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屠格涅夫小说中的景物形象塑造

2016-06-17王安荣董锋

现代交际 2016年10期
关键词:屠格涅夫小说

王安荣 董锋

[摘要]屠格涅夫作为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他小说中塑造出具有永恒生命的景物形象。屠格涅夫描写了具有时代色彩的俄国风景画,这些景物形象或者预示着主人公爱情的出现,或者象征着作家及主人公对幸福的期望,或者成为人生爱恨离合的重要场所。

[关键词]屠格涅夫 小说 景物形象

[中图分类号]I10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0-0108-02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一1883)是19世纪第一个为俄国文学赢得世界声誉的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他以小说创作闻名于世。屠格涅夫与列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一起被誉为俄国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三大家。从1843年发表第一篇诗作《斯捷诺》,到1883年最后一篇短篇小说《死》的问世,屠格涅夫的文学创作历经40年,包括诗歌、小说、戏剧、散文诗等等。作家从俄国现实社会出发,把握时代脉络,在小说中塑造出具有俄国风情的景物形象。

一、自然界中的俄国风景画

屠格涅夫在六部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中展现了俄国优美的自然风光,激发了读者对俄国辽阔的自然风景的向往。作家在《贵族之家》中对俄国风景画做了这样的陈述:“这清新、广袤、野草丛生的大地和荒僻去处,这一片翠绿的景色,这蜿蜒起伏的冈峦和布满矮小结实的橡树丛的沟壑,这一个个灰白的村庄、一株株纤弱的白桦树——他久未谋面的这一整幅俄国风景画……”①。最值得称赞的是,作家在《猎人笔记》中着力勾画了俄国自然风景的典型代表,使“风景”成为独特的审美形象。借用别林斯基的话说,屠格涅夫“不像猎人而像演员那样地热爱着大自然,因而,他不单单在大自然的诗意外貌上描写它,而是按照他所理解的那样描写它。他所描绘出的风景总是真实的。你们在画面上经常会认出我们俄罗斯的可爱的大自然”②。俄国中部的大自然景色成为全书中重要的审美形象,这幅俄国风景画里有着:广阔的草原和长着谷物的田野被谷地与弯曲的小河分割成无数块;白桦树和菩提树的叶子散发着奇异的芬芳;森林里飞翔着各种飞鸟。

屠格涅夫在《猎人笔记》中再现了19世纪四五十年代俄国风景画,与六部长篇小说中的风景描写不同,作家采用正面描写、直接切入的手法描写俄国乡村风景。那里有茂密的森林、辽阔的草原、物产丰富的沼泽、适宜疗养的湖光山色。风景画中承载着俄国人民生活的喜怒哀乐,体现着大自然中的春雨、夏雷、秋收、冬藏。那些日月星辰、蓝天白云、晨光雾霭、鸟语花香、虫鱼鸟兽无处不体现着19世纪俄国地广人稀、物产丰富的自然景观。作家的童年时期和青年时期都成长在斯巴斯科耶,他从小就热爱并亲近大自然,他喜欢在庄园里游荡,钻进最偏僻的角落,走进斯巴斯科耶花园尽头的池塘边。在斯巴斯科耶的守林人和猎人的影响下,作家对打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使得他很早就接近了平民,并亲眼观察到真正的农民生活,而这一兴趣一直延续在屠格涅夫的文学创作中。

屠格涅夫笔下的俄国风景画主要由缓坡的山冈、水波粼粼的池塘、茂密的树林、散落的村庄镶嵌构成,它们自然地衔接,在四季的变化中呈现具有民族色彩的俄国乡村风景。屠格涅夫借助猎人的目光,真实地描绘出夜色下的草地、河流、山冈。《别任草地》中描写了俄国盛夏时节,七月中晴朗天气的夜晚。在夜幕下的俄国乡村原野,神秘而广阔,一不留神就迷失在灌木丛和山冈之间。再如《塔季雅娜·鲍里索夫娜和她的侄儿》《歌手》《死》等篇章就分别描写了不同月份中的乡村环境。

《树林和草原》是《猎人笔记》中最后一篇,屠格涅夫用简洁的笔触描写了树林和草原在春夏秋冬中的不同景象,为读者呈现出完整的田园牧歌式的俄国乡村风景画。在反映大自然本来面目的同时,屠格涅夫赋予大自然以新的内涵和更加美好的形象,把现实主义文学的写景艺术提高到新水平,给俄罗斯和世界文学花坛增添了绚丽色彩。他在这方面的成就,受到托尔斯泰的很高评价:“这是他的拿手本领,以致在他以后,没有人敢下手碰这样的对象一一大自然。两三笔一勾,大自然就发出芬芳的气息。”③

