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与现实之间
2016-06-20郭弋琳
郭弋琳
萨特说,如果你独处时感到寂寞,这说明你没有和自己成为好朋友,而在当今这个互联网时代,这句话似乎必须加上一个前提条件才能成立——独处时没有互联网,没有手机。
随着微信应用的普及,人们日渐依赖于手机,发不完的信息,看不够的新闻推送,层出不穷的朋友圈动态……它悄悄成为日常生活中剪不断理还乱的“牵挂”,以至于餐桌上、地铁上都随处可见“低头族”。
诚然,微信有许多不胜枚举的好处,古人只能以“梦里终相觅”来解相思之苦,而今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和任何亲朋好友联系,例如在群里振臂一呼“去旅游吧”,各地空闲的亲友马上就云集响应,议时间,定行程,四面八方赶过来,既能痛痛快快地玩一场,又维系了感情,若放在从前的信件邮递时期,恐怕它只能是一场梦中之旅了。不仅如此,微信还能拓宽人们的视野,让人们在工作学习之余得到有效及时的放松。可是,微信里那些看似治愈实则无营养的心灵鸡汤真的让心灵升华了吗?
凡事有利有弊,随着微信的悄然落户,从前“围炉夜话”的温馨变为明明共处一室却仍在微信上互动,大年夜的团圆饭上面对天南地北赶过来的亲友,此起彼伏的是“看我又抢了几元红包”——反正以后总能相见,可红包不抢一会儿就没了,但事实上最得不偿失的恰恰是因抢红包而错过的嘘寒问暖。
其实人是在一天天地走向死亡的,但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一点,这句话听上去很残忍,但仍有一定现实意义。正是因为时间有限,我们才要把它用在最有意义的事上,但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它被抢红包抢走了,刷动态刷走了,在一次又一次点开的微信图标中流走了。时光流年,往事烟云,要在种种不经意的回顾里我们才会恍然,那些因微信错过的时光才更美好。
《傲慢与偏见》里简·奥斯汀说:“为一个人怠慢众人,这不正是爱情的本质吗?”现在我们为了微信而忽略众人是不是已经“爱上”手机、无网不欢了呢?管好自己,在娱乐与生活之间划清界限,在虚拟与现实之间划清界限,恰是我们面对互联网时代最必备又最稀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