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想政治课堂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探究
2016-06-17张永久
张永久
【摘要】“建构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基本理念。思想政治教学要摆脱长期“说教”的模式,必须推进生活化教学模式,让课堂教学贴近生活的需要,揭示生活的真相,引领学生成长的方向,探究生命的意义,从而实现生命的价值。本文主要从如何建构和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进行探究,以期学生能在充满生活气息的课堂体验中更好的掌握知识,提升素养。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堂 生活化 教学模式 生活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55-02
教育教学是生活的需要,它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又回归生活。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 “生活即教育”,“从教育和生活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只有把思想政治的理论知识寓于生活,才能形成有效教学,才能发挥教学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寻求课堂与生活的契合,充分融入生活的元素,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积极体验,深刻体悟、自主建构,实现其品格与能力的发展,从而达成思想政治课的目标,已是大势所趋。
一、思想政治教学面临的尴尬局面
新课改实施以来,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广大教师积极尝试探究式、体验式等教学模式,以期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然而思想政治课不受欢迎的面貌并未改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评价方面仍以学生的成绩为主要依据。在此思想影响下,教师的重心就偏向提高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如何引导学生在新情境中调用已有的生活体验去思考和分析,产生新知,发展新知,运用新知。
2.现代社会中网络信息发达,学生能接收网络中的各类信息,形成了良莠不齐的思想观点,一些不科学的思想观点与思想政治教学产生了一定冲突。脱离了生活的思想政治教学显得枯燥无用且不可信。
3.教师对于考试制度的改革方向认识不清,导致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方向和目的性不明确,且缺乏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导致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学中心不明确,学生无法在课堂中受益,当然就不喜欢政治课。
二、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策略
“生活化”教学,就是在教学中立足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认知水平和思想实际,联系生活讲政治,把思想政治的问题生活化,以期达到理论与实际的最佳结合。鉴于思想政治课堂的尴尬局面,加强对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的研究并提出行之有效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1.树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实施教学行动的先导。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树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首先要紧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其次要立足学生现状,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以生为本”。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体验,有自己的认知、情感和价值观。教师开展教学要立足学生实际,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已有的知识水平与结构,以此为基础来帮助他们构筑思想政治学科的知识体系。再次要以现实生活为背景,新课程的另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回归生活,以现实生活为背景来展开教学。
2.打造生活化的特色备课
当前的思想政治课程受编写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内容上不可避免地滞后于现实生活,这就要求政治教师要从现实生活中接纳新信息,引进新知识,使教学观念从“在备课中生活”变为“在生活中备课”,这样才能体现思想政治课的鲜明特色和学科魅力,才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才能形成课内外师生共鸣的氛围。
具体来说,就是教师根据个人的教学风格,运用个人的教学智慧,调动现有的生活储备,钻研教材、消化教材,将教材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世界,缩短学科与生活的距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善于发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素材,结合各种教学资源,实现教材由高度概括向现实生活的转变。教师要积极创设各种适合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情境,如小组讨论、辩论等,使学生在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中,收获知识,提升能力,体验情感。教师只有做到备自己、备学生、备资源、备社会,才能构建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堂,实现教学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
3.实施生活化的教学模式
(1)新课导入——立足生活体验,抛砖引玉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的开端就是新课导入,导入是承上启下、温故知新的重要途径。新课程要求教育要贴近现实,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把“小课堂”与“大社会”有机结合起来。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导入就要立足学生生活实际,或以所见所闻导入,或以社会焦点铺垫,或以国际爆炸新闻烘托,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使之形成学习期待,提高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热情。例如,笔者在《政府的职能》导入部分引入了在福州召开的全国首届青年运动会,极大地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开了个好头。
(2)情境设计——模拟生活体验,激发兴趣
情境设计是要加强教材知识与学生真实生活世界的相互联系,这才是教学过程中设计情境的目的所在。课堂教学中,情境的设计越接近学生的经验,越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得紧密,学生就越有兴趣,教学就会越有效。在教学过程中就是千方百计地“化简”书本知识,下深功夫去研究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接,借助鲜活的生活案例用浅显的语言,巧妙的办法帮助学生形成对教材知识的理解。笔者十分重视教学情境的设计,如上“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我设计生活情境,让学生做蛋糕和分蛋糕,在模拟生活情形的体验中,学生热情高涨,思维活跃,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智慧。
(3)课堂互动——激活生活体验,质疑交流
建构主义心理学强调:“创建解决问题的情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该进行丰富的、多向的交流,提倡合作学习和交互教学”,新课改的精神正是基于这些心理学理论基础。思想政治课堂上,不论是师生对话亦或是生生对话都应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借助教材的理论知识引发我们对生活的思考、质疑和猜想。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可以通过讨论、辩论、对话等方式充分探究生活,从中抽象提炼出教材的理论知识。在这种互动交流之中,学生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生活,更深刻地理解生活中的知识。学生有话说,有讨论、有质疑、有交流,有反思,我们的教学就有实效。
(4)作业设计——结合生活体验,延伸拓展
要想达到作业布置具有时代气息,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设计能够激发学生想法的练习,从而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悟生活。如我在讲授《影响消费的因素》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根据你的家庭收入状况,设计出你的家庭一个月的消费支出表,设计要符合家庭实际情况。又如,在讲授《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时,布置的作业是:关注我们福州有哪些知名企业,分别属于什么性质?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你将如何引领企业发展的更好?这样的作业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他们勤思、善思的学习习惯。
(5)课后探究——参与生活体验,学以致用
按照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的“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人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的要求,思想政治教学只有回归生活,学生才能获得运用知识的机会,才能体验到知识运用的成功与喜悦。教师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各式各样的学生参与,师生就会一道走出教材,走进生活,走进社会,从而使学生在愉悦的活动中,细致的观察中,严谨的思考中,不断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升华生活,促使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发展。
思想政治教学要摆脱 “说教”的模式,必须走“生活化”教学的道路,让教学既立足生活又回归生活;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参与生活、理解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与学习中健康成长。这不仅是新课改的呼唤,也是学生鲜活生命对智慧的渴望!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2] 朱德飞,马凤英.课堂之清泉生活之大海[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9(4).
[3] 方俊.由印证走向探究的思想政治教学[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1(4).
[4] 刘柞柱.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哲学思考[J].政史地教学袁,2008.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项目编号JBS14560(福建教育学院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