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伪的道德审判
——电影道德寓言的尼采式审视

2016-06-22官炳新李玖芳

戏剧之家 2016年11期
关键词:尼采电影

官炳新,李玖芳

(东北师范大学 传媒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虚伪的道德审判
——电影道德寓言的尼采式审视

官炳新,李玖芳

(东北师范大学 传媒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摘 要】文章从尼采的唯意志主义哲学出发,探讨了电影中在维持政治正确性前提下所打造的善恶终有报的道德寓言的荒谬以及传统道德审判的虚伪本质。

【关键词】道德寓言;道德审判;尼采;电影

公元前2世纪,基督教在自己的宗教体系中发展了柏拉图哲学中的灵魂与彼岸世界之说,并为它创造了一个无所不能的主宰者——上帝。上帝的出现为我们的生命活动设立了一个普遍性的道德行为准则。虽然早在十九世纪的时候,以尼采为代表的唯意志主义哲学早已宣告“上帝已死”,呼吁人类舍弃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而去寻求一套源于自我的价值评判体系。但实际上,作为上帝遗产的道德审判却依旧贯穿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当中,并以各种神话寓言的形式对我们的人生进程实施操控。像一系列经典的好莱坞二元对立电影情节当中,在“坏人”的对立面里,总有一个打着“正义”的旗号来执行审判的“好人”,例如《钢铁侠》中的托尼·斯塔克等,这些执行审判的好人时常被冠以英雄的称号。在这种固化的电影叙事模式当中,人的面孔由一系列象征不同寓意的符号所代替。在经典的电影符号学的视域之中,导师、救世主、恶魔等一连串的功能性角色的同构,使电影完成了一则邪不胜正的美丽的道德寓言,并告诫我们任何犯罪都将遭受惩戒。

然而,正如伍迪·艾伦所言:“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犯罪事件发生——心理犯罪、共同犯罪、合法犯罪、政治犯罪,甚至种族灭绝……有些人可以承受这些,有些人则不行。但后者是少数,大多数人都能将自己犯下的罪行合理化,然后绝口不提。”[1]那些善恶有报、天道轮回的道德规训是否真的能如寓言中那般无时无刻地实施审判?

向来以诙谐戏谑著称的艾伦一反往日的插科打诨,在《赛末点》中严肃地讨论了这一命题。在影片的1小时30分部分,克里斯开始实施他的谋杀计划。他首先骗入女房东的屋内,将其杀死,并伪造成入室抢劫的案发现场,接着躲在楼道电梯口等待回来的情人诺拉,然后将其谋害,最终逃离现场。整个过程化用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罪与罚》中的经典情节,但与原著不同的是,伍迪·艾伦通过一系列巧合,使克里斯幸运地逃脱了法律制裁,而且影片的末尾,克里斯并没有为他的所作所为忏悔,而是以各种理由使自己的罪行合理化。然而在陀翁的小说里,即使拉斯柯尼科夫有机会避开法律的制裁,也无法逃脱道义上的自我审判。陀翁似乎在告诫我们,唯有向上帝坦诚自己的罪恶,才能得到灵魂上的救赎。显然,对于道德审判的理解,伍迪·艾伦走到了陀翁的反面。

假如说《赛末点》是对道德寓言的虚伪面孔进行揭露的话,那么新现实主义电影《偷自行车的人》则直接延续了尼采对道德审判存在合理性的批判。“在尼采看来,道德就是首先否定他人,并把他人与自身对立起来从而肯定自身(‘奴隶道德’、‘侏儒道德’、‘渺小的道德’)......这种道德产生于一种怨恨,对世界、对他人、甚至对自己(激情)的怨恨,通过一种否定的评价而肯定自身。”[2]

德·西卡所展现的也正是这样一种道德审判上的虚伪与无力。影片中,刚刚找到工作的男主角安东在街边粘贴广告画时,以家当置换的自行车不幸被小偷骑走。在这样一个物资匮乏的社会背景下,意味着安东将再次失去工作。他不得不带上儿子开始漫无目的地寻找。几经辗转,终于找到小偷的下落,但却因为对方邻居的阻拦,未能要回自行车。安东在回家的路上萌生了盗窃别人自行车的念头,然而,正当他要骑走别人的车时,却被抓了个正着。所幸的是,车主最终放了安东,影片的结尾是绝望的安东和儿子无奈地回家。

在传统意义上的道德对抗范式当中,安东和小偷无疑是正义和卑劣的分立。然而,占据道德制高点的安东却没能凭借正义的权柄成功地对小偷实施审判。被邻居们围攻的安东,反而处于危险的境地。而另一方面,为了生计不得不铤而走险的安东,最终也没有受到真正的审判。在求生的意志面前,道德的标尺已然失效。似乎在那种艰难困苦的情境下,任何形式的生都不应该受到审判,唯一该审判的是腐朽政权,因为它没有给民众带来生的希望。

“道德中的每一种自然主义,也就是说每一种健康的道德,都是受生命本能支配的......相反,反自然的道德,也就是几乎迄今为止被倡导、推崇、鼓吹的道德,都是反生命本能的,它们是对生命本能的隐蔽的或公开的、肆无忌惮的谴责。”[3]

任何形式的生命,哪怕是卑劣的、苟且的,都不能够成为道德审判的对象,因为纯粹的生高于真理,更高于道德。我们反对将一切生命活动简单地划分为善和恶的对立。电影如此,人生亦是如此。

参考文献:

[1]王三丰.我的电影都是偶然伍迪·艾伦谈《赛末点》[J].电影世界,2010(11).

[2]朱彦明.尼采的视角主义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23.

[3][德]尼采.偶像的黄昏[M].卫茂平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102-01

作者简介:

官炳新(1992-),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影视理论与批评;

李玖芳(1990-),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影视理论与创作。

猜你喜欢

尼采电影
虚无与轮回:《悲痛往事》的尼采之维
“格言中的体系”——尼采的“反哲学”及其写作
不再羞于自己
论胡玫《孔子》编剧艺术得失
莫言文学作品电影改编
汤姆?提克威影片的审美特征
解读张艺谋影片的视觉审美
后现代视域下香港电影的解构与建构
国产“现象级”影片的跨文化症候
尼采对修辞学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