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孩蹲着等地铁被指没教养

2016-06-17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道德化严于律己公共场合

2016年2月26日,网友“@我叫三颗牙”在微博发布了两名年轻女孩蹲着等地铁的照片,并配文:“可能我老了,很多事情比较保守,但是我就是不明白,为何现在那么多女孩子没有教养?等个地铁就可以随随便便蹲着,难看不难看?谁教她们的?这是什么生活习惯?”有意思的是,这个极其生活化的话题居然上了微博热搜榜,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有网友对“地铁里蹲着没教养”表示赞同,称女孩子不随便在公共场合蹲下是基本的社交礼仪,而且她们占用下车通道很不安全。也有网友表示,“蹲着等地铁”就被贴上没教养的标签太过苛刻,不应该以个人喜好来取代公共道德的评判标准。

评价个体行为不能泛道德化

两个女孩在等地铁时一个不经意的动作,被人拍照上传网络,并且冠之以没教养的标题之后,引发了全国网友的大讨论。客观上我们得承认,在公共场合蹲着确实没有站着或坐着更优雅、更得体,但即便是蹲着,也分很多种情况,而不能一概冠之以没教养。比如说,如果是夏天,女孩穿着裙子或者是短裤在公共场合蹲着,很容易造成走光,有碍观瞻,也让周围的人感到不自在,确实不妥当。但是现在是初春时节,照片中的两个女孩子裹得严严实实的,不存在走光之忧,也不会让周围的人觉得难堪。再比如,或许两个女孩刚刚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太累了,那么蹲在地上歇歇,让自己舒服一点儿,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不该被妄加指责。

所以说,把蹲着和没教养扯在一起说事,不仅太过勉强,而且有泛道德化之嫌。现实中确实有些人喜欢以挑剔的眼光,甚至是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别人,把自己置于一个道德制高点上去打量芸芸众生,结果看谁都不顺眼,看谁都有问题,却唯独没有意识到自己站的位置和角度本身就有问题。“蹲着等地铁”既没影响观瞻、也没妨碍他人,没必要给那些偶尔蹲着等地铁的人扣上没教养的大帽子,因为这不仅不能对社会道德与文明产生促进作用,反而暴露了一些人的不宽容,是泛道德化的体现。

我们如何才能更有教养

教养,按我们的一般经验,它与知识学养没有直接联系,其内涵是经教育而形成的品德修养,应该包括礼貌、规矩和习惯。教养的塑造,未必需要知识,也可以是家风传统或自觉。但规矩礼貌还不是教养的全部。好的教养,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对自身的要求,通过实践,达到表里如一。教养的本质,还包括对别人的关怀和尊重。冯骥才先生曾经说过,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轻声慢语”。与君子交往,往往如沐春风,是因为有教养的人,会推己及人,努力克服自己的困难,注意营造和谐的环境。如果我们同意上述对教养的解释,那么,如何来看待“蹲着等地铁”事件呢?

两位蹲在地铁下客线处的女孩子,严格来说,其行为的确有不合规矩或礼节之处。即便是身体不适,也可以选择既不妨碍他人,又相对得体的行为方式。须知,努力克服自身困难,严于律己,本是教养的一部分。网友发博的初衷,是对不文明行为的抵制,但也需做到对他人的关怀和尊重,且可以用不那么居高临下的方式来表达。而作为评论者的我们,应该给予双方当事人足够的尊重。这种尊重,首先体现为对客观情况的了解。如果不作了解情况就草率评判甚至谩骂,那么在指责别人没教养的同时,也吊诡地暴露了自身教养的不足。因此,如果细作分析便会发现,教养在当代几乎已经是奢侈品,自由与个性等当代价值,往往成了我们反对规矩及教养等传统价值的理由。不能严于律己,以自我为主导,自然难以尊重传统,教养不足在所难免。我们一方面担忧道德滑坡,另一方面却对自身“皮袍下的‘小”习焉不察。对此,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凛然深思。

猜你喜欢

道德化严于律己公共场合
锐词
菲律宾·马尼拉
夏夜吟
《刑法修正案(十)》中“公共场合”的教义学理解——兼论刑事立法语言的统一性和模糊性
论我国高校教师管理道德的重建
公共场合,别太放纵“我”
对《红楼梦》戏曲改编的覃思
品德生活化 生活道德化
浅谈党员干部如何做到扬清风正气
班主任工作的“巧”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