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方言有声档案建设的必要性研究
2016-06-18司罗红
司罗红
1 引言
档案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形成和保留下来的可被查阅的语言、图表、声音及各种记录。历史记录性是档案的基本属性之一,傅荣校认为具有实用效力的现行文件,不是档案范畴;只有当文件发生时空变化,文件活动内容结束,活动目的完成,失去现行效力后,才能成为供查阅的档案。
历史记录性是一种动态概念,现在看之前的事物具有历史性,以后看现在的事物同样具有历史性;因此档案不但包含现在看到的失去现行效力的文件,也应当包括有预见性地整理保存的具有特殊价值的文件和材料,主动系统整理收集濒临消失的事物形成的文件同样具有重要的档案学价值。比如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条就强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为保护尚存但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系列文件当然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档案材料。采用有声文件保存现有的方言材料也是档案学的重要课题,浙江、天津、杭州等地的档案部门已经开始对当地方言建设有声档案;河南方言的有声保存还十分零散,只见于侯精一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方言音库(郑州)》音档。
2 河南方言概况
河南省处于我国中东部,位于黄河中下游,由于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因是古代豫州之地,因此简称“豫”。河南省东连山东、安徽,西接山西、陕西,南与湖北相邻,北与河北交界。京广、京九、焦枝铁路干线纵贯南北,陇海铁路横穿东西,是我国铁路、公路、航空的重要枢纽。河南省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活动生息的核心地带,从夏到北宋,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长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八大古都中的洛阳、开封、郑州、安阳均是河南省的主要城市。嵩山少林寺、洛阳白马寺、龙门石窟、安阳殷墟构成了河南丰富的人文景观;信阳鸡公山、太行大峡谷、焦作云台山、驻马店尧山组成了河南独特的自然风景;林州红旗渠、郑州二七纪念塔、黄河小浪底展现了河南人民英勇拼搏的壮志情怀。河南省辖18个省辖市,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人口1.06亿是全国人口第一大省。
据中国社科院《方言地图集》,河南话大部分属于北方官话中的中原官话;河南黄河以北地区的安阳、新乡、焦作属晋语;河南南部信阳地区属于江淮官话。河南方言与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上有很高的一致性,存在许多共同点,以致许多河南人认为河南话就是普通话,其实河南方言与普通话存在许多差异。
语音方法:(1)普通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音调,河南方言的洛阳话(洛宁、渑池、义马)只有阴平、阳平和去声三个音调;安阳、焦作、新乡、鹤壁等豫北地区属晋语,保留入声,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入声五个音调,且入声不以塞音[p/t/k]收尾,而收喉塞音[?]。(2)普通话中尖团音不分,“修=休”、“想=响”,河南方言普遍区分尖团音,“修≠休”、“想≠响”。(3)古音声母的“知系字”在河南方言中读法与普通话不同,“见系字”在河南方言中韵母读[yo],例如:脚、略、确、削。另外,河南方言还保留有古开口韵,例如“牛”河南话一般读作[?ou],普通话中不能组合的音节在河南方言中可以组合。
词汇方面:河南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基本一致,但是也存在不同。例如,普通话中肯定应答用“行”,河南方言用“中”;普通话的“太阳”河南方言有“太阳、日头”等说法;普通话的“冰雹”河南方言中有“冰雹、冷子、冷的”等说法;普通话的“膝盖”河南方言中常称为“膝盖、不老盖、波岁盖”等;河南方言的称谓系统也与普通话系统存在很大的差异。
语法方面:河南语法的基本结构与普通话相同。但河南方言存在大量普通话所没有的虚词和标记。比如,豫北的安阳、鹤壁、濮阳等地的存在“Z-变韵”,普通话中的词缀“子”全部变为“的”。例如:“筷子——筷的”“屋子——屋的”。再比如,河南方言的疑问系统与普通话系统不同,河南方言中不存在以“吗”结尾的是非问句。例如:“你吃饭了吗?——你吃饭冇?”河南方言的虚词系统与普通话也存在不同之处,这里不再一一举例。
3 河南方言研究概况
