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地理实验教学的几个关键问题

2016-06-16彭斌明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实验教师

彭斌明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97-02

地理学科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实验教学是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实验手段,高度浓缩地展示人们认识和发现某一知识、原理的过程,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知识、巩固知识或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并为掌握其它知识打下基础。

地理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地理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合作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以及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一、高中地理实验应用所遵循的原则

1.教学方式组合原则。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课堂目标的实现与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实现多种教学方式的组合,为学生的地理学习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地理实验课程资源丰富多样,能够为教学方式的组合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2.教学系统共享原则。地理实验资源开发属于系统性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完成。首先,要树立资源共享的意识,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形式推动资源共享;其次,要深化资源共享的内涵,实现资源在各个领域中的共享;最后,要创新资源共享的形式,通过多种方式实现资源共享的推进。

二、地理实验课的设计要求

虽然地理实验教学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必须要有好的实验设计才能体现出地理实验教学的重要功能,笔者认为教师在进行地理实验设计时,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满足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基础教育阶段是培养有责任感、有创意、有个性的生活方式的关键阶段。中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能力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他们不满足于单纯的地理书本知识的接受性学习,开展地理实验教学,能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并服务于社会,这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内在要求,既是每个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也是我国国情的客观要求。

2.实验要密切联系生活与社会实际。地理实验和物理、化学等有很大的不同,地理实验在新课标中没有明确的要求,所以作为地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实验设计,多从生活和身边现象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探究,使地理的实践活动成为学生联系生活与社会实际的桥梁,使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实现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发展学生多方面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基本教学价值,找到一条适合于中学地理教学的新途径。

3.实验须具有简易可操作性。实验的设计应从实际出发,用简易而预期效果好的器材做实验,难度不宜过大,不能为了做实验而设计一些高难度的复杂实验,以免画蛇添足、弄巧成拙。同时地理实验教学一般没有现成的实验器材,大多需通过教师自己准备或发动学生搜集,因此实验要力求简单。

4.实验应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地理科学与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相比具有自身的特性,地理事物和规律更多的是无法通过实验的手段再现出来,地理实验教学不具有普遍性,因而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有针对地选择那些通过地理实验能够更直观、更有效的理解、掌握地理知识的内容进行实验。

三、中学地理实验教学的几种方式

第一,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该依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情境的创设,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能力与创新能力。例如,在《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中风海流内容教学过程中,可以用凉温水冲泡茶水,让学生对漂浮的茶叶进行吹动的过程中,对水的流动情况进行观察,从而实现对风海流的理解。

第二,通过实验演示实现教学内容的活化。地理教学中可依据教学特点选择适当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例如,针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天体运动、洋流运动等范围较大、难以感知的地理内容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而在“日界线”知识点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比较难以理解两条界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与新一天范围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自制教具并模拟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与了解。

第三,课内演示实验。指利用地理实验器材,采用演示手段,配合讲解,使学生获得地理事物感性认识的一种方法。演示实验能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深刻的概念,因其能提供形象的感性经验,较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学得的知识也较牢固。

第四,课外实践性实验。指利用现实中存在的地理事物或地理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应用一定的仪器或工具设备,利用课外时间,通过学生独立作业或实地操作,引出要观察认识的现象或使其变化,获得对地理事物亲身感受来掌握地理知识的一种方法。由于该类实验通过学生的独立作业或实地操作来完成实验,因此具有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实际操作能力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帮助学生得到某些“发现”真理的训练。

四、地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实践证明,地理实验教学能启迪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学生形成积极探究、勤于思考的学习态度,但也出现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问题之一:地理实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地理学科具有自然性、人文性、综合性的特点,它有很多的原理和规律,但并不是所有的原理和规律都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和再现的,这需要老师借助其他学科已演示过的相类似实验,从中推引出新的地理实验结果,来掌握地理原理和规律。所以地理教师需要有较强的学科综合知识。

问题之二:地理实验仪器缺少,甚至缺失。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欲通过实验手段解决课堂教学实际问题,但由于学校条件限制或实验的复杂性,无法实现演示实验、实践性实验。这些情况都和一直以来中学地理教学得不到重视有关,所以想建立地理学科的实验室更是难上加难。

问题之三:地理教师的实验和科研能力有待加强。长期以来传统的地理教学使我们大多数的地理教师实验能力缺乏,加上地理实验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利用现代教育手段越来越频繁,特别是现代教学手段在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若教师没有相应的知识技能,地理实验教学也不会取得好效果。

总之,我们要更新地理教学观念,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地理实验与实习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地理实验教学具有的多种教学功能,大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深化素质教育的理念。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实验教师
最美教师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做个怪怪长实验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