二、景物审美形象的类型

(一)星辰——预示爱情的产生

在《贵族之家》中,屠格涅夫借莱姆的声音传达出他对星星的理解:“你们星星,纯洁的星,你们对正义的和有罪的人都一视同仁……星星,纯洁的星星,爱情。”④在作家的景物描写中,星星往往预示着美好爱情的产生,它闪烁着微弱的光芒,更是预示着男女主人公之间爱情的到来,同样也暗示了爱情并不会长久,它总会像微弱的星辰一样在明天消失不见。如《贵族之家》中,在拉夫列茨基与潘申进行激烈的辩论之前,屠格涅夫突然加入一段景物描写,“一大从丁香树间有一只夜莺,每当雄辩家的高谈阔论间歇时,便传来夜莺报晚的最初鸣声。在椴树凝绝不动的树梢上方,绯红色的天际亮起了最先出现的星星。”⑤起初读者还在疑问作家为什么要写绯红色的天际亮起了星星,而当下一章节中丽莎与拉夫列茨基互通爱意,彼此明白他们所爱的与不爱的时候,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星星再次充当了爱情的指明灯,它最先散发出来的星光闪入了男女主人公的心间。

《罗亭》中,罗亭和娜塔里娅相约在花园里见面,俄国夏日九点半的夜晚,遥远的天际处刚露出几颗小星星。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在星星露出来时,月光也透过树叶洒下金光。这美丽的夜晚预示着两人的爱情终于要到来了。

同样,在《前夜》中星星的出现也具有相同的效果,如当英沙罗夫跟喝醉的德国人打架之后,英沙罗夫回到寓所看见:“早起的云雀在半明半暗的云空高啭着歌喉,遥远的、遥远的天际,一颗巨大的最后的星辰正凝视着,犹如一只孤寂的眼睛”。

《阿霞》中,恩先生从阿霞家里出来,他感受到内心一种隐隐约约的骚动,“我抬起头来望天空,——可是在天上我也找不到安静:天空密布着星星,它还在摇晃,它还在旋转,它还是在颤动;我低头看河水——在那里也是一样的,在它那又暗又冷的深处,星星也在摇晃,也在颤动。”⑥此处星星的出现也是预示了恩先生与阿霞之间爱恋即将产生,恩先生看着摇晃的星星,感受到幸福的渴望在他心里燃烧。

《春潮》中,屠格涅夫借萨宁的口吻说出:“俗话说的好,每一个恋人有一颗指路星辰。”星辰的出现再次预示了爱情的产生。例如当萨宁起身与杰玛告别后,他看见星斗满天的景象。屠格涅夫集中描写星星的种类、光芒,这在他的小说中只出现在中篇《春潮》中,正如小说开篇借用的《古代情歌》:“愉快的岁月,幸福的时日——有如春汛的河水,飞快地流逝!”《春潮》中大量星星的出现,正是作家对主人公之间美好爱情的期许,可惜男主人公往往经不起现实的考验,爱情的星光最终消失了。

值得注意的是,当屠格涅夫笔下的星星与阵风、火光一起出现时,“星星”就不再是象征着爱情的出现,而是预示着人物爱情不再出现,爱情的光芒像星光一样,在人生中一闪而过。例如在《初恋》中,符拉季米尔在花园中看到齐娜伊达的黑影一闪而过,刚刚还寂静无比的天空就一下子刮起风来了,天空闪过一道火光,一颗星落了下来。这样浪漫主义的风景描写,写出了屠格涅夫借用星星、阵风、火光来表现符拉季米尔与齐娜伊达之间不会有爱情的出现。所以在符拉季米尔回到房屋之后,他深刻地感受到自己在别人的幸福旁边走了过去。

此外,在《猎人笔记》中出现的星光、星辰等自然景物,不再具有象征爱情的功能,那是作家描写的俄国自然风景画中美丽的组成部分,如《歌手》中这样描写俄国七月天的夜空,“整个天空是那么的纯净、清澈而又昏暗,那里静悄悄地闪烁着无数的不是很明亮的星星。”屠格涅夫笔下天空的纯净与俄国19世纪农奴制下悲苦农奴的命运形成了鲜明对比。

(二)月亮、月光——幸福

屠格涅夫在景物审美形象塑造中尤其偏爱月光,他笔下的月光带有作家对人生、对幸福的哲理性思考。

《前夜》第15章,当英沙罗夫跟喝醉的德国人打架之后,她们驱车返回昆采沃,那时:“天空是低沉的,地平线上似乎笼罩着烟雾,终于,月亮上来了,昏晕而且赤红。”此时月亮的出现何尝不是预示着英沙罗夫与叶琳娜之间幸福的瞬间,在月光的笼罩下,英沙罗夫才能细致看到叶琳娜对自己的情义,这正是屠格涅夫在描写自然景物与人物形象的关系时高明的表达手法。

