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亲的弓

2016-06-21贤爸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小学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弹棉花手艺生涯

贤爸

最近,学校要孩子交一篇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作文。陶陶回家要求我进行素材支援,我想来想去,建议他以“爷爷的弓”为素材进行写作。孩子的任务完成了,我作为孩子的父亲,忽然也想要写点什么。

我的父亲14岁就跟随本家的一个叔父当学徒,这是他手艺生涯的开端。那时,每到冬季,他便跟随师父,背起行囊,深入皖南山区,走村串户给人家弹棉花。那时弹的棉花不仅用来做棉胎被,还用来搓成棉条纺纱、做棉袄、做棉鞋……凡是涉及棉花深加工,都需要先将棉花弹蓬松。所以,在那时候,弹棉花也算是一个热门行业。父亲成家后,便逐渐放弃了上门服务的方式,改成在家里进行代客加工的服务方式。说到具体业务,基本全是代加工棉胎被了。

儿时的记忆里,农村最忙的是夏、秋的收割季节,而我家最忙的,则是秋收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既要忙着田地里的收割、播种,还要顾着弹棉花的生意。那时的农村,每到冬闲季节,都要义务出工。母亲经常出门十天半个月不等,我们兄弟三人逐渐承担了母亲的角色。每天放学回家,我们各自分工:做饭、喂猪、帮父亲牵纱……还少不了给亲戚们做义务帮工。父亲靠着那张弓,弹出了柴米油盐,弹出了我们三兄弟的学费,弹出了我们一家蒸蒸日上的生活。

随着时代的变迁,村子里和我们同龄的人大都放弃了学业,涌入城市,开始了各自的打工生涯。每每看到他们衣锦还乡,我们三兄弟便艳羡不已。但一家人围坐在煤油灯下吃晚饭时,父亲却说:“手艺不富,手艺不误。”意思是,他有这门弹棉花的手艺,保障我们兄弟三人读书不成问题,我们得安心读书,不用担心生计。正是有了父亲的这份坚持,才成就了我们如今的生活环境。

如今,随着自动化时代的来临,纯手工制作的棉胎被业已被边缘化,甚至逐渐面临淘汰。前段时间,父亲特意来芜湖,要我们带他参观现代化的棉胎被设备和生产制作过程。在参观的时候,他关注着每个加工环节,和他现在的工艺做着比较,劲头十足,一点儿也不像一个老人。我们在心里直感慨:他是真正响应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如今,他虽然已入古稀之年,却依旧坚守着心中的那份信念。这信念也支撑着我,像当年的他一样,踏实勤奋地生活。

一张弓,一面盘,一把捺筛,一根砍花条,一条竹尺,一根纱篙,铸就了父亲一生的事业,也支撑起了一个家庭的未来。

父亲的弓,一端挑起的是男人的责任,另一端挑起的,是如山的父爱。

猜你喜欢

弹棉花手艺生涯
手艺
吐槽退役生涯
最贵的不是手艺
蒋晓栋:海归硕士“弹棉花”传统手艺变“文创”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生涯教育:未来已至,未来可期
《寻找手艺》让“手艺”文化走红
一颗负责的心——我的班主任生涯
“弹棉花”的枪架子
东郊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