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系统外部顺周期性方法研究
2016-06-16陈莉
陈莉
摘 要:在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为代表的资本监管下,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进一步强化了金融系统的顺周期性,进而通过投资波动影响整个经济的波动并相应加剧顺周期效应。对于金融系统顺周期性因素的探讨,本文根据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借鉴国内外周期性研究的方法构建思想,本文进一步分析了金融系统外部顺周期性的方法。为相关的基础性研究做出一定的有益参考。
关键词:金融系统;顺周期性;内部评级法
一、引言
根据相关的金融监管实践历程,从Basel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启动新资本协议的制定工作开始,对资本监管会产生顺周期性争论就没有停止。Henrik Andersen(2009)从时点评级体系和跨周期评级体系角度分析了新资本协议的顺周期性。“次贷危机”突出了资本监管存在一些重要缺陷。Basel委员会将资本监管分为银行账户与交易账户两部分,按照BaselⅡ规定,该银行账户需要进行资本计提,而交易账户则未做出资本监管要求。银行为进行交易或规避交易账户风险而持有的、能自由交易的金融工具和商品头寸应当归入交易账户,其他业务则归入银行账户,比如存贷款业务。在信用风险评估方面,2004年的BaselⅡ允许银行采用标准法或内部评级法进行计算,标准法是指根据相关评级机构制定的信用评级作出风险权重的决策,内部评级法是指根据银行内部统计和计算的违约率、期限、违约损失率等参数计算对资本的监管的具体要求,这一做法提高了对资本监管的敏感度,BaselⅡ顺周期性主要采用内部评级法。因而该方法对银行体系顺周期效应影响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外部评级的顺周期性。
二、对资本的监管的顺周期性分析
1.标准法的顺周期性
国际上BaselⅡ采用的风险权重自主计量方法,是资本监管顺周期效应产生的主要根源,加剧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效应。而信用风险标准法评估中的风险权重确定依赖于外部评级机构,根据惠誉国际、穆迪等国际知名评级机构所采用的跨周期评级方法,在短期内一般不对评级标的物进行频繁的评级调整,却使得外部评级产生了一定的黏性,时效性较弱,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在经济繁荣时,由于黏性的存在,导致对繁荣的评级时间窗口延后,在危机发生早期未能及时调整评级和风险权重,而当经济衰退超出预期时,评级机构的纠错行为可能导致评级大范围下调并引发连锁反应。Panetta,F. and Angelini,P.等人(2009)的研究表明,当美国和欧元区的经济处于下行阶段时,评级机构下调评级的意愿更为明显,与经济繁荣时期恰好相反,评级机构的谨慎性原则和贷款者的从众心理加剧了这一现象。
2.内部评级法的顺周期性
新资本协议规定采用内部评级法确定的风险权重应该由相关的资本监管局确定,风险参数是构成风险权重函数的一个重要的输入变量,它通过风险权重函数转化为风险权重和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特征。
(1)风险参数的顺周期性
国外学者Panetta等(2009)通过实证研究后发现,公司债券的回收率与经济周期呈现正相关关系,与短期的无违约风险利率成负相关。当经济处于上行时,随着资产价格上升,借款人的营收状况转好,财务状况比较好,信用评级较高,贷款比较容易,PD会降低,同时贷款违约损失率LGD下降。贷款承诺使用比例也会相应降低,此时风险暴露EAD也会下降。当经济处于萧条时期时,借款人的财务状况恶化,评级下调,PD上升;债务人在面对系统性风险违约后,会疏于对抵押品的控制和维护、监管,抵押品价值会受到影响,当流动性出现紧张而对违约债务进行紧急处理时,这会导致抵押资产的价值大幅下跌,LGD大幅上升;同时,经济衰退伴随着信贷紧缩,贷款依赖性强的借款人的资产流动性更差,贷款承诺的提取的比例增加,这些会导致EAD上升。在内部评级法下,当经济景气或处于上行阶段时,LGD、EAD和PD都会出现下降趋势,同时风险权重也降低,对资本的要求变低,结果促使银行信扩大贷规模会,进而推动经济的上涨。相反,经济出于萧条或下行阶段时情况相反。
(2)信用风险度量方法的周期性差异
