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世纪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现状分析

2016-06-22栗晓洋

戏剧之家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新世纪流行音乐

栗晓洋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 郑州 450064)



新世纪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现状分析

栗晓洋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 郑州 450064)

【摘 要】音乐,是一个民族记载本民族文明历史的一种重要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流行音乐因其符合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等特点而备受年轻人的青睐,而土生土长的民族传统音乐却正遭遇着末路的尴尬。本文试图从传统音乐的价值意义出发,立足当下政治、经济及社会等大环境,对传统音乐发展困难的原因从内外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并呼吁人们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进行努力。

【关键词】新世纪;中国传统音乐;流行音乐

一、中国传统音乐的价值意义及发展现状

(一)中国传统音乐的价值意义

音乐,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来讲,都是承载文明的良好载体。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在历史传承过程中,音乐的贡献是不容小觑的。至今为止,很多少数民族依然选择用音乐来承载自己的民族文化,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人物事记,都可以在音乐中找到踪影,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传递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中所积累的知识,是民族发展历史的积淀。因此,中国的传统音乐中蕴含着海量的历史讯息,可以说是一笔无价的非物质财富。

其次,在中国历代社会,民间歌谣能够反映当时统治者是否开明,是否深得民心。“吃闯王,喝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这首歌谣就体现了当时社会中对于起义军的拥护。几千年前人们就知道音乐的巨大作用,古代很多统治者会选择用音乐这种独特的手段来对人民进行教化。这在当今社会同样适用,音乐在某些方面的确能够教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有促进作用。

(二)当下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现状

在近代社会,人们的娱乐方式及视听欣赏方式发生了改变,电视、电影及KTV等成了娱乐休闲的主流方式。而很多代表我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却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冲击,很多依靠口传心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都正在不断消失,生存环境急剧恶化。从上世纪末开始,传统音乐就一直处于持续衰落状态,生存空间不断萎缩,很多乐器、剧种甚至都已失传。据官方统计,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全国传统剧团有4000个左右,但到2000年以后,萎缩了近一半,在这2000多个剧团里至少还有近四分之一的团常年根本就没有演出。剧团演出的总场数也在不断减少,2000年以后萎缩的速度更快。

以中国的国粹“京剧”为例,既为国粹,应当是人们喜闻乐见,大街小巷遍闻其音。在曾经戏曲流行的黄金时代也的确出现过这样的盛况,然而现在的实际情况却是大街小巷充斥的全都是流行音乐。虽然国家给予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支持,要求保护、传承和发展,京剧却依然只是勉强维持生命。至于昆曲及其他剧种等,更是“难入寻常百姓家”。各剧种唱来唱去就那几个老段子,各种民族乐器二胡、唢呐等一代又一代老师教的就那几首老曲子,其生存价值也只能体现于部分老年人群,在老段子里回忆回忆他们的青春,缺乏时代的新鲜感,缺乏新鲜的血液。

(三)关于大学生对音乐偏好的几项调查

笔者曾经在所任职的高校随机选取了500名非音乐专业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2%的学生明显更偏好于流行音乐,但明确提出喜爱民族音乐的只占总人数不到5%,这5%里面有12人是小时候学习过古筝,5人学习过二胡,其他均为因亲戚朋友中有从事关于传统音乐工作受到影响而选择的。30%的学生表示喜欢西方的交响乐,而明确表示喜欢听戏的只有三个人。一项对66所师范类院校音乐专业的抽样调查中,这些未来的音乐教师们希望能“在实践中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仅占被调查人数的2%。

众所周知,我国少数民族的同胞们大多都是能歌善舞的,很多少数民族都以音乐来记载本民族的历史,但在另一项调查中,少数民族的学生对自己本民族音乐的掌握情况却也是差强人意。这是一项对来自广西各地少数民族的近2000名学生进行的“多少学生会唱自己家乡的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的壮族学生,5%的瑶族学生,29%的苗族学生和31%的侗族学生会唱自己家乡的歌。调查结果是令人惊诧的,同样是值得我们去反思的,青年一代对传统音乐的偏好将直接影响着传统音乐下一步的发展。

