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意山水中的山水诗意

2016-06-16陆青剑

山花 2016年11期
关键词:绥阳山水诗人

陆青剑

2016年5月7日,由中共遵义市委、遵义市人民政府、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办,中共绥阳县委、绥阳县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绥阳首届双河国际诗歌文化活动周”,在绥阳县双河诗歌广场隆重开幕。

此次“诗歌文化周”包括大型诗舞《与诗同行》演出、高峰论坛、清溪湖诗会、红果树溶洞晚宴、啤酒烧烤晚会、“诗歌与我”沙龙活动、绥阳诗歌作品评鉴会等多项主题活动,亮点迭出。吉狄马加、舒婷、西川、臧棣、叶延滨、张清华、吴思敬、陈仲义、梁晓明、胡弦、周庆荣、潇潇、黄亚洲、北塔、梅尔、李成恩、李发模等数十名国内诗人、评论家,以及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墨西哥、波兰、越南、加拿大、土耳其、印度、丹麦、日本、贝宁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诗人、诗评家、翻译家应邀参加了活动。贵州省作家协会主席欧阳黔森率贵州诗人徐成淼、李寂荡、喻子涵、阿诺阿布等出席了这一盛会。60多位诗人齐聚黔北,让诗乡绥阳呈现出雅致灿烂的人文风景。

首届双河国际诗歌文化活动周得以在贵州绥阳举办,与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著名诗人吉狄马加的努力密不可分。2007年,他曾创办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在国际诗坛产生很大影响。他认为,诗歌是一切热爱自由和光明的民族手中最温暖的火炬,人类将永远与诗歌共存。而诗人从古至今,都是他们民族排在第一位的精神代言人,也是真正的和平亲善的使者,诗人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人永远不可能替代的。他相信来自世界各地的诗人站在绥阳这片积淀着爱与美的土地上,会找到无限的灵感,能采撷到最美丽的诗歌之花,也会在不经意间收获最丰硕的诗歌之果。

5月8日上午,大型诗舞《与诗同行》拉开国际诗歌文化活动周的序幕。《与诗同行》分为序曲《中华颂》、上篇《诗承千载》、下篇《歌谱新篇》三个部分,展现千年诗乡的深厚文脉、淳朴民风和诗画山水。

全国首家以诗文化为主题的陈列馆——“中国诗文化陈列馆”,也于5月8日正式开馆,参加活动的海内外诗人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据了解,中国诗文化陈列馆分为序厅、诗史流长、诗乡绥阳、尾厅四个部分,展示内容包含“中国诗歌文化”“诗词加油站”“巾帼诗花”“老年诗家”“农民诗友”“诗乡新芽”等多个板块,集中展现中国诗歌文化发展脉络和绥阳诗歌发展史。吉狄马加在开馆仪式上致辞,他说,“绥阳是一片充满着诗性的土地,人文积淀深厚,国际诗歌文化活动在此举办,这里将会日益受到诗人们的亲睐并产生应有的国际影响,真正成为中国和世界诗歌对话、交流与传播的重要窗口。”

张清华与潇潇共同主持了以“自然主义书写”为主题的诗歌高峰论坛,西川、臧棣、黄亚洲、叶延滨、何言宏、张清华、辛牧、陈仲义、李发模及水田宗子、弗郎索瓦·罗伊、何塞·马里奥、 阿尔贝雷茨·拉莫斯等海内外诗人、诗评家,阐述了自己的诗歌主张,与上千名观众分享了他们的精彩观点和深邃哲思,将诗歌的古典精神、诗歌与山水自然的的关系、现代诗歌的发展趋势披露得淋漓尽致,并进一步探讨了古今诗歌文化如何更好地交融、如何在时代浪潮下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

谈到自然主义书写,初次到贵州的著名诗人西川认为,中国人说山水的时候,指的是人文山水;而在外国人眼里,自然是没有人的自然,自然是独立存在的。这里就有一种“有人的”和“没人的”自然之分。中国诗人海子眼里的自然,是自然中的那个“我”。现在人们在风景区用手机自拍,其实关心的也只是大自然中的“我”,而不是大自然。所以说,自然主义书写是写自己,还是写大自然?这是个值得注意的命题。

臧棣说,诗歌始于愉悦,也始于智慧,进而达到内心辩证的理解,超越痛苦。这个“愉悦”,是来自生命的“大愉悦”。这个“大”,是一种包容,有了包容,就能化痛苦为快乐。诗歌是生命的天性。你原本可能不是一个诗人,但你对生命的觉醒很有感悟,经过训练,你就是一个诗人了。

与贵州有着深度交往的诗人黄亚洲说,一方山水的特点、格局、性灵、魅力,诗人要尽可能体现于诗作,争取做到真正的情景交融,让读者既对你诗作里呈现的那方山水产生向往,也对你精神领域里的那方山水产生理解和共鸣。他认为,尽管山水是诗歌,但诗歌不是山水,或者说,山水诗里面,不尽是山水本身。山水诗里有着太多的政治、爱情、处世哲学、佛道感悟。山水诗是不纯净的,里面有许多杂质,这些杂质,犹如是山岗内部的那些粗砺的岩石,托起了那座山的脊梁,使大山成为大山。

李承恩是“80后”女诗人,同时也是一位纪录片导演。近年来,她写了许多在山水行走中的感受,以及她生活中的亲情,还有“打动我灵魂的那片刻的诗意”。她说,人可以老去,但山水不会,山水万古长青。不管现代化如何摧毁古老的精神,不管文明的步伐如何以破坏大自然为代价,山水永远活在诗人的心中。生活越来越功利化,现代诗人越来越丧失了自然的表达,丧失了与山水对话的能力。在这种背景下,自然主义书写就具有了一种特殊的意义。

