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里山印象

2016-06-18扈雨凡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阿里山神木山间

扈雨凡

阿里山,我记忆中的一抹绿。

寒假,我和妈妈去了台湾。阿里山是台湾的标志性景区,可以说不到阿里山就不能说到了台湾,于是在来台的第三天,我们就去了阿里山。

从市区到目的地几个小时的车程使我疲惫不堪,下车后,一下子呼吸到清新的空气,疲惫感立刻消失大半!胸中满是清新、凉爽、干净的空气,映入眼帘的是满眼望不到头的绿。缥缈的云雾缭绕山间,好似一幅山水画。

进入山间,发现被翠绿的树林包围的感觉是那样舒爽。绿树苍茫,曲径通幽,鸟鸣啾啾,游人都不说话,连彼此的呼吸声似乎都听得见。我们不约而同地慢慢走着,生怕打扰了这份静谧。

步行了不一会儿,“天池”便突然出现在眼前。“天池”面积不大,犹如一块明亮的镜子镶嵌在步行道旁,给人一种不期而遇的惊喜。水底青苔密布,池水清澈见底,乍看上去以为池水是碧绿的。水平如镜,将青山拥入怀抱,倒影绰绰,如梦如幻,美不胜收。我赶忙拿出相机,贪婪地记录着一处处美景。

再往前走,就来到了神木林。神木以“高、大、香、老”著称。一棵棵参天古树拔地而起,直入苍穹,十几个人合抱都抱不拢,气势壮观。抬头仰望天空,只看到一片遮天蔽日的翠绿阻挡了阳光。据说很久以前,这里只有一棵雄踞山间的神木,某一天被雷劈为三瓣,取而代之的是新的神木林……这传说让人不免心生伤感,但再想想,不论是人类社会,还是自然界中的任何事物,生生不息,周而复始不就是生命的常态吗?

来阿里山之前,那首《阿里山的姑娘》就早已为我熟知,来了之后我没见到阿里山“美如水”的姑娘,却真实地领略到阿里山的“风景美如画”!吴功正在《阿里山纪行》中对绿有着这样的描述:“树密、阴厚,仿佛能揉出浓汁……”身临其境,我体会到了这些描述的含义。眼望新雨后的阿里山,云雾缭绕、青山绿水,我的心里又产生了另一种冲动:我想为阿里山创作一幅画,这幅画的主色调全是绿,青绿、翠绿、浓绿,清新的绿,安静的绿。我多想融入这片绿啊!

双手抚摸着数码相机和口袋里的智能手机,我终于回到了现实——我大概属于喧嚣的城市人,无法真正融入山林过简单质朴的生活,或许我永远也融不进这片绿色里,可那又如何……我一边浮想联翩,一边不断回望,阿里山的绿已经深深印在我的心中。

阿里山留给我的念想——绿,满眼的、化不开的、纯粹的自然绿!

教师点评

一个“绿”字,凝结了阿里山的印象。小作者且行且记,转换灵敏的观察角度,驾驭灵秀的彩笔,把阿里山的“绿”描绘得姿态万千。随感亦歌,“绿,满眼的、化不开的、纯粹的自然绿”。“绿”字神形兼备,抓住了景象、物象,点出了色彩、神采。与散文《阿里山纪行》遥相唱和。笔调清新舒展,抒情爽朗明快,可算得上游记佳作。

(古红云)

猜你喜欢

阿里山神木山间
项苗
神木有石峁
对外文化交流之窗
——神木大剧院
神木:脱贫实效诠释党建力量
夏日走过山间,我就成了森林
“大陆阿里山”春正浓
阿里山
山间小屋
那份山间的幸福
教学游记散文不妨增添一些趣味——以《阿里山纪行》教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