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侗锦产品的开发与创新研究

2016-06-22郭星辉陈晓玲

关键词:开发创新

郭星辉,陈晓玲

(湖南工程学院 纺织服装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4)

侗锦产品的开发与创新研究

郭星辉,陈晓玲

(湖南工程学院 纺织服装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4)

摘要:分析我国侗锦产品的现状,归纳市场上侗锦产品的种类以及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对侗锦产品进行创新研究;从生产、种类、文化、原材料、宣传、销售等多方面入手,提出与侗锦主题相关的产品开发思路。

关键词:侗锦;侗锦产品;开发;创新

侗族,是生活在我国西南地区古老的民族,拥有独特的文化艺术,是最早从事纺织的民族之一。侗族的侗锦继承了古代百越民族的织造技艺,唐代《北史·僚传》便有“僚人能为细布,色致鲜净”的记载[1],可见侗锦的多姿多彩。侗锦色彩鲜艳、线条清晰、技艺精绝、题材广泛,飞禽走兽,昆虫及各种花草图案,文化艺术蕴义博大精深,反映着侗族人民的文化习俗和审美观念,反映着侗族人民代代相传的工艺,也反映了侗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具有极高的艺术性。

一侗锦的发展

“任何艺术品都是时代的产儿,每个吋代的文明必然产生出它所特有的艺术,并且它们都是无法复制的。”[2]不少珍贵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手工技艺正渐渐消失,侗锦作为中国少数民族织锦艺术中保存最完整且工艺最精湛的技艺之一也是如此。2008年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湖南省通道县侗族自治区的侗锦织造技艺入选。同时政府也制定出台了相关保护政策。但是现在侗锦的传承方法主要是靠口口相传,极少创新,受到时间、空间、地域及市场的限制。侗族与外界的沟通日益加强,相应地传统习俗也在逐渐的弱化、丧失、被替代,在侗族传统服饰与现在流行服饰的交互中,人们通常选择了方便简洁的现代流行服饰,侗族的传统服饰文化受到强烈的冲击。而侗锦产品多为民族服饰或者旅游产品,不能和现代化生活接轨。所以侗锦仅仅靠保护是不够的,还需要侗锦产品的创新,所以侗锦的产品创新开发成为必然。

二侗锦产品的现状分析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黔中南地区侗族自治区也成为旅游的景点,自然具有侗族特色的侗锦产品也就进入人们的视线,但是现在侗锦产品主要集中在旅游方面,而且侗锦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通过调查研究,市面上的侗锦产品主要具有以下几点特点与不足:

(一)产品品质参差不齐

旅游业的兴起,为侗锦旅游工艺品带来了商机,人们纷纷看中侗锦旅游工艺品的广阔的市场前景,在各侗族旅游地开设侗锦工艺品的的店铺,仅肇兴侗寨就有二十多家关于侗锦产品的商铺,商铺里侗锦产品的质量也参差不齐。在没有质量标准的情况下,许多商家为了在价格上竞争,以次充好,导致无数低劣产品涌进侗锦市场。如图1所示,为侗锦旅游区商店里的侗锦产品,从图案上看起来为侗锦产品,实际为用机器模仿侗锦图案绣出来的,并没有按照侗锦的编织工艺进行制作,没有侗锦产品该有的艺术价值。

图1 侗锦产品实拍图

(二)产品缺乏创新

侗锦是纯手工操作,织造缓慢,织造侗锦收入太低,年轻人们不愿潜心学习,如今侗锦织造传承人普遍是中老年妇女,而这些传承人的创新能力不强,很少有人在侗锦技术和艺术上创新。以上这些条件导致了产品的种类少、形式单一和雷同、题材老化、样式陈旧等问题。而且往往一个好的图案或者产品设计出现,很快市场上便会出现无数的抄袭品。