二、新世纪以来传统音乐发展困难的原因分析

在整个社会大环境发展潮流驱动下,传统音乐的发展困难也是一个必然,其原因既有来自于外部各种因素的冲击,也有来自于传统音乐本身的因素。

(一)外部因素主要来自于流行音乐的冲击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同世界各国的联系也日益频繁,国外的各种流行音乐充斥中国的大街小巷。流行音乐因其内容时尚、学习便捷等优势,符合时代潮流的快节奏而备受年轻人的青睐。

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应运而生的超级女声、中国好声音、中国最强音等各种选秀类节目,也极大地推动了流行音乐的发展,为流行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有项目,有需求,有平台,在市场经济情况下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这种对流行音乐的助力作用就更加扩大了对传统音乐的冲击,使得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传承阻力更大,发展之路更加艰难。

(二)传统音乐遭遇发展困难其自身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外部的阻力虽然给传统音乐的发展带来了不少困难,但其自身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是其发展困难的主要原因。现在中国的音乐教育大多以西方音乐为基础,学生学习乐理视唱也都是以西方乐理和五线谱为基础。艺术类学生高考时器乐组大多也是西乐专业,民乐专业少之又少,而且几乎所有的高校在专业音乐教育中必修的一门乐器都是钢琴,民乐基本都是选修。这并非教育系统不重视传统音乐,而是学科自身发展的选择。西方音乐的发展过程中善于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所有音乐形式的发展都有相应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而中国的传统音乐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虽然有很多的优秀作品,却一直没有形成占主导地位的作曲技术理论体系。重视演唱演奏过程中的二度创作,是传统音乐的一大特色,但这种特色的弊端就是不能对其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缺乏理论的支撑,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必然会遇见瓶颈。

(三)不正当的价值观对青少年音乐偏好的影响

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现在的很多家长们也都很支持孩子们去学习艺术,愿意让孩子去学习一门乐器,然而在乐器的选择上亦是偏向于西方乐器。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等,家长们会觉得很高雅,而对于传统的民族乐器,除了古筝的市场好一些,二胡、琵琶等都觉得太土,这就在无形中给孩子灌输了一种不正确的思想,即中国民族的音乐都是“下里巴人”,而西方的则属于“阳春白雪”,这种思想将直接影响到孩子们长大以后对于音乐价值观的判断。

三、结语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现代社会已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立足于世界的根本,因此,中国要想立足于世界,就必须发扬国学,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有利于扩大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传统音乐作为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对外的交流中,有利于宣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能够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如何对传统音乐进行行之有效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亦是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长期思考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张春燕.中国传统音乐之美与其内涵的跨文化传播[J].北京社会科学,2016(2).

[2]杨曦帆.走向未来的民族音乐学——“中国民族音乐学反思与构建”学术研讨会述评[J].中国文艺评论,2016(2).

[3]樊祖荫,谢嘉幸.中国(大陆)以音乐文化多样性为基础的音乐教育:发展现状及前景[J].中国音乐,2008(2).

[4]周永晓.信息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保护与发展[D].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0.

[5]段桥生,米瑞玲.中国传统音乐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中国音乐,2006.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052-02

作者简介:

栗晓洋,女,研究生,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基金项目:本论文系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流行与传统的交融——从新世纪音乐类选秀现象看中国传统音乐的可持续发展”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音乐新世纪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2020《新世纪智能·新高考》全新改版了,快来订阅吧!
2020《新世纪智能·新高考》全新改版了,快来订阅吧!
《新高考》更名为《新世纪智能》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
中国传统音乐教育传播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音乐提升师范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研究
和流行音乐有个约会
《新世纪对联大典》(2010年卷)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