河南现代方言研究从20世纪初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和赵元任先生的《中国言语字调底实验研究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取得了傲人成绩,保存了大量的文献和资料,特别是近三十年间,随着大量河南籍语言学家的研究,河南方言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进入高规格范畴。主要研究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论著类:河南方言论著首推河南省和各地的地方志,河南省和各地的地方志大都对当地方言有介绍和记录。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1995年编撰的《河南省志·方言志》最全面最系统地将河南省方言进行了记录和研究。卢甲文、胡曜汀、贾文三人编著的《河南方言资料》1985年在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主要研究了河南的方言词汇,并且进一步考证了南阳的方言词语。各地市县的地方志如《郑州志》《开封志》《邓州志》等也都有当地方言的记载。随着方言研究的不断深入,专门研究河南方言的专著也逐年增多,张启焕、陈天福、程仪1993年出版的《河南方言研究》是系统研究河南方言的重要材料,著作对河南各个县区的方言语音进行了细致描写和对比。贺巍先生的《获嘉方言研究》、《洛阳方言研究》和卢甲文《郑州方言志》全面研究了当地方言,对之后的河南方言研究有很大影响。新时期河南方言研究著作首推辛永芬的《浚县方言语法研究》,该书运用现代语法研究理论对浚县方言的语法特点进行发掘、揭示和分析,从理论框架到资料汇编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论文类:对河南方言研究最深入的当数贺巍先生,四十年间在《中国语文》和《方言》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9篇,研究内容包括河南方言的分区、语音、词汇、语法等层面。此外,丁声树对遂平方言的研究、李宇明对泌阳话的研究、张邱林对豫西方言的研究、刘冬冰对开封方言的研究等都获得了学界的认可。另外还有许多研究河南方言特殊语音现象、特殊语法现象的单篇论文。例如郭熙的《河南境内中原官话的“哩”》对河南方言常用的语气词“哩”进行了细致描写。王素改《河南濮阳方言中的前置性话题标记“都”》第一次找到了汉语中的前置性话题标记。这些论文不但推动了河南方言研究,而且对我国的语言研究都产生了影响。除了发表在各种期刊上的单篇论文外,研究河南方言的硕士论文、博士论文数量和质量也在突飞猛进,这些学位论文有的对某一地区的方言进行系统描写,有的对河南方言的某一现象进行深入研究。
4 河南方言有声建设的意义
河南方言的有关著作和论文代表了河南方言研究的整体水平,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的在学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这些研究对方言多是文字记录,常采用语音相似的方法进行描述;部分研究采用记音符号记录,对单个词语的记录十分精确,但语句层面的记录难免力不从心。随着科技进步,通过录音和视频记录实际语音逐渐变得可行,建立语言的有声档案在国外早已启动,国内天津、浙江、杭州等地方言的语音档案建设也已稳步推进,建设记录河南方言的有声档案也十分必要和可行。
建立河南方言有声档案有利于推广普通话,有利于保存河南方言。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普通话以北京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在我国的日常交际中占有主导地位。建立河南方言有声档案,对比河南方言与普通话,可以找出两者的异同,发现河南人学习普通话中的难点和易错点,提高推广普通话的效率,减小推广普通话的阻力。推广普通话不是消灭方言,方言在一定的范围内还具有交际能力,随着普通话的推广,方言的使用空间逐渐减小,受到普通话的影响方言也逐渐变化,建立河南方言有声档案,直接记录河南方言,保存河南方言可为之后的研究提供直观材料。
建立河南方言有声档案有利于河南文化事业的发展。语言是交际工具,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河南方言是中原文化特别是河南文化的主要载体,许多河南的语言类非物质文化都是由河南方言创作。如河南豫剧、曲剧、越调、河洛大鼓、河南坠子等的唱词和唱腔都使用河南方言,创作为河南人民所喜爱的文化作品必须使用河南方言,建立河南方言有声档案有利于创作更多为河南百姓喜闻乐道的文化作品,增强河南人的认同感。
建立河南方言有声档案可以为公安侦破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通过语音识别技术能够对比音频,发现音频之间的异同,虽然这一技术尚不能成为诉讼阶段的证据,但在案件侦破阶段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建立大规模的方言语音档案,同时也是建立了不同地区方言的对比库,能对说话人的身份进行初步判定,有助于缩小侦破范围。
5 结语
河南方言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但这些成果形式多是通过文字手段对河南方言进行描写,鲜有语音材料的直接记录。随着存储设备和录音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立河南方言的有声档案变得可行,建立河南方言有声档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具体地说,有利于推广普通话保存河南方言,有利于发展河南文化事业,能够为案件侦破提供重要的辅助参考。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文学院
来稿日期:2016-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