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将国学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
2016-06-16范成宝刘义青
范成宝+刘义青
【摘要】国学是一个国家流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这个国家长期发展过程中所积淀的文化价值、思想价值和社会价值,对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确立有着深远的影响。作为高职院校,把国学教育融入到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就是要通过国学经典潜移默化地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正确的道路上成长、成熟、成才。
【关键词】国学经典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28-02
国学,是指一个国家所流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总称,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等。现在人们经常所讲到的国学,一般都是指狭义的国学,即:主要以先秦诸家的经典作品和诸学派的经典著作为基础,涵盖了经学、玄学、理学、汉赋、骈文、诗词、曲剧等的文化体系。
由于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以及后来各种“西洋文化”的输入,国学在我国近现代历上遭受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冷遇。尽管对国学的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但学国学、用国学、传播国学人却越来越少。然而,经典所具有的生命力并没有因为遭受冷遇而凋谢,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思想界悄然掀起的一股“国学热”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回归。国学本身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思想价值和社会价值,这些祖祖辈辈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可的、口传心授的普适价值,对我们做人、做事、为官、持家都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可以说,国学在很大程度上对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确立影响是深远的。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任,是国家推动创新、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重要保障。将国学教育融入到高职院校思想工作中,就是要借助国学的影响力,利用国学的精髓,进一步改造当代高职大学生的主观世界,真正将他们培养成为思想过硬、专业精湛、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一、高职大学生思想现状分析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始终将“德育”放在重点突出位置来抓。从课程的开发与设置、教师的选拔与培养、学业的考核与评定等都将“德”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可否认,目前广大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然而,由于受社会风气、学校环境、家庭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部分学生在思想改造,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上也还确实存在不少问题。
从高职院校本身来说,所面临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务更繁重、更艰巨。分析其主要原因:一是生源素质相对比较低。高职院校在大学教育序列里属于专科层次的高等教育,招收的学生不仅文化成绩比较差,而且综合素质也相对比较低。二是教育引导难度比较大。人的个性、性格、品行很多是从小养成的,而一旦形成以后,要想进行改变难度非常大。目前的在校生都是90后,从小受到无微不至的关爱,个性都比较强,生活能力,自律性和独立性都比较差。三是受社会的不良影响比较大。对正处于成长过程中的青年大学生缺乏一定的辨识力、判断力和抵御力,网络上和社会上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行为做法、虚假哲学极易在他们的大脑中埋下种子,形成毒瘤。而作为院校来说,又不可能对他们进行封闭,更没有办法让他们断绝与外界的来往,消除不良思想观念对他们所造成的伤害。
这就给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带来了新的考验,提出了新课题。针对高职院校中存在的上课迟到早退、生活懒散、自由散漫、我行我素、吸烟酗酒、考试作弊、态度冷漠、追求刺激、奢靡放纵,甚至违法乱纪等问题,高职院校一方面必须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力度,对大学生进行积极的教育引导。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适应高职院校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对国学教育融入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源泉,既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生活哲学,也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国学教育融入到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就是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宝贵资源,对广大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洗礼、灵魂呼唤、行为引导。
(一)要营造学习国学经典的良好氛围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做教育、做学问,最根本的就是要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弃旧图新,达到完美的境界。高职院校虽说是以职业教育为主职主业的教育机构,但它首先是国民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是教书育人的一部分,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教育的本真就是培养人、塑造人,使个体的人变成社会人。因此,高职院校也应该始终将德育教育放在第一位,“所谓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也”(《大学》)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然而,在现实办学过程中,有一些院校本身并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一味追求职业素质培养和专业技能培训,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在“立竿见影”上,处心积虑给成才铺设“快车道”,将“就业率”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指标。而不注重内存的、“隐性”的、潜在的人的基本素质的培养。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往往落实在课时量上,形式胜于实效。专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工作的辅导员也往往成为了这种教育形式的“勤务兵”。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全方位渗透的过程,是一个长期引导感化的过程,是一个文化熏陶的过程。之所以说要将国学教育融入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上就是一个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影响和感化广大青年大学生的过程,使他们在涓涓细流的浸润中思想得到启迪、灵魂得到净化。因此,高职院校应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引导和鼓励广大教师特别是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学习国学、弘扬国学、活用国学,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要开展国学经典研究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经风雨,走过不同社会时期,其中有很多给人启迪、发人深省、促人奋进的内容,也有思想消极、封建迷信、局限性强的内容。在传承过程中不能全盘照抄、一用了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哪些内容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哪些内容又是与促进青年大学生思想成长不相适应的,都应该进行研究和探讨。
比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可歌可泣的爱国精神;“自胜者强,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等这些催人奋进的自强精神;“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严以修身的人文精神;“君子和而不同”等宽容大度的处世态度等。
用这些积极向上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引导迈向成熟阶段的当代大学生,不仅能够使他们记深悟透,而且能够深入内心,引起共鸣。因此,高职院校应注重国学经典的研究,深入挖掘适应大学生思想特点的教育素材和教学内容,使其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要做到形式多样特色鲜明
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辅以日常学习生活中辅导员的教育引导。这其中存在的一个最大最现实的是理论性强、课堂与实际脱节等问题,这就导致相当一部分平时不爱学习、不善学习的学生提不起兴趣,勉强学习也是为了考试成绩。
将国学教育融入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就是要避免这种“纯理论”教育和空洞说教,而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培养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因此,在开展国学教育的过程中,就要多措并举、形式多样、形成自身特色。例如,以必修或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国学课程,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精修细讲,让广大青年学生熟悉经典、了解经典;定期聘请校内名师或校外名家开展国学讲习班,对大学生进行国学熏陶,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学国学、用国学;举办国学沙龙、成立国学兴趣小组、组织宣讲演讲、让学生自己谈国学等,真正将国学思想融入到爱国主义教育、礼仪文化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感恩教育之中。使广大青年大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国学、学习国学、理解国学、发扬和运用国学。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教育需要秉持正确的理念,采取正确的方式,用恰当的方法去积极努力。教育工作者,应敢于和善于汲取前人留下的智慧结晶,用国学思想精髓促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作者简介:
范成宝(1974-),男,本科,政工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
刘义青(1973.11-),女,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字学、国学教育及文秘专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