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体化”打造应用型软件人才
2016-06-18段新昱苗红果
段新昱 苗红果
安阳师范学院软件学院以软件工程优势学科为基础,以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为重点,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为引导,努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和专业实践教学之中,强化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通过实现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一体化、实习实训一体化、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一体化,来提升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就业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潜力。
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一体化
校企合作制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修订好符合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软件学院成立了由学院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组成的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方案修订过程中,学院多次到高校、企业考察、调研,与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深入讨论,反复论证,共同制定出符合应用型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培养方案。新增了兴趣点课程、项目训练课程、创业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与创业课程均采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即结合专业学习的项目训练,按照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模式,推动建立具有转化、提升、孵化功能的专业创业工作室、学院创业中心和创业园三级联动创业教育实践载体,让师生创新创业的作品、产品、商品有机衔接,学生获得一体化的创业体验和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深度融合在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将与行业紧密结合的创新创业课程单列,突出创业课程学习以及项目训练课程的重要地位。开设大学生创业基础、GYB课程、互联网创业案例分析、软件企业经营战略、创业融资、SYB课程六门创业教育课程。
此外,软件学院鼓励学生跨平台选修一些交叉学科的课程,学生至少要获得3.5学分.加强课程设计、项目实践、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环节中的工程训练,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贯穿于培养计划的始终,学生至少要获得22.5学分;把创业活动和创新创业类竞赛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中,学生根据创业活动的规模和竞赛获得的级别名次置换一定的学分。
实习实训一体化
实习实训一体化,是学院探索产教融合发展、深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软件学院推行实习实训一体化旨在让学生通过实习实训,了解认知专业与职业、岗位间的相互关系,强化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实践和实训,切实提高广大同学的专业能力、专业水平与社会适应性为充分就业、顺利创业奠定坚实基础。
校企联合共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为了满足实习实训工作对具备真实项目经验的指导教师的需求,软件学院建立了一支“专职+兼职”的教师队伍。
校内与校外结合的实习实训模式。校内实训实习基地采用工作室制度。为使学生了解项目开发的全部流程并实际参与项目研发,在项目开发的真实过程中理解软件工程的系统性和工程性,鼓励并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软件学院以“工作室”模式划分项目实践小组,积极组织各种项目实践活动。学生还可以参加各种专业类、创新创业类竞赛,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合作互赢的意识。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采取校企合作制度。为了做好校外实习实训,软件学院先后与HP和Oracle等全球著名IT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安阳纬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安阳蓝海软件公司等七个单位建立了实习基地。学生选择在校外进行实习实训时,由企业导师和校内教师组成双导师队伍结合实际项目对其进行专业技能训练、考核评价,经评价合格者,可置换相应学分。
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一体化
第一课堂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阵地,第二课堂则为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有效途径和丰富载体。软件学院通过与专业结合的第二课堂活动的积极开展,努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动手能力,夯实了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核心竞争力。
开设“创新创业大讲堂”,营造浓厚创新创业氛围。软件学院先后邀请黄河众创空间(国家级)办公室主任蒋华勤、河南兴盛大恒网络科技公司董事长戴红旗、南阳理工学院软件学院院长刘黎明等为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启蒙教育。
开展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提高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软件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技术、创新创业大赛,并以证书和培育基金等形式激励获奖学生,树立榜样和示范作用。学院先后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挑战杯”等创业类比赛并荣获一系列奖项。
2015年11月,由安阳师范学院、安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办,安阳师范学院软件学院和安阳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承办的安阳师范学院第一届“创客文化节”拉开帷幕。文化节的主要内容有:“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业企划大赛、职业规划大赛等一系列比赛,“创新创业大讲堂”和成果转换交流会等。软件学院以创客文化节为契机,通过“众创空间”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高校、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经过对40余项创新创业项目进行院内选拔,最终评选出有发展前景的10个项目,入驻学校创业园区(约230平方米)和学院项目孵化基地(约200平方米)进行项目培育、孵化。学院在场地政策、资金上积极支持学生创新设计、成果转换与产品孵化。
“三个一体化”的实施,为软件学院打造了一批创业明星。2012级软件工程Javal班学生李士鹏创办了安阳逸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软件开发、计算机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企业形象策划服务、国内广告制作、代理发布、网页制作等;2015届毕业生张忠宝创办了“宝贝宝”团队,研发并制作了一款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幼儿活动类软件,目前已跟多家教育公司和幼儿园签署销售协议,2015年10月,产品正式上线……
创新创业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由之路,需要高校与社会协同创建,共同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安阳师范学院软件学院将通过“三个一体化”,为每个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合适的教育,打造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软件人才。
责编:赵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