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历史街区内近代建筑的保护及更新研究
2016-06-17周玉
周玉
针对武汉昙华林历史街区内的历史建筑保护及更新问题进行探讨,本文分析了昙华林街区中近代建筑类别、保护现状及在修葺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在对历史建筑保护及更新时应本着“修旧如旧”和与街区风貌总体保护的原则,确立适宜的保护与整治措施。从而为昙花林地区及其他历史街区内的历史建筑保护及更新予以借鉴。
昙华林位于武昌老城区东北部、花园山北麓,街呈东西走向,西起得胜桥(胜街)北段,东至中山路。沥青路面,全长1220m,宽3m。昙华林是外国人在武昌涉足较早、较多的地方。自1861 年汉口开埠以后,外国传教士就在此街附近花园山建起了天主教堂。在街的东段开设了文华书院后又在这一带开办医院和“育婴堂”等所谓慈善事业,留下了一批西式建筑。该地现今仍遗存大量历史建筑,是反映武昌近现代文化生态环境的重要历史资源。
昙华林街区内近代建筑类别
昙华林街区作为一条历史街区,拥有风格迥异的建筑按类型可以分为教育类、宗教类、住宅公馆类、医疗类。在昙华林街区内有武昌历史上唯一的一座领事馆建筑——瑞典领事馆。“昙华林街区还有保存有一部分‘江夏民居,它们或为粉墙黛瓦、或为青砖青瓦、面阔三间、五间,进深五间、七间不等,七架梁抬梁加穿斗式木构架,有的有天井,有的龛壁搭建阁楼,有的在大门后还设置有拴马房。”截止2015年共有52个建筑被列入武汉市优秀建筑,其中一级保护建筑项目五个,二级保护建筑项目十四个。尚有些许优秀历史建筑还未被列其中。
在近代历史中有22所教育学校在昙华林街出现过,众多的教育机构选址在此这奠定了昙华林街区的浓厚文化氛围。1871年由美国基督教会始建的“文华大学”,是外国教会在武汉开办的最早的学校。修建有不少的洋楼和中西合璧式建筑。现存的有文学院,1903年修建,2层砖木结构,天井回廊式建筑,两廊立柱栏南立面底层门厅及项层房间都为砖砌,台基块石帖面,外墙及内墙门窗皆采用券顶,西立面外墙原为廊庑,现封闭。内天井下沉,天井台明为红砂石,北面入口采用四根陶立克柱式支撑于台明之上。1920年陈独秀来汉宣传马列主义就居住于此。
在昙华林街区内除了有大量的教育类建筑外,还有一定数量的宗教建筑,1864年英国基督教会在昙华林建造了武汉市第一座教堂“崇真堂”,该建筑为哥特式教堂,单层砖木结构,平面呈拉丁十字型,门窗为明显的哥特式尖拱并向内收,镶嵌彩色玻璃。本地区还有不少的民居建筑,曾任是民国时期武昌地方警察局长蔡广济的旧居位于现在的戈甲营94号,1930年建成。该建筑砖木结构,人字坡仿西式结构。建筑保存完好,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有门廊、踏步、百叶窗。顶有阁楼,高台基,透空地层。总建筑面积有187平方米左右。
昙华林街区内近代建筑的保护及更新策略
昙华林街区已有逾100年的历史了,在此期间经历过风雨的洗礼,战火的摧毁和人为的破坏,虽然有部分优秀历史建筑已经开始得以进行保护修葺,但是仍然还有些许优秀历史建筑还没有得到保护修缮。“民国石瑛故居突遭拆毁,民间文物专家出面制止,引起多方关注,最终把已拆了的半层房屋按原样恢复,并列为文保单位。后经专家论证,直到2004 年以后,政府才初步提出打造昙华林的计划,欲定义为‘艺术村。”在此后,陆续有50余幢建筑被挂牌保护。
其次在进行保护时应采取分级保护和逐步整治的手段,切记大拆大建,对后人进行改造得不合理的地方,维修时应恢复原来的样貌或风格。对一些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建筑,首先应该改善其设施,历史建筑不同于历史文物,它是供人所生活居住在其中的空间,对历史建筑改造的目的一个是为了保存传统风貌,另一个原因是对还在使用的建筑让其“再生”。甚至可以对部分历史建筑进行功能置换,功能置换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只对建筑内部进行改造,外立面可因建筑自身的性质不同或原样修复或改造利用。功能置换为历史建筑的再循环提供了可能,它突破了原来的固有模式,不仅赋予建筑新的功能,对内部空间氛围进行调整,还使老建筑的韵味在新与旧的碰撞中得以强化。
历史街区建筑保护与整治的具体措施除要考虑建筑自身的价值、保存状况外,要从街区整体风貌环境的保护要求出发加以综合判定, 明确重点保护与整治的地段, 同时要使保护与整治的各个建筑相互协调。同时历史建筑和街区改造需要同时进行,并且要注意二者的关联性。整个街区文化特征要体现出历史建筑的价值特征,其次应当有连续有吸引力的街巷空间引导人流抵达历史建筑,各个历史建筑节点需要街巷空间加以串联。
结语
对于历史建筑的修复,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随着时间的延续,历史建筑会不断地被修复与更新。鉴于此地建筑拥有辉煌的历史和文脉,经由岁月洗礼沉淀下来的历史建筑文化遗产,其价值不仅仅是实体建筑本身,而是其中包含的社会价值故在对其改造的时候尽量做到“修旧如旧”,还原历史真实面貌,让子孙后代也能看到历史上这些建筑的原本面目。
(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