时点法和跨周期评级法会影响PD的顺周期性强弱。时点评级法主要运用债务人当前的资产价格和杠杆比率来度量风险,是对债务人在经济周期中某一时点风险的度量,没有考虑经济周期对企业违约风险的影响,由于时间跨度短(一般不超过1年),因此PD只是在1年之中可能违约的概率。利用时点评级法所计量的信用风险与经济周期的波动相关性较强,由于时间较短,银行往往在发生经济波动时才会对其持有的风险资产进行重新评估,存在时滞效应,所计量的信用风险水平与经济周期呈现负相关。跨周期评级法则是以一个完整经济周期作为考察周期,时间跨度长于时点评级法,计算结果涵盖了整个经济周期。通过长期信息估计整个周期内债务人的偿债能力,而所计算出的PD是债务人在一个经济周期中的违约可能性。总体上,只有经济低迷或衰退对特定借款人的违约风险恶化超过预期,才会导致评级的下降。与时点法相比,时间跨度较长使得跨周期法在经济周期中相对比较稳定。而由于跨周期评级模型估计的PD要小于时点评级模型估计的PD的变化幅度,导致监管资本需求的波动性更弱。根据BaselⅡ,银行运用跨周期评级法产生的顺周期性比运用时点评级法计算的PD要相对弱一些。时点法与跨周期评级法相比,周期性更强。
三、会计准则的顺周期性
美国公认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都要求对可供出售和交易类的资产的计价要按照资产的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指的是有意愿的交易对手以有序的方式对一种资产或负债能够进行交易和清偿,而且根据管理者的持有目的和资产负债的不同特征来计算和衡量,总之,对于交易目的资产和可供出售的资产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对于持有到期的贷款、资产和没有公允价值的负债按照公允价值计算。该方法能动态反映资产和负债的实时价值,但却强化了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Healton, Lucas, and McDonald对公允价值与政策性因素之间的关联度进行研究,发现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所引发的顺周期性与最低资本监管要求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1.公允价值的市场性
与历史成本相比,市场性特点加剧了市场的波动。“市场性”是指在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下,产生公允价值,且公允价值随市场供求关系的波动而变化。市场交易是公允价值实现的依靠力量。在金融市场比较平稳时采用公允价值盯市原则,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就能够较为真实、公允地被反映,而且不会引起资产及收益等账面价值的较大幅度的波动。当经济处于萧条时期,历史成本没有公允价值的动态性,资产负债的实时价值能通过公允价值的计量更好地反映。泡沫时期,以市值计算的银行资产、收益等随之增长,金融机构能以大大高于其成本的价值将金融资产计入会计账中,还能在超过账面利润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作出投资和借贷的决策,推动经济上涨。相反,危机情况下,伴随着市场信心的丧失,价格下跌会导致资产立即缩水,形成亏损,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触发亏损和评价下调,更多坏账等问题也接踵而来。
2.模型驱动
模型计量对金融机构的顺周期性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出现经济危机的时候,当波动性增大时,模型使用公司会被通知出售这些资产,但当公司竞相出售资产时,市场的流动性会减弱。而会计准则中没有在缺乏活跃性的市场运用公允价值的指引,市场的动荡就会更家严重。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性因其估值受人的主观影响较大而更加强烈。估计技术是指根据未来可能或者将会发生的经济行为,通过运用大量假设的估值模型,预测资产和负债的未来现金流。存在很多主观成分,在估值的进程中,会计主体参考上一轮市场运行的结果作为自己的信息,并对当前的经济环境做出主观判断,包含了经济周期的影响,公允价值必然存在顺周期性。
参考文献:
[1]周学.经济大循环理论——破解中等收入陷阱和内需不足的对策[J].经济学动态,2010(3).
[2]周晖.金融风险的负外部性与中美金融机构风险处置比较[J].管理世界,2010(4).
[3]周毓萍,郭庆.我国高科技产业化各阶段融资模式选择[J].中国科技论坛,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