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字里的东欧纪行

2016-06-16胥慕怡

大学生 2016年11期
关键词:苏东东欧中东欧

胥慕怡

东欧有两种划分方法:一种是按照地理范围划分,是指奥地利、意大利以东的欧洲国家,这些国家位于东欧平原地区,包括罗马尼亚、摩尔多瓦、乌克兰、白俄罗斯、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另一种是按照政治概念划分,是指前苏联加盟国以及冷战时期欧洲的社会主义阵营各国,不仅包括以上国家,还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黑山、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阿尔巴尼亚、马其顿。后者从地理范围上来说,实际上属于中欧地区。因此也可以说,冷战之后,地缘意义上的“东欧”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地理位置上的中东欧。

我一直相信,想要了解一个地方,在匆忙的旅行中光用眼睛看是不够的,更需要用心去了解所到之处的历史背景、人文风情、社会发展状况。如果不能远行,那么通过阅读也是可以的,当然一样要用心地感受、挖掘一个地方的过去、现在与将来。

这份有关东欧的书单便是为这一目的整理而成的,它涵盖了政治经济、见闻札记、历史人文等方面,既有专业理性的分析,又有轻松愉悦的分享。

《东欧史》

作者:孔寒冰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这不仅是一本阐述东欧历史的书,更是一本帮助读者理解东欧地区政治发展的著作。作者孔寒冰来自北大中东欧研究中心,长期从事中东欧方面的研究工作,也曾多次游走于中东欧地区一百多个大中小城市。作为国际关系学者,他从大国关系出发,对东欧的历史社会发展进行了研究,详实地介绍了东欧民族的形成、早期国家的建立、东欧历史上的各强国发展状况、以及经历二战后重返欧洲的进程。

作者认为,从古至今东欧地区就长期受制于人,身处、依附于大国与大国集团之间,很少有机会把握自己的命运。他们常常被大国势力当作称霸欧洲和称霸世界的重点或起点,或是将其当作在划分势力范围和构建世界体系中讨价还价的筹码。

或许正如一战前英国著名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提出的“陆权论”所说:“谁统治了东欧,谁就能控制大陆心脏地带;谁控制大陆心脏地带,谁就能控制世界岛(欧亚大陆);谁控制了世界岛,谁就能控制整个世界。”历史上争夺这片土地的大国势力络绎不绝,古代有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中世纪有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近代有奥匈帝国、沙皇俄国、德国。

《多元与冲突:俄罗斯中东欧文明之路》

编者:刘祖熙

出版:人民出版社

如果说《东欧史》一书为我们理解东欧地区文明的多元与冲突性提供了国际关系角度的解答,那么《多元和冲突:俄罗斯中东欧文明之路》一书则更为深入详细地阐述了该地区的文明圈发展与现状。作者刘祖熙是北大历史系教授。

《多元和冲突》一书以俄罗斯中东欧文明圈的发展为核心,以国别为主要单位,按照历史发展顺序,详细阐述了东欧、中欧和东南欧(巴尔干半岛)20个国家的民族起源、国家制度、宗教文化、对外关系等多个方面。所涉及的文明圈包括西欧天主教文明圈、拜占庭或斯拉夫-东正教文明圈、基督教新教文明圈,以及伊斯兰文明圈。其中,西欧天主教文明圈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立陶宛七国;拜占庭或斯拉夫-东正教文明圈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罗马尼亚、摩尔多瓦九国;基督教新教文明圈包括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伊斯兰文明圈包括阿尔巴尼亚和波黑。

这些国家中,除了俄罗斯是欧亚大国外,其他国家多属于中小国家。由于在历史不同时期中曾多次受到外来侵略,形成了迥然不同的文明圈。《多元和冲突》一书正是试图理顺其中错综复杂的关系,为读者理解该地区的文化现象与历史渊源提供一条清晰的思路。

《十年沧桑:东欧诸国的经济社会转轨与思想变迁》

作者:金雁 秦晖

出版:东方出版社

《十年沧桑》一书侧重于系统介绍苏东诸国在经济社会转轨与思想变迁方面的变化,既有对特定历史问题的评述与分析,也有对苏东诸国经济现状的关注与阐述。作者在对中国与东欧改革前经济与社会的不同模式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重新比较和解释了中国与东欧改革的不同进程,并认为苏东诸国在转轨期间普遍出现经济衰退是事实,问题在于如何认识和解释这种现象。

秦晖和金雁夫妇作为人文学者,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都出了不少令学术界刮目相看的文章。

转轨时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相继经历了政治经济上的剧变,原来的执政党纷纷下台,继任者们则为应该实行什么样的经济转型政策争论不休。对于当时的苏东欧社会转型,国内有两种观点:一派认为,苏东在经济转轨和体制变革上使用的 “休克疗法”大体是失败的,失败造成严重的经济社会后果;另一派则认为,虽然俄罗斯和东欧转轨过程不如人意,出现了各种弊端和困难,但是这些并不是改革的错,而是部分来自于改革前积累的混乱局势,部分源于改革过程中的“操作不当”。前者属于多数,而后者居于弱势地位。

