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传统手工纸的加工
2016-06-18程金兰
程金兰
初学书法的小朋友大概都有这样的体验:家长看到孩子学书法,很开心,特地去买了上好的宣纸给孩子写作品,可毛笔一接触纸面,问题就来了,不是变成一个墨团,就是笔尖粘在纸上拖不动。唐代书法家孙过庭说“纸墨相合”,也就是说,写好毛笔字的前提之一是要了解“纸性”,合适的纸才能写出合适的字。古代书画家对纸张的质地有各种各样的要求,因此不仅要把纸抄造出来,还需要对抄造出来的纸按照需要进行各种方式的加工,以进一步改进纸张质量,或赋予纸张某些特殊的性能,满足一些特殊要求。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传统手工纸是怎么加工的。
先解答一下刚才的问题。纸为什么会“洇”?宣纸有生宣与熟宣之分,平常说的宣纸一般指“生宣”,生宣有渗化性能,也就是水到生宣纸上会洇开,控制得好会“墨分五色”,让墨色在纸面上产生丰富多彩的变化,控制不好就会产生像本文开头那样的尴尬情况。生宣一般用于书法创作、写意画、手工裱拓、木版印等;熟宣又叫加工宣,是把生宣作为原纸,在它的基础上加矾、胶等制成,不怎么渗水,适宜工笔画等用。除了制成不洇水的“熟宣”,纸张造成后,有时还要施用特殊的药剂防蠹(dù)或进行特殊工艺加工。
为了使纸更加美观或满足特定场合的使用,人们把纸用红花、 茜草、苏木、姜黄、藤黄、蓼蓝、朱砂等植物或矿物颜料染成了不同颜色的“色笺”,或者表面用砑花法砑上特殊的花纹制作成砑花纸。纹理独特的水纹纸怎么做出来的?我们来简单看一下用生宣制作水纹纸的过程:将一端粘在细木条上的生宣均匀地拖过药液槽,而后拎起在阴凉干燥处自然风干。水纹的形状跟拖纸的速度很有关系。
洒金或洒银的工艺是先在纸上涂胶料,再把金(银)箔或金(银、云母)粉洒在上面。制成的加工纸有洒金纸、洒银纸等。在纸面上用笔蘸上金(银)粉绘出各种图案就成了金花纸或金花笺。金花纸主要用于宫廷,制作成本不菲,从清朝同治八年(1869年)苏州织造上奏的一份文件中,可以看出金花纸工料的价格:“洒金蜡笺,每张加真金箔洒金工料一两一钱五分二厘,每张工料银六两二钱四分二厘。”而当时最高级的天鹅绒每尺三两五钱,一张金花纸的价钱几乎相当于一尺天鹅绒的两倍。金花纸的价格之高,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