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典型案例研究

2016-06-16玉婷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培养探究问题意识化学教学

玉婷

【摘要】有人曾说:问题是教学的心脏。学生只有有了问题,才会产生思考,才会有所创新。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学生往往缺少的就是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本文就以化学教学为例,讨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问题。

【关键词】化学教学 中学生 问题意识 培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83-01

在汉代王充的《论衡·实知篇》中,有这样一句名言:“学之乃知,不问不识”,意思是人只有不耻下问才能懂得世间的道理。这句话强调的就是“问”,同样的在《论语》中也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教诲。甚至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打破砂锅问到底”也常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执着。但是,在现在的中学教学中,许多学生却没有问题意识,习惯于等待老师和教材给出的“标准答案”,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

一、问题意识的概念和作用

(一)概念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在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和现象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在心理学上,问题意识又被称为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它能够促使个体积极探究和解决问题。因此,无论是个体的思维过程,还是教学、科研活动中,问题意识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教学活动中,问题往往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起点和升华点,问题能让学生了解知识,又能提升学生的认知层次。可以说,学生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在问题中实现的。

(二)作用

第一,问题是学生认知的起点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贵有思。因为只有有了疑问,学习者才会思考,进而有所新领悟,所以问题是学生认知的基本起点。在现代教育的发展中,关于问题意识也有相当多的精彩论述。比如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风趣的说明了“问”是人类认知提升的基本途径。许多实验研究同样表明,问题就是产生学习意识的根本原因。因此,如果教师不会问问题,就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学生没有问题,那么同样会失去学习的动力,达不到提高认知层次的目的。

第二,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基础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创新能力对于个人和社会来说,是一项不可缺少的优秀技能。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意识是基础。因为有了问题,才会进行思考和探索,最后才有可能产生一些新的创造。学生只有具有了问题意识,才有可能实现无疑到有疑,简单到复杂的认知提升。

第三,问题意识是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体现

在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越来越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学生却对这种“自由式”的模式感到不适应。这种情况下,首要的就是要学生树立教学主体思想,而问题意识就是这种思想的重要体现。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问题,让学生自己学会掌控课堂,将课堂变成展现自我的平台。由此,学生才有可能摆脱惰性思维,重新认识到自己的教学主体地位。

第四,问题能增进师生、生生的教学互动

在新课程改革中,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而依托问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教师和学生进行良性的互动,提升教学效率。此外,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针对教学问题进行观点讨论,实现不同思维的激烈碰撞。因此,无论是师生互动还是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问题都能起到桥梁的作用。

二、化学课堂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一)依托生活,创造问题情境

化学虽然是一门实践科学,但是在中学化学的课堂上,还是有一部分理论教学。而这些化学理论,常常因为抽象难懂,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因此,教师应该充分依托生活,结合教学知识,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在讲解二氧化碳时,某教师首先为学生讲述了一则“二氧化碳湖”致人死亡的新闻:“2014年7月,安徽祁门县某村庄的一对夫妻进山挖野生姜一夜未归。第二天,三位村民前去寻找也离奇失踪。最后,当地警方发现在一处山沟中发现了五位失踪的村民,并且五人都已经死亡。村民意外死亡事件引起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对村民死亡原因进行调查和鉴定。”这时,教师提出问题“请大胆推测造成村民死亡的原因是什么?”因为学生了解信息过少,不可能知道村民的真实死因。所以该老师给出了几个答案进行提示,答案分别为:山坡坠落、野兽袭击、致命气体。因为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学生们开始进行分析,并依据排除法排除山坡坠落和野兽袭击,得出村民死亡原因是致命气体。这时老师又提出问题“致命气体具体是哪一种?”随后,引出二氧化碳的知识主题。

(二)依据认知矛盾,创造问题情境

学生在没有进行系统的教学之前,也有自己的一套认知系统。但是在他们的认知体系中,有一些并不是科学准确的,所以在系统学习时,新旧知识会发生认知冲突产生矛盾。比如燃烧与灭火一课中,对于燃烧条件的教学时,某老师向学生提出一个“在水下是否能够产生燃烧”的问题。几乎所有的学生依据“水能灭火”的生活常识,一致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但是该老师却告诉学生其实在满足燃烧条件的情况下,水下也能够产生燃烧现象。这一结论显然和学生脑海中的常识大相径庭,于是产生强烈的认知欲望。随后老师演示实验:给在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之后,白磷发生燃烧。学生根据这个实验,不仅完善了自己的认知体系,而且对本课的知识重点燃烧的条件有了一个更充分的认识。

(三)依据具体实验,创造问题情境

化学实验对于化学教学来说,既是检验真理,也是实践真理。除此之外,化学教材中许多的枯燥的理论知识,都可以通过实验变成直观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创造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比如在探究二氧化碳溶解性问题时,因为二氧化碳是气体,如果不进行实验论证很难直观的了解到其是否溶解于水,所以教师提出要设计了一个论证二氧化碳是否溶解于水的模拟实验。学生给出的方案是:准备一个质地较软的塑料瓶,并装满二氧化碳,然后向塑料品种倒入三分之一体积的水,并立即拧紧瓶盖进行摇晃震荡使气体和水充分接触。这时塑料瓶如果变瘪,根据压强原理,瓶内的气体减少,造成压强减小,由此说明二氧化碳能够溶解于水。通过具体实验,学生能够直观的看到二氧化碳溶解于水的变化,增强对知识点的认识。

三、结束语

问题意识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和动力,只要学生在学习中常怀疑问,那么必将做到学中有思,进而取得新的突破。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实际、学生心理和化学实验,创造出契合教学主题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提问和思考,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参考文献:

[1]张荣娟.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J].才智,2013,18:50.

[2]孙海峰.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才智,2011,22:105.

猜你喜欢

培养探究问题意识化学教学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