(三)产品实用性差

在当今时代“人性化”的商品更能占领市场,侗锦产品却很少将现代生活与科技融入,无论在图案造型上,还是制作材质上,依旧沿袭过去,像床单、被面之类的侗锦产品已经不在适用用于现代生活,此类产品用“阔不逾尺”的古老木制织机织造(见图2),织出的产品不适用于现在家庭常用床的大小,并且民族风过重与现代家居很难搭配。现在大部分侗锦服饰产品仍不能摆脱侗锦的厚重感,并且与现代日常生活脱节严重。

(四)包装粗糙

现在侗锦的生产方式大部分都是以手工作坊的形式,像这样的作坊主很少有人懂得为销售效益方面做长远的考虑,所以产品往往制作粗糙,包装低劣,产品往往会用普通塑料袋随便装起来。这就降低了产品本身的价值。

图2 侗锦织机实拍图

(五)展示性较差

一方面是旅游方面的侗锦的宣传和推广不够,另一方面商家在卖侗锦产品的时候多陈列摆放杂乱,展示性较差,形如杂货品。而且在旅游地的商家是各种当地特色产品都摆放在一起,包括侗锦产品,尤其是小的侗锦工艺品,如果旁边没有侗锦的介绍,很难吸引人们的注意。

(六)价格昂贵

侗锦的织造工艺繁杂费时,进度相对比较慢,一个工艺熟练的织造艺人十天左右才会织出1米左右的侗锦,如果在加上精美的刺绣,那么侗锦的产量就会变得更低。而且侗锦的生产方式多为小作坊生产,作坊人数一般为1-5人,而像这样的生产方式并很难实现侗锦的大量生产。这样除非是质量粗劣的产品,侗锦的价格也会非常的昂贵。侗锦产品现有产品种类与花色单调,在同类的产品中侗锦产品要比普通产品的价格要贵的多,消费者自然会放弃侗锦产品,而选择普通产品。

三侗锦产品种类

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市面上的侗锦产品种类众多,归纳起来主要分为四大类:侗族传统服饰类产品、侗族时尚服饰类产品、家居类产品、旅游类产品,如表一所示。

表一 侗锦产品种类

四侗锦产品的开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侗锦的保护除了直接实施保护的手段外,侗锦产品的开发与创新也是侗锦保护的又一重要手段。侗锦产品的开发要从生产、种类、文化、原材料、宣传、销售等多方面入手。

(一)丰富侗族产品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的需求越来越高,不断的需求是传统手工艺品不断发展的动力,不同的需要导致了人们创造的多元化[3]。现在市面上的侗锦产品不够丰富,以纯装饰性居多,这就导致了需求市场的缩减。开发侗锦产品就要开发出实用性较强的侗锦产品。

首先,增加侗锦产品开发的种类,在原来四大类侗锦产品的基础上增加包装类和其他商业用品类。包装类侗锦产品不仅能过加强宣传侗族地域特色文化,更能提高已有产品的价值,吸引消费者。侗锦是侗族地区有代表性的特产之一,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如果消费者在购买各种侗族特产的时候用侗锦作为包装袋,消费者会在购买一件特产的情况下拿到两件侗族特色的物品,并且侗锦包装产品还可以被消费者循环利用或者留作旅游纪念品收藏。同时也能达到广泛传播侗锦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其他商业用品类的侗锦产品也有很好的市场前景,例如开发玩具、汽车用品等等产品,融合侗锦的特色。

其次,在原来侗锦产品的基础上加以开发创新:(1)在侗族传统服饰类产品方面开发新的图案题材;(2)在侗族时尚服饰类产品方面,我们需要在侗锦技艺的基础上注入时尚流行的设计理念,不仅要保留继承传统图案纹样,还要迎合现代人的审美意识,作出适合日常穿着而又带有侗锦民族特色的服装,开发围巾、背包、手提包等,充分发挥侗锦传统图案抽象性的优势,既可以和民族风格的服饰进行搭配,也可以很好地适应现代服饰的搭配,并且有很强的装饰搭配效果;(3)在家居类产品方面,增加床单、被套、沙发套、沙发垫、抱枕、靠枕、睡枕、餐垫、杯垫、窗帘、桌布壁饰等装饰类产品的开发以及各类产品规格,加强产品跟现代家居的搭配与融合;(4)在旅游类产品方面,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融合已经成为当下的一种发展趋势[4],加强侗锦产品与侗族地域文化的结合,提高其质量。

