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幼儿园教学效果

2016-06-16李晴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课间幼儿园信息技术

李晴

【摘要】在当前信息科技时代里,社会上涉及的各个领域都是需要信息科技技术的,运用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最为明显。正因为现代人对小孩子的成长、教育都是极为重视的,特别在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期间,是家长们的敏感期。以前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纯碎的手把手教育和学生们认真听讲。这样的教学方式完全不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上来。在知识层面可以说,完全处于一个静态和动态、主动和被动的一个画面上。而现在的幼儿园教育运用信息技术完全是改变了这一个局面。

【关键词】信息技术的运用 提高幼儿园效果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54-01

运用信息技术教育,是现在教育领域的一种常用手段,运用信息技术教育可以把一些幼儿难以理解的知识在大屏幕中表现出来,进行生动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程度。便于回想练习。在教育过程中,为实现教育目标,教师们应从学生的兴趣,同时创设一些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和氛围。学生们的注意力集中更便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让学生用心体会,了解对事物、生活的领悟。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幼儿园教学的效果呢?

一、信息技术的运用

信息技术运用是当今时代常用的一门技术,在教育部门广泛应用。在课堂上适当运用多媒体、这样可以增加课堂的气氛和效率。动静结合、把一些抽象化的知识可以更生动的显示出来,既能化难为易、又能为幼儿提供和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启迪幼儿们的思维。我们都知道多媒体都以动、画、形、声、色为一体的。播放教育素材时吸引幼儿的眼球,激发幼儿对学习、对事物的兴趣。一节课下来,教师会多次的使用这些信息技术,然而每次的使用,是否能发挥出相应的效果?就需要靠我们的老师是否能运用好这些技巧了,这是很必要的。经过一段时间下来,运用信息技术教育过程是多彩多样的。幼儿们的感知、理解、以及表达能力是有限的,从而我们使用这种技术来更好地帮助他们吸收有益的知识和经验。没有这些精彩的技术表现,我们的社会生活都是比较枯燥乏味的。话说回来:单凭老师简单的说教,不能帮助幼儿更好的建立一套很好的体系去完整认识世界和形成良好的行为。所以在幼儿园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和老师说教、家长的辅助三体相结合。

二、在幼儿进入幼儿园前期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感知和认知

在上课教育期间,多进行一些实际生活体验活动。如跳舞、唱歌、模拟烹饪、拍摄等等活动。都可以促进幼儿时期的成长和见识。我们来做个基本实践:“制订课间活动能否测试出幼儿是否适应信息技术教学”?幼儿园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制订计划、一步步尝试着实行计划。这样就能让孩子们学会在特定的时间里分配自己的时间完成要求的任务,养成良好的任务意识。幼儿在幼儿园课间参与一些活动是比较好的,反而带幼儿外出接触外界,可能满足和帮助幼儿解决当时的一些对事物的困惑,但是对提升幼儿学习兴趣还是存在不足的。老师可以根据小学课间吸收经验,指导幼儿学习小学课间的生活,比如学习扫地、擦窗户、整理自己桌面等等,这都是些在日常生活中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师们可以利用这些事例运用信息技术演示出来。在课堂上播放不同的生活动画,这样一来,时间久了,幼儿们慢慢就有了这个意识了。回到家里就会自然而然的应用在生活中,而且在大脑中偶尔回忆自己有过这些画面。从而通过在幼儿园生活中教师的引领,孩子就会逐渐成长,懂得在生活中对事物、时间进行分类安排。制订这些计划帮助幼儿提供建立丰富的感知和认知。

三、幼儿期间,幼儿园领导需要做的一件事情

虽然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成长中的每一个行为都值得我们家长的留意,但幼儿园也是一样的。这时信息技术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园对孩子可以拍照记录和书面记录。利用一次课堂上的过程用摄影机拍下孩子们的一举一动是否能对自己的行为反省?制订一套让孩子回忆的纪录片,其中对大班的幼儿需要有一项上课要求,以往总是老师在提出要求,孩子不需要动用脑子思考问题,而现在在课堂上角色应该适当换位,教师多提出一些问题让孩子思考,激发大脑成长,同时孩子在这过程中提出各种问题,教师都需要耐心解释和指导。让孩子简单理解问题的主要,这一环节可以体验孩子认真探索问题的一面,第二环节就是利用简单的符号给孩子认识,同时把这些画面拍照记录下来,输入电脑,通过上课播放这些画面,孩子们学会分享,这样节约了以往教师们和孩子们的时间,就能很快的学会知识。在短时间内,孩子的浏览信息量就多了,认识的知识也就拓展了,这样不但在视觉冲击还有幼儿的集中注意力,起了很大的成效。

四、在录制过程中,做好回忆与分辨

幼儿园在完成这些工作以后,需要把计划实施下来,但由于孩子们的思维是不成熟的,也许不能够很好地实施,孩子们都喜欢打闹,在不同的场景下有不同的行为,甚至不懂规矩。所以我们要在实施计划中附带一节课,就是要求孩子在离开老师的视线,孩子会怎样做、是否能够自主安排自己的时间,是否能够很好的约束自己等等。还是需要运用到拍摄了,全过程跟踪孩子们的所有动向。课程结束后,教师们需要对孩子们作个问卷调查:问问孩子们对这样的课程是否喜欢、让孩子们回忆一下上课时间,自己干了些什么、结果怎样、来进行下一步的计划制订。我们都知道孩子在幼儿阶段,只能凭借简单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又容易健忘自己所做过的事情,我们就应该运用信息技术纪录它们的一举一动,并且在课堂上播放这些情景,让孩子们回想起自己曾经做的事情和一些行为,让他们自己判断和分析这些事情和行为是否正确。

五、幼儿园教师需要探讨计划的优缺点

幼儿正处于教育初段,调整计划中的一些不好的方法,探讨出合适孩子学习方法这是必要的。但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刚好是一个优化计划的辅助工具。里面的每一个行为和画面都是孩子们亲身体会过的。孩子们更快的懂得在特定的时间里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事情。信息技术的运用在教育领域必不可少,它的出现展现出多元化的情景,可以给幼儿提升思维,调动行为和丰富感官刺激。相信信息技术能帮助幼儿在幼儿园接受教育中会得到更大发展空间。增加了教师和孩子们更多的互动机会。

参考文献:

[1]李冬芸,高丽霞,魏湛冰.Authorware多媒体技术应用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章士藻.中学数学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翁凯庆.数学教育学教程[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4]杜晓青.幼儿园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概述[J].祖国(教育建设).2013(01)

猜你喜欢

课间幼儿园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爱“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