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活动中幼儿责任感的培养

2016-06-16许林丽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责任心责任感区域

许林丽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社会领域目标明确提出:“幼儿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在教育内容与要求中指出:“要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责任是指对自己的言行和承担的任务所持有的认真负责和积极主动的态度,主要表现为认真完成他人交给的任务,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不逃避,为别人着想,对同伴和集体的事认真负责。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也是幼儿的一个“小社会”,区角活动中孩子能比较自主地通过互相交往,互相合作,共同商讨,因此在区域活动中可以更自然地、较有目的有效地来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关键词】区域活动 责任感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89-01

良好的责任心是社会合作精神的基本体现,也是个人健全人格的基本要素。从生活、学习、游戏等活动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大部分幼儿都是缺少责任感的,比如在幼儿园值日生工作中马马虎虎的完成任务、自己的小抽屉中的物品乱七八糟从不整理等待爸爸妈妈帮忙整理,答应老师或小朋友的事情转眼忘记——所以幼儿的这些语言、行为、态度等种种一系列表现得并不令人乐观,自私、破坏、攻击、懒惰的心理状态及行为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这些情形反映出幼儿没有养成自我负责的习惯,其实这就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可是责任心也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在一定的年龄会自动出现的,它需要个人在常年累月的生活中去经历和体会不同的情境才能慢慢获得的。因此我利用了区域活动这个幼儿喜欢游戏的一个平台中,利用几个有效的方法从其中的一个角度来逐渐提高幼儿的责任感培养幼儿的责任心。

一、利用“劳动出席本”,让每位幼儿积极参与到区域活动的劳动中来,从而提高幼儿的“主人翁”意识。

区域角的卫生一直是老师比较困惑的,而孩子们也常常没有意识到要去维护好区域卫生的意识和习惯。比如在美工活动中,孩子们即使看到了有小朋友不小心洒在区角柜上的颜料。孩子们处理的方式也大部分是两种现象,要么告知保育员或者老师,让成人帮忙处理,要么默默地走开,没有意识到去清除干净。“劳动出席本”分成2块内容,区域值日生劳动出席记录和幼儿随机劳动出席记录,完成“劳动出席本”的方式可有不同的变化,如:盖印章、画心情脸谱等等。当值日生或其他孩子完成劳动任务用盖印章或画心情脸谱等的方式在表格上进行记录,即可提醒值日生每天区域角的劳动任务是否完成,也可让孩子们知道区域卫生是孩子们共同的责任,我们要共同维护好区域的卫生。

二、任务驱动,自主整理、收集区域材料提高责任感。

1.材料收集存在问题:材料投放缺乏动态性、材料应该要经常更换,是大多数老师畅谈投放经验时最常谈起的。然而,据调查显示,繁重的工作量直接影响了教师投放的材料的数量和更换频率,特别是需要及时补充和更换材料,材料消耗量比较大的美工区、娃娃家、建筑区等区域,往往都是要通过老师整理发现需要补充材料然后统计出来告知家长所需要的材料。

2.运用任务驱动的方式,班级内开辟出区域材料收集站,张贴一张材料统计及收集记录表、光荣榜,每个区域的负责幼儿或值日生在老师的协助下每周清点负责区域缺少的材料做好记录,孩子们根据统计表内所需材料自发的收集材料,每一位收集材料的孩子完成一次收集任务便可在“光荣榜”上写上自己的名字,不仅有了荣誉感同时长期下来,孩子们的责任感也大大提高。

三、合理利用区域点评环节,运用故事、谈话等方式激发幼儿责任意识。

区域活动点评是幼儿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范畴,现在在活动区讲评中还存在很多误区和问题, 表面上看,教师在今天的评价活动中似乎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自评自己的活动,教师加以肯定。但是仔细分析,却不难看出,教师的评价导向停留于以事论事的做了什么,做得好不好?同时对于孩子们在区域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的责任感、情感方面的问题往往会忽视。因此在点评环节中,可多关注“责任感”方面的话题,运用小故事《红公鸡》、《马神医选徒弟》等的引导,一个好故事有时会激励人的一生。尤其是结合孩子的个性,使用孩子的语言,根据孩子的实际,精炼、生动、感人的讲解,对孩子影响及其深远。为幼儿更有效的去意识到自己在玩区域角的时候自己是否存在着类似的缺乏责任感的行为,下次活动时怎样去改进。

四、“未完成任务陈列区”促进幼儿责任感的形成。

在平时区域活动中往往存在着这种现象:例如在角色区,一名孩子还在制作一杯“绿茶鲜奶汁”,她用绿色的水装好一杯,又用绿色的新鲜野草剪碎在水里面做好点缀,正当她要进行瓶子装饰时,整理的音乐响起来了,区域负责的幼儿开始急促的催促大家整理好区域材料,这名幼儿却在不情不愿中把未完成得作品“处理”掉了没有完成自己的任务。也有这种现象在美工区里用各色颜料装饰玻璃瓶,一位孩子在第一次区域中未完成操作便陈列在区域内,但第二次、第三次却已经忘记这件未完成得任务,这个未完成的作品便一直默默的陈列在角落了。这两个现象都说明一个问题,幼儿没有责任意识,责任感的欠缺使孩子做事情半途而废。

那么在区域活动中如果有一个固定的地方是孩子们的半成品陈列区,并把自己的半成品写上自己的名字,那么幼儿下次去完成任务的意识会更明显,或者在区域负责人或值日生的提醒下去完成任务,久而久之,幼儿的责任感也会渐渐形成。

孩子责任品格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系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结合日常生活实际,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持之以恒,以期达到对幼儿责任意识培养的目的。有责任意识的人长大后必定会受到社会的欢迎。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对于全面提高幼儿的素质,将来做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2]《中班幼儿责任心水平影响因素的协方差结构模型分析》——心理发展与教育——姜勇、陈琴

猜你喜欢

责任心责任感区域
以高度的责任心做好编辑工作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3-5岁幼儿责任心发展的实验研究
What Statistics Show about Study Abroad Students
做一个幸运的父亲(八)——责任心养成于逆境之中
分区域
培养责任感强的孩子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责任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