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原研哉设计理念

2016-06-17吕百卉

现代装饰·理论 2016年6期
关键词:原研大众理念

原研哉(Kenyahara,1958/6/11),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日本设计中心代表、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无印良品艺术总监。原研哉的设计常常给人一种无中生有、似空非空的感受,具有区别于西方写实的传统东方所强调的气韵,也自然流露出禅宗的意味。在他的设计中更多的关注人作为本体的感受,并未将商业或者利益至于设计的源头,而是深入的寻求文化的内涵,艺术的本质,从而引导人们更加舒适的走向经济领域。

原研哉设计的灵魂

与其说剖析原研哉的设计理念,不如说解读他的设计灵魂。因为设计本身就是原研哉的工作,因此他欣赏过大量的艺术作品、了解过诸多创新理念、接触过许多优秀的设计师。但长此以往中,看惯了千姿百态的设计,他开始追求一种事物的本源,回归简与空,认为那才是事物最美、最纯净的一面。是他称之为“白”的东西,是一种自然的回归,一个无中生有的境界。因此他著书《白》,向人描述“白”的意境,引导人们走出千华,脱离混沌,走进真正的内心。“白”便是他所追求的设计灵魂。的确,云是白的、墙是白的、纸是白的,作为一种世界的底色好似无人注意到它的存在,但却在无人察觉中,生活却处处皆白。因为它是人类认知最舒适的存在,最能发挥想象的空间,最不扰乱思绪、感觉和平的存在。也受到日本“禅学”思想的影响,“白”对于原研哉先生来说成了最神圣的存在。无论从对“白”的解析,还是他的诸多设计作品,都展现了他的一颗纯洁、质朴的设计之心。正如“无印良品”中的商品,风格都是简单的、朴素的,充分体现出人们的一种生活状态。以及2003年无印良品的“地平线”海报系列广告中所表现的无中生有、无有转换的意境也是秉承了一种“虚无”的设计理念。

留心、分享与挖掘

原研哉在《设计中的设计》中谈到过,他的理念是未来的变换与发展并非在一个遥远的地方等着我们去挖掘,而是处在我们身边的人和事物去加以改进、加以创新。我们在设计的中央,并不是远方。设计并非是外形的改变、并非是全部的改头换面、并非是一味的创新,并非脱离世界、脱离历史的一门独创。就好似蚕一样吐丝将自己一层层包裹,最后等待的是蜕变。原研哉先生总是强调留意身边物,这也是《设计中的设计》诞生的原因,他认为生活中处处都充满了智慧,只是人们总是无暇细心驻足去发现。

原研哉看重设计的分享,认为设计并非只属于一部分人,应该是大众都可以舒适的接受,虽然一个国际化的标准很难确立,但是如他所说在伦敦这个种族的大熔炉里,“蓝色”创可贴就是对不同肤色人群的人文关怀,让人感受到和谐。看过原研哉先生的许多设计作品,从平面的招贴到医院的导视设计,无一都在展示他设计中的细腻与发自心灵视角感受生活的角度,他将大众视为设计的第一出发视角,并非局限于为一些人去设计,而是让大众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原研哉与阿部雅世女士的对谈中,探讨过一个当代社会扭曲的价值观的问题,很欣赏原先生的一席话“当今的人类扭曲的欲望越来越多,再将这些冷漠的欲望进行扫描市场化,生产出与之匹配的商品,人们再进行消费。这就形成了一个环境,如恶性循环般周而复始。”他指出了人们疯狂追求物质背后的其他因素,不单单是消费者的意执着念,也是金钱暴力席卷大众的结果。在一个有毒的环境中,必然也是人人都身患重病,或许人类是这个循环链条的起点,但若无接下来的每一环,起点自然会消失。想要改变现状,就要能冷静客观的去分析挖掘一个现象后隐藏的本质。诸如1997年原研哉为日本梅田医院设计的标识系统,他创造性地使用了以布为主要材料的表现形式。将妇产科和小儿科医院病房前的指示牌用柔软的布包裹,一改之前医院设计的冷漠,看似很麻烦的设计其实他找到了最打动人心的一个点,是人们渴望呵护婴儿的一颗心。一直保持清洁的布质标识也体现了干净的就医环境。这正是人们需要的本质体验,他将其挖掘出并得以实现。

教育是设计的起点

原先生很注重设计教育,认为教育是设计的根源力量,寄希望于在孩子起步时就将设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传授。在他心中认为能够传承、普及设计的是不仅仅是服务与企业,而是让每一个大众都能接触到设计的理念,让人类能够活的更加好的人。他认为设计就如同语文、数学、科学一样重要,是生活的诀窍、与世界交流的语言。就好像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一书,是启发孩子认知世界的窗口,解决生活中困扰人类的难题。就像去解释井盖为什么是圆形却不是方形。这种教育来的越早越好,让人们能将这些智慧扎根于心底。在他眼里设计是于一门综合学科,囊括生活的各个方面,将它作为一门学科孩子们的基础教育中施教能帮助孩子与学生更好的从不同角度吸纳各种知识,与世间万物中凝结的人类智慧对话。

结语

原研哉说:“我是一个设计师,可是设计师不代表是一个很会设计的人,而是一个抱持设计概念来过生活的人、活下去的人。”,他在警醒我们“设计”不单单是一种职业,一门学科,而是一门充满智慧的语言,是需要终日都秉持的生活方式与理念。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

作者简介:吕百卉(1992-),女,河南平顶山人。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研2014级研究生,艺术设计专业,研究方向:包装设计。

猜你喜欢

原研大众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对胰岛素生物制品临床应用的思考
再常见的东西也能被重新设计
大众ID.4
上汽大众
中国原研抗癌新药走出国门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