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如何与生活相联系

2016-06-16张金胜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思品生活化情境

张金胜

【摘要】我们从思品课堂的导入、情境设计、问题设计、过程与作业设计等多个方面下手,努力打造生活化的思品课堂,它是时代的要求,是思品课程发展的趋势,思品课程来自生活,那就请让我们把它回归本真,换回原来的面貌好了。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00-02

生活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包括学生身边的生活和学生身边以外的生活。我们从生活中精选其与课堂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有深刻内涵和教育意义的素材,经过教师的重新整理、提炼和编写,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富有生活气息的引发问题的材料。通过对问题的探究,让学生有了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生活,思考问题,在过程中感悟知识,在分析中提升能力,在知识和能力的形成过程中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由此,我在多年的思品课教学生涯中,有这样一些认识和经历,写出来与大家共勉。

一、导入生活化、有新意。

俗语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上,我或用一首歌、一个小品、一个故事,又或是一个问题、一则新闻、一个游戏,来导入新课,通过这个素材引出主题,这样可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我在讲《丰富多样的情绪》一课时,我问学生,你们喜欢思品课吗?学生齐声回答:“喜欢”,我说:“这是我今年听到的最好的声音,今天,我们先做个游戏,我举左手,同学们就欢呼,我举右手,同学们就鼓掌,同学们,听明白了吗?听明白了,突然,我同时举起了双手,接着,掌声、欢呼声响成了一片”。这样,同学们在高涨的情绪中愉快的进入了本课的学习。

二、要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生活化情境。

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而不虚化,所以我在日常教学情境的创设上下了较大的功夫,选取教学资源时,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的生活逻辑为主线,精心围绕教学主题,结合具有系列性、发展性、典型性的学生生活问题情境进行设计,在精心的预设中成就课堂的精彩。

如我在讲《承担对社会的责任》一课时,针对学生生活实际,精心建构了情感体验性课堂,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拍了执教班级学生身边的爸爸、妈妈、教师、清洁工、食堂师傅、门卫师傅、爱心公益人士无怨无悔承担责任的形象和画面,触动了学生内心最软的部分,给其以心灵的震撼。这些被学生平时忽略的“镜头”在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中被定格,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达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认同,其承担社会责任的主动性得以升华,教学目标有效达成。

三、经历实际体验,让学生在生活中了解自然和社会。

我们要把“小课堂”与“大社会”结合起来。如果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直接参与,直接解决实际问题,他们就能在活动中获得真实丰富的直接认识,对政治生活产生极大的兴趣。所以,我们要把更好的获得知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尝试改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消极的地位,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个具有独立精神、敢于发表自己意见和具有社会交往能力的开放型人才。思品学科应该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前沿阵地,它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和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我在讲《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一课时,没有停留在空洞的说教上,在让学生搞好预习和准备的情况下,我带学生走出了教室,走进了生活,走进了大自然的怀抱。我们一路向西,走上了北关的大堤,步过木桥,到了森林公园,感受空气的清新,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在享受生活的过程中,去寻找世界中生命的精彩, 寻找我们课堂中问题的答案。游历结束后,我让学生回答这样一些问题:1.你看到了哪些生命?2.生命之间应该如何相处?3.经过这次游历,你有何感受?学生A回答:我看到了空中飞翔的小鸟儿、地上高大的杨树、美丽的鲜花和翠绿的小草、草丛中嬉戏玩耍的小猫儿和小狗儿、小河中游动的鱼儿。学生B回答:世界中的生命还有很多种,如我们在电视中看到的狮子、老虎、大象、犀牛、河马、鳄鱼、豹子、狼、大熊猫、狐狸,还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植物等,我认为人类应与自然界中的生命和谐相处,要爱护它们,如在公园里不要随意踩踏草坪,爱护花木;对动物也要加以保护,特别是一些珍稀物种,这些精彩的生命构成了这个美丽的世界,否则,没有它们,世界是一片荒芜,人类也就不存在了,人类和它们共生共存,息息相关。学生C回答:经过这次游历,感到自然界的生命之美,同时感觉到没有任何学习压力,身心非常放松,开阔了视野,锻炼了思维和想象能力,陶冶了情趣,在玩乐的过程中,我们不知不觉的完成了本课的学习任务。

四、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在思考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升华情感与道德水准。

我在讲《我知我家》这节课时,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请同学们用画笔画出自己心中“家”的模样,并且说出“家”给你带来的切身感受?这个问题通过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回忆,感受家庭的温馨,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呵护,感受与父母亲密无间的亲情;通过自己的切身经历,看父母在我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是如何关爱我们的,由此体会父母对子女的无私奉献。继续提出问题:1.父母对你在家的表现满意吗?2.同学如何评价你对父母的态度?如果不行,你如何改正?3.你为父母做过什么?4.你今后想为父母做些什么?通过这些尊亲孝亲的问题,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使其从思想上去爱家、爱父母,并且落实到孝亲的实际行动中,从而使我们的优秀传统美德得以薪火相传!

五、作业生活化,学生通过做生活化的作业,我相信他们的感触会更深,理解的会更加明白透彻,学生问题的解决会毫不费劲儿,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了生活才是我们思品课程理论与问题的本源。

在讲《身边的诱惑》时,给学生一个让其到社会中去调查的问题,并让其填好一张表格,内容为:1.同学的姓名?2.该同学受到哪些诱惑的影响?3.这些诱惑有何危害?4.我对同学的寄语?5.教师对同学的寄语?最后写上:填表人?通过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增强抵制“黄、赌、毒”等不良诱惑危害的能力,从而达到净化社会环境,让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

总之,思想品德教学打造生活化课堂符合当今德育发展的趋势,这是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决定的,打造生活化思品课堂需要以现实生活与学生生活面临的各种现象和实际问题为基础,所以,教学活动要做到:导入生活化、情境生活化、问题生活化、过程生活化、作业生活化。

猜你喜欢

思品生活化情境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初中思品课情境创设策略初探
浅谈体验式教学在思品课堂中的运用
农村思品课教学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