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不过来,你就走过去

2016-06-18鲁先圣

做人与处世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主义者哲学家黑格尔

鲁先圣

《可兰经》有一句话:“如果你让山走过来,山不走过来,你就走过去。”这其中的智慧,对于倡导“有志者,事竟成”的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启示。世界上的很多事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艰苦奋斗,要一往无前,但也要学会转身和低头。

独处,是把自己短暂的放逐。或一个人在书斋,在河边,在山冈,或在林中,让自己与这个世界静静地对谈,把过往的那些人与事一幕幕放给自己看。也许,就回到了天真烂漫的童年,回到了青葱勃发的青年时代,也许什么都没有想,只是给人生留下了一段空白。但是,有了这样的一段独处之后,你一定会若有所悟,一定会有一声世事洞明的咏叹。

很喜欢韩愈的这首诗:“此日足可惜,此酒不足尝。舍酒去相语,共分一日光。”意思是说,美好的日子是最值得珍惜的,放下酒杯,让我们一起聊天,分享这美好的时光。我想,这实在是极高的人生境界了,邀朋友相聚,不是为了喝酒,是一起享受美好的时光。退一步想,即便是一个人,拿一本心爱的书来读,或者什么也不拿,与山川对话,与花草私语,只要不辜负了这一分时光,就是快乐的事。

林语堂说:“艺术应该是一种讽刺文学,对我们麻木了的情感、死气沉沉的思想和不自然的生活下的一种警告。它教会我们在矫饰的世界里保持着朴实真挚。”我以为,正是文学作品的功用之一。我们要给生活中怅然若失者以人生的启示,要给生活中陷入迷惘者以悠远的况味,要给误入歧途者以人生的引领,倡导人与人之间纯粹的情感和真诚。

世界上有三种人不会快乐:感伤主义者、完美主义者和逃避现实主义者。感伤主义者总是看事物的负面,自然不会快乐。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总是吹毛求疵,所以追求完美的人不会快乐。世界是最现实不过的,逃避现实是不可能的事,想逃而逃不了,当然会烦恼。这三种人的不快乐都是自找的。世界上充满了不确定性,充满了意料之外,充满了不可抗拒,充满了缺陷。如果我们懂得了人生最重要的意义是“继续顽强地活下去”,凡事从最坏处着想,你的世界就处处阳光明媚。

老子最推崇“自胜者”,其实就是我们说的“自我征服”或“战胜自我”。一个连自己都征服不了的人,一个可以轻易放纵自己的人,不会取得过人的成就。有一些人,直到灾难临头,直到结果已经水落石出,都不肯放弃或改变自己的所谓的真理,都不肯退回一步,另辟蹊径。所以,生活中才有惨烈的头破血流,才有可怜的不可收拾。

哲学家黑格尔弥留之际曾经说:“只有一个人理解我。”但是,他很快又否定自己说:“就连这个人也不理解我。”哲学家莽原四顾的孤独,毫不奇怪,只要认真看看他的哲学体系分裂成了后来的多少流派,我们就不难推论他的哲学是多么博大精深。任何一个伟大的人,都不可避免黑格尔之叹,因为他们站在世界思想的山顶。

尼采说:“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其实,何止是受苦的人,任何人都不应该对生活悲观。只要生命还在,你就与他人一样迎接每天的日出,就与他人一样享受阳光的照耀。我们常常说要热爱生命,热爱生命就是喜欢自己,不管自己生得壮美还是丑陋,不管自己聪明还是愚笨,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喜欢自己。喜欢了自己,就不会有自卑,心中就会点燃起明亮的灯,照亮人生的前程;就会仰起头颅,对未来充满怀抱和憧憬。

(编辑/张金余)

猜你喜欢

主义者哲学家黑格尔
绝对者何以作为实存者?——从后期谢林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来看
忌肉主义者
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三大层次
张小龙:真正厉害的人,都是极简主义者
好人主义者做不了好人
哲学家的幽默与智慧
《与哲学家的一天》(组诗)
简述黑格尔的哲学史观与方法论
论黑格尔的道德行为归责理论
哲学家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