《阿霞》开篇就以回忆的方式打开恩先生的叙述,他讲述自己喜欢游荡在月亮凝视中的小城里游荡,“月色下的小城感受到月亮的那种凝视,敏感而平静地立在那儿,全身沐浴在月光里,那种宁静的、同时有微微地激动着灵魂的月光里。”恩先生始终记着自己在月光下的小城里恋爱过,曾经近距离地触摸过幸福。如阿霞曾对恩先生说过:“您走进月光里,您把它打碎了。”所以在屠格涅夫塑造的景物审美形象中,月亮、月光作为幸福的化身传达出屠格涅夫对幸福的期盼。

《幻影》中,屠格涅夫塑造出一个叫做爱丽斯的幻影,这个幻影带着“我”游历山川,此时《幻影》创作于作家人生低谷时期,他在文章开篇写道:“看起来,皎洁的月光在地板上倾泻一条长带,那儿生出了幻影。”作家在人生低落的时候借助月光的投影,塑造一个幻影形象,这表现出作家创作中的浪漫主义元素,作家承认道:“这是一种精神含糊的图景,这个图景是由我的过渡时期的、十分痛苦的抑郁心情所引起的。”⑦

(三)花园——故事情节起伏的重要场合

在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中能够发现,作家善于在花园中展开一系列故事情节的描写,在《罗亭》与《贵族之家》中,花园是男女主人公表达爱意以及人生悲欢离合的重要场合,娜塔里娅与罗亭、丽莎与拉夫列茨基都在花园中经历了人生中短暂的幸福。屠格涅夫善于用花园这个场合来展开景物审美形象塑造,正是因为花园中有最常见的自然景物,那些风、雨、雷、电可以自由地产生在自然风光中,那些阳光与雾霭能够缠绕在橡树与白桦树之间,透过树叶的缝隙,作家更能充分地表达出他对人生的思考。例如《贵族之家》中,拉夫列茨基的父亲去世前,屠格涅夫是这样描写那时的花园景色的:“在高压强势、晚年古怪的父亲僵硬的舌头未说完话,最终咽气的时候,姑妈缓缓地画了一个大大的十字就默默不作声地走开了。在现场的儿子也一句话没有说,身子支在凉台的栏杆上,久久地望着香气四溢、满目青葱、在阳光映照下金灿灿的花园。他已二十三岁,这二十三年流逝得多么可怕,多么那一察觉地迅速!……生活在他面前敞开了大门。”花园代表了生机与活力,此时屠格涅夫没有写拉夫列茨基内心重获自由的心情,而是用美丽的春日花园来展现他那种向往已久的自由生活。

《春潮》中,杰玛家的小花园是见证萨宁与杰玛彼此相爱的重要场所,尤其是当杰玛的母亲让萨宁替自己劝说杰玛不要放弃与未婚夫的婚姻时,那个进行劝说的花园里太阳低挂、夕阳笼罩;树叶在从容地低声细语,迟归的蜜蜂在花丛间穿梭,发出时高时低的嗡嗡声,斑鸠也在不知疲倦地咕咕叫着。这片宁静祥和的花园景色与杰玛在听说萨宁的建议后波涛汹涌的心情形成了对比。最后,萨宁与杰玛彼此确定爱意也是在法兰克福市的公园里进行的。

三、结语

屠格涅夫在塑造景物形象时融入了自己对人生、对幸福的考量,他笔下的景物形象呈现出19世纪俄国乡村的自然风光,那些预示着爱情的日晷星辰、象征着幸福的风光霁月都透露出屠格涅夫在文学作品中始终追求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他笔下清新自然的景物形象洗涤了我们的心灵,更让我们反思如何去保护当下屡遭破坏的生态环境。

注释:

①(俄)屠格涅夫(著),徐振亚,沈念驹(译).罗亭·贵族之家[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2:164.

②(俄)普斯托沃斯特(著),韩凌(译).屠格涅夫评传[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44.

③(俄)屠格涅夫(著),丰子恺(译).猎人笔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④(俄)屠格涅夫(著),徐振亚,沈念驹(译).罗亭·贵族之家[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2(12):174.

⑤同上,第208页.

⑥(俄)屠格涅夫(著),巴金,萧珊(译).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集[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234.

⑦(俄)普斯托沃斯特(著),韩凌(译).屠格涅夫评传[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122.

责任编辑:张丽

猜你喜欢

屠格涅夫小说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屠格涅夫与托尔斯泰恩仇录
报刊小说选目
屠格涅夫与托尔斯泰恩仇录
倾斜(小说)
说空话
爱情
文学小说
不在小说中陷落
一只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