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作业批改实效性研究

2016-06-16陈赞同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作业批改实效性原则

陈赞同

【摘要】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的关键性环节,是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发现教学存在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作业批改的实效性。但是,当前,“全批全改”的初中数学作业批改模式,严重影响了教师作业批改的实效性。本文中,笔者立足于自己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经验,分析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批改实效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 作业批改 原则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77-02

作业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它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作业把课堂上获得的教学信息内化并生成能力,教师则通过批改作业检查教学效果。尤其是数学学科,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必须受到足够的训练,通过作业来强化所学知识。改变传统的作业模式,积极探索新的作业形式才能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培养出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生。

一、初中数学作业批改的原则

1.及时性原则

教学效果信息的及时反馈对教学的成功至关重要,而对数学教学来说,则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数学教材的系统性特别强,前后衔接十分紧密,后一节课都要用到前一节课的知识。所以,不但要求学生完成当天的作业,教师最好也能当天批改好当天的作业,这样更好地把作业中错误信息在上新课前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便顺利地进行新课的教学。

2.科学性原则

对学生作业进行科学性的“把关”,是批改作业的中心任务。学生要正确地完成作业,必须要通过四个要:要及时批改作业;要灵活使用作业批改符号;要公正评价学生作业;要多用鼓励性语言评价学生作业。四个关:审题关;概念关;逻辑关;语言关。我们老师批改作业,就是要把住这“四个要”和这“四个关”。

3.启发性原则

在批改学生作业时,我们应该审视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思维过程,充当学生思维的向导,启发学生开拓思路、深入思考、发展思维能力。

4.教育性原则

对作业态度认真、完成质量好的学生应加以鼓励表扬,作业中的新颖解法,特别是有创造性的解法向全班同学介绍,以培养探究精神,对钻研精神好、努力做到作业独立完成、学习进步大的学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与支持;对作业不认真完成、明知有错也不改正的不负责任的态度和抄袭作业的行为,要坚决反对与杜绝;对粗心大意、经常出错的学生,要提出批评教育,必要时可把不合要求的作业退回学生,要求认真重做后再交上来,对作业中表现出来的不良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应设法予以矫正。

二、初中数学作业批改实效性策略

1.转变教师作业批改的认识

有些教师总认为每天上课已经很累了,还要批改这么多的作业,怨声连连,有的只是草草地打个日期,有的甚至干脆不批改。我认为这样的做法其实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教师的课堂不仅在短短的40 分钟里,所有的教学任务是不可能在课堂上全部完成的。此时,教师的教学行为就需要向外延伸,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就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学生完成了相应的作业,教师就必须及时批改。通过作业的批改和审阅,教师可以继续对学生实施教学指导。这时教师的教学不再通过实实在在的课堂环境完成,而只能通过跨越时空界限的媒介来实现。作业批改这一文字形式的教学研究方式就是最便捷而又最实惠的途径。通过作业批改,教师可以实现与学生跨越时间的对话,可以通过作业本、笔和纸模拟出一个虚拟的教学空间,从而完成教师课堂教学的延伸。

任何一个学生在课程学习上都存在或大或小的问题,任何一个教师,哪怕是最优秀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也会存在某些问题,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才决定着教学的必要。这些问题是启发教师思维的源泉,是教师教学创新的基石,更是教师科学研究的出发点。作业的批改可以让教师及时发现教学问题,就学生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反思,改变教学策略,调整教学进度。教师这样不断地发现教学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地成长起来。

2.形成实效性的批改目标

作业批改是常规教学的重要环节,既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也是学生消化、吸收所学知识的必需手段,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作业批改要以学生为主体,坚持怎么有效怎么批、怎么有效怎么改,赋予其新的方式和内容,使其成为师生相长的有效载体。

3.形成多样化的作业批改形式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教师可以根据作业的数量、难度等因素,采取随堂批改、同桌互批、小组批改、分层批改、教师抽查、教师面批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批改学生作业。灵活有效的作业批改, 既使师生双方及时接受正确的信息,加快信息反馈的速度,又可以把教师和学生从沉重的负担中解放出来,开展有效的教研或学习活动,回归素质教育的本真地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无论采取哪一种方式,都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演员”表演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演”水平的高低,因此,我们教师要努力提高“导演”的水平。如果机械的、程式化的导演,那么学生对学习将毫无兴趣,甚至厌恶,这与教学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

4.善于使用激励性的批改语言

作为教师,我们批改作业面对的不是一摞摞冷冰冰的作业本,而是一群群活生生的孩子,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教师要用心领会学生作业中流露出的真情实感, 磨炼“力透纸背”之功,善于透过作业分析学生情感,探求和理解他们在学习认知上的差异性、情绪上的障碍性,并帮助他们积极矫正和克服,有效调动学习积极性。教师应善于使用激励性批语,独具慧眼,善于观察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善于挖掘学生在作业中体现出来的“闪光点”,以欣赏的眼光和温馨的语言鼓励和指导学生,带着关怀和爱护之心走进学生心灵。激励性批语,并非语言学科的专利。

教无定法,作业批改也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们相信,对初中数学作业批改的方式方法和评价不断进行优化,一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有利于数学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卢一欣.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题记[EB/OL].上海浦东信息港.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2]初中数学作业批改的几点尝试[EB/OL].数学专页.

[3]关于数学作业分层批阅的一点尝试[EB/OL].教育手拉手论坛.

[4]新课标下数学作业改革尝试[EB/OL].成都市学道街中学.

猜你喜欢

作业批改实效性原则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莫让批改作业成为你的“包袱”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