《从“东欧”到“新欧洲”:20年转轨再回首》

作者:金雁

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从“东欧”到“新欧洲”》也是金雁教授的作品,是《十年沧桑》一书的姊妹篇,原载于搜狐读书,后于2011年出版成册,是作者对东欧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现状的观察和评述。

如果说《十年沧桑》一书完成之时苏东地区的转型前景尚不明朗,留给人们猜测和质疑的空间依旧很大,那么写作《从“东欧”到“新欧洲”》时,这一局面几乎已经尘埃落定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苏东转型进行系统行的回顾、思考与总结,就显得尤为重要且正当其时。苏东经济社会转型,曾在上世纪末作为轰动全球的大事件受到海内外的关注,而经历20多年的波澜剧变,如今的动向很少被媒体与学界提及。苏东地区现在到底如何?转轨之后的具体情况怎样?金融危机后这些国家还好吗? 对于这些问题,想必许多人也很好奇。从该书标题中“新欧洲”这一名词便可看出,作者试图向我们阐述经历转型后这一地区的现状:实际上东欧动荡经历了十几年改革,现在的发展除原南斯拉夫地区以外,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在转型上还是比较成功的。

作者曾经走访东德、波兰、乌克兰、前南斯拉夫、捷克、匈牙利等国家,深刻的亲身经历为学术分析增加说服性的同时,也为大众读者创造了一种行走各国的阅读体验。更值得一提的是,该书的封面、排版、插图等设计也颇为出彩,为作者的文字叙述增加了十足的可读性。或许因为原本就是连载于网络的作品,这本书的确适合大众读者。

《东欧札记二种》

作者:金雁

出版:东方出版社

《东欧札记二种》是金雁教授早期经典作品《新饿乡纪程》(1998年新华出版社)与《火凤凰与猫头鹰》(1999年三联出版社)的合集。

金雁教授写作之时正值1990年代,她在波兰做访问学者。据她说,当时那个年代,国内的许多学者都非常渴望了解苏东地区的变革情况。由于当时国内媒体信息有限,而她正好身处国外,就成了“潜水艇中的潜望镜”,给大家带最新的消息。当时她每天都会将自己的所看所想写成日记,她的先生秦晖则在国内将大家的疑问汇集起来告诉她,又在读过她的来信后统一解答这些疑问。那个年代互通信息并不容易,邮寄一封国际航空信大约需要一周才能送到目的地。

虽然是20多年前的旧作,但现在读来仍然很有启发意义。用金雁教授自己的话说:“20多年过去了,东欧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重读以前的这些文字,自有那个时代的痕迹,重新拿出来也未尝不可,它毕竟记录了当时我所能观察到的时空和认识水平,也可以作为25年后的参照物。”

《中东欧转轨25年观察与思考》

作者:马细谱、李少捷

出版:中央编译出版社

《中东欧转轨25年观察与思考》是目前对东欧转型发展阐述较新、较全面的作品,书成于中东欧转轨25周年之际,相当全面地总结了过去25年来中东欧国家各自发展的轨迹,并阐述了从事该问题领域的学者对最近25年来东欧剧变和欧盟东扩一些问题的基本看法和立场。书的两位作者都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东欧问题的研究人员,他们与北京其他单位从事中东欧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一起合作,在多年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出版了这部类似纪念文集的著作。

作者们认为,虽然近15年来,大多数中东欧国家的政局已经稳定,经济也逐渐恢复迅速发展,对外政策也日趋多元,且近半数国家也加入了北约和欧盟,但是中东欧各国的转轨仍然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完成和完善。因为现在该地区各国的转轨成效仍存在巨大差异,且近年来由于欧盟内部矛盾和机制问题,特别是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0年欧债危机后,欧盟短期内已经不打算吸纳新成员和“东扩”了,而是要想方设法稳定和巩固现有内部的“团结”局面。

同时,一些中东欧国家虽然已经加入了欧盟,但是作为新成员,他们仍然感觉自己像是“二流国家”或“二等公民”。因为他们落后于西欧老成员国太多,其经济和生活水平要赶上老成员国至少需要三四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由于在欧盟得到公正平等待遇的愿望一时难以实现,他们对欧盟的不满情绪可能会上升,造成“民粹主义”和“欧洲怀疑主义”在中东欧国家的精英、政党乃至整个社会中蔓延。因此,中东欧各国实现成功转轨仍需很长时间。

责任编辑:张蕾磊

猜你喜欢

苏东东欧中东欧
拟人句
东欧挂车第一品牌 Wielton策马加鞭瞄准更大市场
新民粹主义:中东欧政治现象的解读
东欧的后共产主义变革
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后的政治新动向
从波兰看东欧剧变
东欧剧变改变了什么
苏东剧变带来的启示
《苏东剧变之后》一书的写作与思考
中东欧政治体制转轨20年的得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