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寒 旱地带的植物
2016-06-20
森林与人类 2016年5期
青海省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被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环抱,地形封闭,海拔从2600米到3000米,是中国地势最高的盆地。地势、地形决定了柴达木盆地的恶劣气候——干旱、寒冷。盆地东南部年降水量只有200毫米,西北部则只有15毫米。盆地年均温在5℃以下,绝对年温差达60℃以上,日温差也常在30℃左右,即使是夏季夜间气温也能降到0℃以下。柴达木风力也很大,西部的强风速度能达到每秒40米。
这样的自然条件下,植物生长会十分困难。然而,柴达木盆地今天依然能看到一些独特而美丽的野生植物。植物种类不算丰富,主要是一些抗旱能力强的灌木、半灌木和草本植物,像青海云杉、祁连圆柏、胡杨、青甘杨这样的野生乔木显得珍稀罕见。金露梅、山生柳等是山地灌木,梭梭等是荒漠小乔木,唐古特白刺、长穗柽柳、多花柽柳、膜果麻黄、黑果枸杞、北方枸杞等则是荒漠灌木。草本植物种类更多一些,其中合头草、沙蒿、驼绒藜等属于温性荒漠植物,而垫状驼绒藜、唐古特红景天、高原早熟禾、青藏苔草、岐穗大黄等则属高寒荒漠植物,生长在降水更少、气温更低的高海拔地带。柴达木盆地的这些野生植物,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化,已经能适应高寒干旱的极端生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