(二)调整生产方式,改善产品品质

开发出侗锦的包装或者是增加产品的规格等,这些都要求产品价格的下降以及产品质量的保证。

首先,产品价格下降,就必须改变现有的生产方式,将手工作坊的生产方式逐渐转变成企业集中开发的生产方式,将研究机构、传承艺人、政府、企业结合起来,实现侗锦产品产业化。集约经营能够共享各家资源,去除没有发展前途的文化项目,开辟新的文化项目[5]。对侗锦工艺采用现代科技技术与人工的结合, 部分工艺采用电脑制图,自动机织等等,改进设备增加规格种类,发展了1米、1.5米、2米以上的大幅织机适应市场需求,组织大批量生产。

其次,制定产品质量标准。目前没有质量标准体系的情况下,大部分消费者又不懂得鉴别,以次充好的不诚信现象比较普遍。根据材料、工艺、艺人、艺术价值等因素的不同对不同的侗锦产品制定不同的价位。这样才能让消费者放心的购买侗锦产品。

如今人们倡导绿色健康理念,使用丝、麻、棉等天然材料以及新技术织造的绿色材料成为必然。人们对贴身穿着的服饰和日常接触频繁的产品要求更加高。侗锦服饰类和家纺等产品更要强调舒适性和纯天然、无污染的原材料方面的开发。而作为收藏品的侗锦装饰类产品也是要求绿色的原材料。侗锦产品对绿色原材料的选择成为必然。而像包装类产品除了要考虑绿色环保方面之外还要从其实用性考虑,例如包装袋的承重程度,等等。

(三)加大宣传,加强鲜明地域文化

将民族文化艺术与旅游、与商品经济相结合,是民族地区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6]所以要加强侗锦产品地域文化,同时加大宣传。旅游发展政府主导性的因素很多,即使从长远发展来看也无可替代[7]。作为弱势的民间工艺产品,要在政府的支持之下,企业、有关部门、旅行社还有商铺等多方面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侗锦产品的宣传(见图3)。

图3 侗锦产品宣传模式

(四)拓展销售渠道

拓展多种销售渠道,如表二所示:

表二 销售渠道

五结语

现在人们制作侗锦产品大多是为了获得利润,面对商品经济的诱惑,人们往往忘记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侗锦已经频临失传,造成市面上的侗锦产品参差不齐、创新不足。侗锦产品必须从生产、种类、文化、原材料、宣传、销售等多方面开发,才能实现侗锦产品的开发,从而最终在创新的同时实现侗锦的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傅安辉.侗族的织绣艺术[J].民俗研究,1995(1):61.

[2]张辉.《考工记》中所体现的传统造物之美[J].艺术与设计,2009(3):36.

[3]徐艺乙.工艺美术的发展与当时代相适应[J].美术观察,2011(6):12.

[4]魏小安.中国旅游发展大趋势探讨[J].旅游管理,2007(10).

[5]花建.软权利之争:全球化视野中的文化潮流[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6]王彦.侗族织绣[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7]郑蓉蓉,王欣.文化旅游产业中苏绣衍生产品的设计研究[J].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2014(4):148.

On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the Products of Dong Brocade

GUO Xinghui,CHEN Xiaoling

(College of Textile and Garment,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Xiangtan 411104,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of the products of Dong Brocade in China and the summarization of the categories of the products of Dong Brocade in the market, as well as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innov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hese products. From manufacture, categories, culture, raw material, advertisement and sale, etc,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the products of Dong Brocade.

Key words:Dong Brocade; products of Dong Brocade; development; innovation

收稿日期:2015-11-23

作者简介:郭星辉(1990-),女,山东潍坊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服装设计。通讯作者:陈晓玲(1975-),女,湖南祁阳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服装文化、服装结构与舒适功能性,E-mail:1092407980@qq.com。

中图分类号:TS94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81(2016)02-0118-05

猜你喜欢

开发创新
浅谈动力总成骡子车开发方法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