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农民”打造万亩花田

2016-06-22罗晓庆

关爱明天 2016年6期
关键词:大康百合花百合

本刊记者 罗晓庆



“研究生农民”打造万亩花田

本刊记者罗晓庆

百合花田刘奇/摄影

从四川绵阳市江油驱车8公里,便可抵达位于伟大诗人李白故里的“百年好合爱情谷”。放眼望去,可见远处山上两个摩崖石刻“山盟”,令人无限遐想。穿过一个名为爱情小筑的桥,便可看到占地120亩的温室大棚里成片的百合花,白的、粉的、黄的等,有的含苞、有的怒放,3万余株百合汇成一片百合花海。

两年前,这里只是不足百亩的百合花种植基地,如今已经是拥有最多百合种植资源的全国最大的百合基地;依托全国最大的百合花种球繁育基地的优势,以百合寓意的爱情为主线,全国最大的以爱情为主题的农业观光旅游景区。

一朵百合花是如何联动了一二三产业,并“开”出一个3000多亩独具特色的百合花园区?带着疑问,本刊记者将探秘其背后精彩的创业人物与故事。

将热爱转化为事业

7年前,就读食用百合专业的华农研究生董钦金,回乡做植物资源调查。他自小就知道家乡百合花种类多,但没想到一调查才发现竟然高达22种,其中全国知名的兰州百合原种地就在江油大康镇。

这里是理想的百合种植地。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2007年,董钦金将热爱转换成事业,用自己打工赚的钱成立了绵阳九天园林有限公司,靠培育销售种球打开市场。“创业伊始,我就坚定要走技术致富的道路。”他边工作边学习,知识面和专业性都在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储备的过程中有所提高。2012年,研究生毕业的董钦金决定再次回乡创业,并成立了四川省松花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这过程中,我培养出了一批经验丰富的农艺师、园艺师、植保师团队近30人,专业化的植物病虫害防治队伍,高效完整的管理、营销团队和经验丰富、技术领先的生产队伍。”董钦金说,在大康镇党委、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以官渡村为中心流转土地1000多亩,当地农民以土地入股,并在公司务工的方式共同与我一起建设公司,以种植百合花为载体带动农民致富。

带动一方老百姓技术致富

自此,董钦金当起了地地道道的“研究生农民”,日日到花田中观察、记录各种数据,专攻百合花的繁育和推广。他靠着钻研技术,把传统观赏的百合花繁育成集观赏、食用于一体的新品种,“我们在百合食用加工方面,不采取硫磺熏,更加环保安全。”

2014年,借助江油市谋农业观光旅游道路的东风,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一场按国家4A级景区标准兼市场化运作,将旅游观光、爱情体验、民俗文化、加工生产融为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联动大戏由此展开。2015年,董钦金的公司按4A级标准建设的生态农业观光风景区百年好合爱情谷和中国百合国际博览园全面竣工,五千亩百合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建成,80000平方米全国最大面积的连栋大棚、智能的玻璃温室也建设完毕。

不到半年时间,“百年好合爱情谷”就开园迎客,特色文化创意的全产业链模式由此形成。“2015年,我通过创业,带动当地农民致富700余户,年户均收入达18000元。”

由于百合国际博览园的建设,政府投资新修建了产业园专线道路,并安装了路灯,开通了公交专线。新增商铺林立,灯火辉煌,大康镇焕然一新。董钦金感慨,“夜晚当我走在大康镇新修的道路上,看着一路的灯火通明,不禁感慨,通过技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创业目标我已初步实现了第一步。”

猜你喜欢

大康百合花百合
百合花
风吹百合香
一朵百合花
清心消暑话百合
小事别小视
小事别小视
百合依依
《辽大康四年谷积山院读藏经之记碑》考
百合花
富贵像风吹过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