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因信息技术而精彩

2016-06-16滕翠兰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文本信息技术

滕翠兰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60-02

随着学校教学现代化的启动,学校教育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色彩、声音、图像、动画于一体的多媒体技术走进了语文课堂,直观、形象、趣味的教学满足了众多学生的感官需求,很大程度上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这给传统的“我讲你听,我问你答”的课堂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教师应转变角色,要变语文知识的传授者为语文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因此,在这样的时代督促下,学生应具有的信息素养也成为当今甚至未来网络化生存的必备能力。不过,信息技术的引进,同时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教师引进大容量的信息:图片、课外背景资料、以及相关音乐占用了课堂,同时一些老师还不能正确使用网络。但是,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网络的便捷与高效,已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教师应该积极学习有关多媒体技术教育教学理论,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运用,使之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一、面对丰富信息,教师要学会利用网络进行教学。

有关信息技术的教学能使语文课堂声情并茂,造成教师们没有意识到多媒体信息技术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结果滥用、乱用信息技术的现象比比皆是,课件范读代替了学生朗读,屏幕上的答案代替了师生之间的文本交流……学生潜心会文的时间少了,看视频的机会多了;动脑思考的机会少了,直接读答案的时间多了……这一切都缘于老师在课前没有正确地进行文本解读,没有熟练地掌握多媒体的技巧有很大的关系。

那么,在课上怎样面对丰富的网络信息,有选择地加以运用呢?这就要求在平时的备课当中,教师应该深入地研究文本,发现教材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有效地取舍当中的教学内容,并根据提炼的知识点进行多媒体的幻灯片制作,从生字词的教学到知识点的渗透,以及相关课堂知识的拓展延伸,该读书的时候,就让学生静心诵读,该思考的时候就不要让嘈杂的音乐扰乱学生的思维。

1.运用网络,提升教师研读教材文本的能力。

比如古诗《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的“晚”,有的老师认为是“天色晚”,而有的则认为是“秋色晚”。那么应当怎样理解呢?我立即上网查询相关信息,原来《山行》描写晚秋景色,点明时令的词语是“寒山”和“霜叶”,不是“枫林晚”的“晚”字。“晚”的本义是“日暮之时”,可以单独表示“傍晚”的意思,不能单独表示“晚秋”的意思。很明显,“枫林晚”的“晚”字就是“天色晚”的意思。

可见,教师在备课时,针对备课中难点问题的答案,需要借助网络加以搜索,从而获取有用的教学资源,其实,在对网络进行文本搜索的过程上,会链接出许多丰富的背景资料,会出现一些多样的文本解释,让备课教师有了更多借鉴和选择的空间,大大地提升了语文教师构想教学思路,设计教学流程的水平。

2.利用网络,给予教师课后个别辅导的空间。

一个班级,存在着认知等不同层次的学生,而有针对性地加以课后辅导,能够激发全体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比如进行班级作文选的征集,学生进入QQ、MSN等方式上传发送平时的优秀作文,教师在网上进行指导、修改,有效地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又如布置一篇观察作文如“我的发现”,观察母鸡孵蛋的经过、昙花一现的景象……由于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学生很难完成相应的作文,因此,让他们上网观看视频或阅读相关的文字资料,这样就会丰富他们的视野,充实自己的语言,从而增强写作的自信心。

二、倡导信息交流,学生要懂得进行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学生的独立学习是让他们独立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学习并非是个人的事,特别对小学生来说,合作学习是至关重要的,若自主探索没有伙伴的参与合作,将会降低他们探索的深度和广度,影响有效学习。一节40分钟的语文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全体学生的,可是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教学时间,肯定不够用,造成只有部分学生才会得到交流训练的机会,更多的学生在课上充当的只是观众、听众的角色,导致他们的认知、表达水平没有真正得到提高。因此,学生如果能在电脑上发表自己的想法、见解。让更多的同学才能互相读到他人的观点,才会训练学生表达的能力、写作能力。

1.激发学生加强课后阅读

网络资源的丰富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量,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会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以促进课外知识的延伸。当今学生的学习天地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平时他们会利用电影、电视、电脑等多种媒体,凭借老师提供的校园网、资源库等,随时随地、有选择地学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知识,使他们更有效地完成语言信息的加工、汲取,从而更好地启迪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比如学完《牧场之国》,我建议道:“作者用真挚的情感,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荷兰牧场的美丽风光,其实,在我们中国辽阔的土地上,也有同样美丽的草原牧场,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也深情地写下有名的散文《草原》,去读读那生动美妙的文章吧。”

2.激发学生促进合作学习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环节大都由教师把控,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则彻底地打破了这一局面,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他们的自主学习还体现在与同学的合作学习中。例如,围绕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主题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学生之间以小组为单位,课后上网查找与中国的“世界遗产”有关的音像图文资料,搜集有关文物保护的资料,搜集一些风景图片资料。在习作课上,小组派代表上台,借助小组间合作完成的相关多媒体资料,学生绘声绘色地重点介绍“中国的世界遗产”,正是缘于信息技术的学习,锻炼了小组之间真正提高团结协作的能力。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引入,优化了教师语文教学的环境,发挥网络的真正优势;让学生的阅读热情超越了文本,让他们在自由的网络空间尽情地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从而提高语文素养。语文课堂正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参与,才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是时代发展对语文学科的必然要求,只要老师们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它与语文课程相整合,那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语文教学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素质和优化语文教学,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等综合能力一定会得到更好的培养。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文本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