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德曼:从数控机床“制造”到智能装备“智造”

2016-06-21

中国机械 2016年6期
关键词:德曼制造智造



海德曼:从数控机床“制造”到智能装备“智造”

在机床行业下行压力日益加大的2016年,浙江海德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因其个性化、特色化、最适化的产品与无人化生产单元、柔性生产线,赢得了客户的依赖,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成功完成年度计划预期。来自2015年第4季度的订单,把2016年第1季度排得满满,市场继续看好,前景十分乐观。

海德曼的HTC550高端精密数控机床,凭借其在汽车柔性制造重点领域(盘类零部件)的高精度/高效率,成功入选“浙江省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自动化制造单元入选“浙江省首批’机器换人’先进适用装备推广目录”,在继“台州市市长质量奖(2015年)”、“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4年)”、“全国用户满意产品(2014年)”、“全国产品质量十佳企业(2013年)”、“浙江名牌产品(2013年)”、“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2012年)”等系列荣誉之后又添殊荣。

2015年底,浙江海德曼机床制造有限公司更名为“浙江海德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从“有限”到“股份”,意味着海德曼企业规模的壮大。那么,从“制造”到“智能”,又意味着什么呢?

海德曼董事长高长泉向记者介绍,海德曼公司从2008年开始,以“车床专家,车削专家”为战略目标,通过“对标德日”来实现“替代进口”。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将数控机床国家标准(注:中国数控机床标准直接沿用国际标准)全部压缩50%,核心部件标准压缩80%以上作为企业标准,自己给自己提高标准,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经过了长达8年的艰苦卓绝的企业结构转型和技术升级,在成功研发伺服主轴单元、伺服动力刀塔等核心功能部件基础上,以主轴单元制造技术、伺服电主轴设计及制造技术、伺服刀塔设计及制造技术、数控车床热补偿技术、高精度车床主轴动态精度检测技术为代表的一批基础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2012年,海德曼终于可以踌躇满志地朝着无人化制造单元与柔性生产线的进程上迈出了成功的一步。目前,随着公司拥有的特色制造所必须的核心技术,人才储备,完成了对于一整套进口高端装备达到了得心应手的运用,和对零件加工、装配等工艺过程严密控制。

“目前,从数控机床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来看,机床领域最重要的发展趋势是体系结构的开放性,为适应数控、物联网、个性化、多品种、小批量、柔性化等迅速发展的要求,海德曼联合数控系统设计,可以生产开放式的机床装备单元,满足客户所需的柔性化需要。按照‘中国制造2025’路线图,该是到了逐鹿智造市场的时候了。”高长泉底气十足的说。

因为,在高长泉看来,智能制造是壮大海德曼的阳光通途,“互联网+”是放飞梦想的借力长风。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智造大展宏图的时代。为此,海德曼计划在未来的5年内,探索“两化”深度融合途径,全面提高技术水平,让互联网新技术发挥优化制造业的生产方式、投资方式、管理方式和商业模式的作用,真正跻于世界前列的智能制造。

2月18号,农历正月十一,整个玉环岛还笼罩在浓郁的新春氛围里。走进海德曼恒温恒湿的生产车间,感觉一片整洁明亮,环境堪比一流实验室。初八那天归来的200多名技术工人都在8点各就各位,开始了按部就班的工作流程。

在材料分析实验室,一台科幻感十足的相衬显微技术设备正在检测材料。实验室工作人员说,公司对基础材料要求非常苛刻,对材料处理过程也是要求达到至善的最高境界地步。由此可见,海德曼对产品的高品质追求,对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已经渗透到产品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细节.

问到如何进入“智造”领域并赢得立足之地,高长泉董事长列举三个因数,一是质量为先,二是人才为本,三是创新驱动。创新的意义,就在于拥有核心技术。没有自己的技术,永远不可能驱动“智造”上路。海德曼的车间里的大多数顶尖技术的制造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我们需要完善几年前甚至很多年前国外就已掌握的技术,又想要弯道超车,不做国外企业的被动供应者……为此,我们这些数十年装备制造的产业主,应该直面“圆珠笔珠之问”?这也使记者联想到李克强总理在一个座谈会上举例说的“中国至今不能生产模具钢,比如圆珠笔的’圆珠’都需要进口”,从而引发中国制造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被提到了新的高度。

同样,在高长泉的心目中,装备“智能制造”是一个全新的高度:不仅是海德曼精密制造的产品具备品质稳定、成本最优、柔性交付,而且智能装备制造的基础,也是股份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推动自动化向智能化制造发展,需要“全价值链”的智能化,海德曼还应该在供应、订单、研发、产品、生产智能化上加快步伐。 “实现智能化后,海德曼需要更多懂得机器人集成技术和生产线技术的人才,我们也会更加重视技术人员的招聘和培养,并会有相对应的员工培训计划等,以贴近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潮流。”高长泉如是说。

好在海德曼率先在业内重视两化深度融合,“+互联网”早在2012年就已经起步,只不过当时没有赋予这个“命题”。作为互联网与机床制造业融合创新试点企业之一,涉及海德曼的指定创新试点项目,如何做好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和抓手,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和探索,海德曼已经为第一阶段打下了纵向集成的基础。

高长泉介绍,智能制造的发展,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公司内部的集成互联。目前,海德曼的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已经完成了集成互联,效率显而易见。通俗地说,从制造过程中某个特定阶段或制造工艺的智能化,到逐步将各个制造环节的“信息孤岛”互联互通,系统集成,从而使数据在全公司所有部门实现了共享。通过各类数据的收集进行软件的筛选与优化,有利于改进企业管理绩效,大幅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工人操作安全性,并促进清洁生产,保证人工与材料不再有浪费。

第二阶段,是公司与客户企业间的横向集成。海德曼的方向是通过互联网平台,一方面率先在制造业特别集中的本县用户中进行数据源联接,另一方面,与上游供应商,进行“微信号”连接,即将公司的特定信息与客户需求、零部件供应商进行联接,努力保单生产与精准服务提供可能。

高长泉强调,这一阶段是建立“自律能力”十分关键的一步,要求海德曼必须具备搜集与理解环境和自身信息的能力,然后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和规划自身行为。“只有具有自律能力的设备,才能称之为‘智能机器’,而具备自律能力的“智能机器”是智能制造不可或缺的条件。”

提到第三阶段,高长泉的回答是“公司间的端对端集成”。他特别指出,需要按照事物发展的内规律,循序渐进地实施,不能一蹴而就。“第三阶段关系到生产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变革,需要关乎整个价值链的工程化数字集成,需要基于价值链与不同企业之间的整合,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个性化定制,根本改变传统的商业模式和消费者的购物行为。”高长泉一口气讲述了三个“需要”,说明“+互联网”的内涵十分丰富,光有“人机一体化技术”还不够,还应该有“虚拟现实技术”与“自组织与超柔性”的环境,才能加快实现真正意义的“全价值链”的智能化制造。

从海德曼公司出来,2016年的春风正吹拂着环岛路的树叶婆娑起舞,闪耀着活跃的生命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历经20多年的艰苦努力,顺利完成了转型升级和股改后,海德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正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和平台上,即将步入全新的快速增长期。

猜你喜欢

德曼制造智造
爱德曼荣获SABRE Awards Global PRAgency of the Year全球最佳公关代理商大奖
蓝月谷“智造”幸福生活
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飞跃
“山东智造”闪耀冬奥会
美国女郎跟随假乐队巡演捞金的神奇故事
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中的价值工程应用分析
绿色理念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运用
医药制造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3D打印智造未来
身为天使(On Being an Ang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