七十八岁的日本诗人水田宗子著有诗集《归路》 《圣塔芭芭拉的暑假》等,在国际诗坛享有盛誉。她说,很多时候,她是在孤独中写诗的,因为孤独让她更有充分的空间来思考、行文。人们被强制性地赋予某种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被贯彻到诗歌里,就有了许多哲理性的诗句。人其实是非常渺小的,在大自然面前,不足挂齿。所以说人不是全部,而是自然的一小部分。

吉狄马加在点评中说,“嘉宾们的发言都极具建设性,本次的主题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创新,重新将自然与主义结合在一起,在新世纪,所有的国家都在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式。在工业化和后工业化给我们的生活敲响了警钟,必须重新思考我们的发展方式,找到一个更和谐生存方式,用诗歌来探路我们人类的历史文化,同时来保护我们生存的地球。用诗歌来关注我们的自然,来关注我们人类今天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类的命运。从西方重理性发展的道路上可以看到整个人类的发展并带来了新的前景,人类的发展不要只注重简单的直线逻辑。我们的诗人通过诗歌论坛来让大家对自然生态状态的重视。”

5月8日是母亲节,当晚,主办方特别安排了一场别致的“妈妈的诗”诗歌朗诵会,诗人们用经典的诗句盛赞母亲,祝福母亲。

5月9日,中外诗人畅游清溪湖景区。在清溪湖诗歌朗诵会上,受秀丽风景激荡,诗人们诗性勃发,纷纷朗诵自己的作品。按照国际惯例,诗人们用母语朗诵,诗人北塔和四川外国语学院的几位学子,则承担了翻译的任务,让诗歌得以无障碍地分享。

5月10日,在双河客栈举行了“诗歌与我”主题沙龙,国内外的诗人们纷纷朗诵了自己的诗作,并谈起了自己的创作以及中外诗歌的交流。

谈到中国诗歌与世界诗坛的对接,臧棣认为,目前中国的诗歌在走出去的渠道上,缺乏系统性,比较零碎。如果国家设立一个基金,专门请翻译家来翻译中国诗人的作品,有计划地推出,就能让更多的人阅读中国诗歌,了解中国诗歌。

加拿大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弗朗索瓦·罗伊至今已出版11部诗集、2部长篇小说、60部译著。她说,诗歌可以透出各种状貌,即使是伤感的时候,通过诗歌,也可以使变得愉悦。更多的时候,诗歌是一种快乐的表情。对于中国,罗伊是通过诗歌来认识的。因为有了这个国际诗歌文化周,她对中国的诗歌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她今年将在美国出版一部用英文版的中国诗人作品集,包括了吉狄马加、西川等著名诗人的作品。

来自墨西哥的诗人恩里克·塞里温说,他熟悉中国的诗歌是从杜甫开始的。在墨西哥一个叫埃瓦瓦的州,人们把读杜甫的诗歌当成潮流。他说,那里的人们阅读杜甫的诗歌时,泪流满面,觉得杜甫与自然的距离太亲近了,对自然理解太深了。这说明诗歌艺术是没有国界的,它能跨越地理、历史、语言等诸多障碍,抵达你的心灵。恩里克·塞里温能说出李清照、李白、白居易、王维、龚自珍等中国古代诗人的许多作品,但对于当代中国的诗歌,他表示了解得不多。他认为,举办国际诗歌文化周这样的活动,对于像他这样热爱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来说,很有必要。今后,他将用西班牙文翻译中国诗歌,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诗歌魅力。

土耳其诗人奥卢·贝兹拉姆鲁一面写诗,一面经商,诗歌和贸易,他都做得都很好。他不仅是诗人,又是报纸的专栏作家,小说、散文、电影剧本,都写得有声有色。他认为,自己的经商经历,有利于自己的文学创作,尤其是诗歌创作。土耳其人对中国的文学不很了解,这主要是土耳其缺少中国诗歌的译著。他想通过这样的国家交流活动,能否搭建起与中国诗歌沟通交流的平台。

美国诗人梅丹理既是汉学家又是翻译家,先后出版了英文诗集和中文诗集。但更多的时候,他更乐意做译介中国诗歌这样的“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工作。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诗人的作品,他阅读速度很慢,甚至慢到用一个小时推敲一行诗句的地步。

水田宗子表示中国和日本的文化背景相似,都要彼此相互学习。她喜欢北岛的诗歌,“因为北岛和我的经历相似,都在国外生活20多年。当然,喜欢他的诗,主要是他的诗歌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很强。”不会汉语的水田宗子表示,如今她开始学习汉语,目的是更好地了解中国的诗歌、中国的文学。

绥阳诗歌作品评鉴会上,臧棣、梁晓明、李寂荡、沙克、李自国等,对绥阳诗人的作品进行了深度剖析、点评。身为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新诗研究所研究员的臧棣认为,绥阳诗人有着一种蓬勃的气象,对诗歌的理解较深刻,有较深的生活体验感,一些诗作写得比较成熟,群体写作的潜力大。作为一个县,涌现出那么多热爱诗歌的人,难能可贵。

猜你喜欢

绥阳山水诗人
贵州绥阳张喜山祠 :石文化经典之作
爱在一湖山水间
山水之间
一处山水一首诗
超越想象的地下世界——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
绥阳双河洞
晒娃还要看诗人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