归根于受剥削阶级思想的影响,认为“共产党天然与腐败现象绝缘”,广大党员对腐败有着内在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这种认识掩盖、回避、漠视腐败产生的可能性和腐败问题的严重性,从而在治理腐败问题上存在不足和出现漏洞。全面从严治党新时期,党中央认识到腐败问题的客观性,指出:“任何权力都面临被腐蚀的危险,执政党永远会面对与腐败的斗争。”这是开展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党中央从中国现实出发,正视和揭露腐现象和问题,提出“全党必须警醒起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要求,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高调反腐、强力肃贪,筑牢反腐败斗争的定力。
2.反腐败与保持党的执政地位息息相关,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斗争。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反腐败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如果“没有危机感和紧迫感,看不到问题和症结所在,那危险就不远了。”党的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召开的六次全会的工作报告中三次出现“生存死亡”和“亡党亡国”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四次出席中央纪委全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两次用到“生存死亡”和一次“重大政治任务”的表述来说明党风廉政建设的意义。党中央把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提高到新的历史地位。
3.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当前,腐败问题依然存在。如果不除恶务尽,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死灰复燃、卷土重来,不仅恶化政治生态,更会严重损害党心民心。种种现实表明,全面从严治党任务依然艰巨,必须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惩治和预防腐败要常抓不懈,怀着长期作战的决心和信心,在坚持中见常态,取得反腐倡廉建设的不断胜利。
4.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解决存在的问题,还得靠制度。”发挥制度的“刚性”作用,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这已经成为反腐败斗争的时代特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反腐倡廉建设的各个环节,实现由风暴式反腐向常态化反腐、制度反腐的转变。首先,在顶层设计上,以制度建设为主,突破和解决制度困境,尽快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解决好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问题;其次,以“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和“反四风”为核心内容,强化制度在党风廉政上的预防和约束作用,凝聚党风廉政建设的正能量;第三,强化制度的权威与价值,以落实制度为努力方向,真正发挥制度效力。
5.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查处腐败“无禁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强调,“有案必查、有腐必惩,任何人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依纪依法严肃查处,绝不姑息”。从时间上看,防微杜渐,苗头性预防和惩治腐败共同发力,“抓早抓小,有病马上治”;从惩处的尺度上看,不定指标、上不封顶,发现多少查处对少,除恶务尽;从领域上看,从中央机关到地方组织、从核心部门到边缘单位、从党政机关到军队系统,实现反腐败斗争全覆盖;从地域上看,国内全面开展反腐风暴,国外加强国际合作和追逃力度;从主体上看,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要查处大案要案,也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既着眼于全体党员,又突出抓住“关键少数”,全范围挤压腐败分子容身空间,宽领域形成威慑之势。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决不留死角。
6.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保证反腐败斗争持续、健康、有序开展。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方式和要求。在新时期反腐败实践中,党中央提出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促进反腐斗争的规范性和有序性。在处理党和法律关系上,强调“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针对“关键少数”,明确提出“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的要求;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从而避免了惩治腐败上的选择性和弹性;在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中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碰、法律底线不能越的观念。
7.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反腐败格局科学化。改革是决定党和国家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实现制度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更是取得反腐败斗争胜利的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必须深化各领域改革”,“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同防范腐败同步考虑、同步部署、同步实施”。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契机,促进反腐败格局科学化,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健全反腐败斗争的领导体制和机制,进一步解决好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
8.不断拓展和夯实人民群众参与反腐败斗争的渠道,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已经成为当前反腐倡廉建设的基本要点。把“以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反腐败工作的根本标准,保证反腐败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价值取向;推行权力清单制,推进决策、管理、服务、结果公开,让暗箱操作没有空间,让腐败无法藏身;拓展人民监督权力的渠道,健全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机制;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及时公开反腐倡廉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情况。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信访举报数量逐年递增,2014年比2013年增加39.5%,2015年比2014年增加3.3%,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参与反腐败斗争的热情。
9.营造廉洁从政环境,努力实现良好政治生态。良好的政治生态是维系清明政治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提出“净化政治生态”的时代命题,确立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努力方向和历史任务。一方面,营造良好政治生态首先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以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另一方面,与时俱进创新方式方法,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在全社会形成廉洁从政光荣、贪污腐败可耻的氛围。通过全党上下的努力,重构充满正能量的政治生态,形成反腐倡廉的新气象。
10.打铁还需自身硬,增强反腐败斗争的主动性。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时代命题,抓住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和切入点,促进了反腐败斗争的开展。首先,保持执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正确处理好党的伟大工程与伟大事业之间的关系。其次,凸显执政党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正确处理好“关键少数”与普通党员干部的关系。再次,强化自我监督和党内监督,凸显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防止“灯下黑”,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最后,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理想信念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把党规党纪挺在前面,正确处理好党员与群众的关系。
上述新理念逻辑严密、层层递进,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的理论体系,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